当前位置:首页 > 兽药频道 > 猪药大全 > 正文

中兽医心肺肾治法研究与临床应用

     网络  2015-12-24 17:36:00
【导读】摘 要:中兽医“治法”是中兽医“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治法不等同于具体的“治疗方法”或“治疗措施”,而是在辩证的基础上制定的,对具体治疗方法起指导作用的原则。本文在教学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上,总结了心小肠、肺...
摘 要:中兽医“治法”是中兽医“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治法不等同于具体的“治疗方法”或“治疗措施”,而是在辩证的基础上制定的,对具体治疗方法起指导作用的原则。本文在教学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上,总结了心小肠、肺大肠、肾膀胱的治法,并提出临床常用药物、方剂,使其应用更为具体,有章可循。关键词:中兽医;心肺肾治法;药物方剂;应用 中兽医辨证施治过程可以概括为辨证求因,审因立法,据法施治三个主要环节,由此可见中兽医治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中兽医教科书中历来以清·程德龄在《医学心悟》提出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为主,而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深感“八法”过于宽泛,又不具体,由其是没有涉及脏腑的治法,对初学者来说甚是迷茫;其次临床疾病种类繁多,治法又岂能以八法尽概之?根据临床体会和文献资料,把“八法”具体到脏腑的层面上,提出心小肠、肺大肠、肾膀胱治法、方药及用法。1 心小肠疾病治法1.1 清心:即清降心火心、小肠火热证,表现心烦、出血(鼻衄、牙衄、斑疹、吐血、便血)、皮肤疮痒。常用药物如元参、莲心、竹叶、麦冬、栀子、银花、连翘等,常用方如《牛黄清心丸》、《活命饮》。中病则止,冷服为宜。1.2 泻心:清泻心火,和清心类似而力量较强以大出血、神昏谵语为主。常用药如大黄、黄连、黄芩、犀角等,常用方如《泻心汤》、《洗心散》、《犀角地黄汤》、《清宫汤》。1.3 温心:即温扶心阳心寒证,心阳暴脱,汗出不止,气短不能平卧,脉迟或脉数;身冷、肢厥、脉微。药如干姜、附子、肉桂等,常用方如《四逆汤》、《参附汤》。1.4 养心:即滋养心阴,亦滋补心血心阴心血不足者,或心悸、怔忡、失眠。常用药如当归、地黄、麦冬、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常用方如《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生脉散》。1.5 补心:即补心气与心阴心气血或气阴两虚证,养心药配益气药如人参、黄芪,或养心和温心药兼用,以养心为主。方如《人参养荣丸》、《归脾汤》、《炙甘草汤》。1.6 镇心:即镇静、镇定心神不安证,如心跳、心慌,养心药无效者。如《朱砂安神丸》。1.7 开窍:心气一时障碍、闭塞,使之复苏如《苏合香丸》、外用《通关散》。2 肺大肠疾病治法2.1 宣肺:升提宣通发表,即宣发肺气表寒、表实证,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咳喘,或咳喘带白泡沫痰,或兼有浮肿、小便不利。常用药如麻黄、苏叶,常用方如《麻黄汤》、《通宣理肺丸》。2.2 散寒:和上相似,着眼于头身疼痛常用药如麻黄、桂枝、苏叶、白芷、细辛、附子,常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2.3 降肺:即降肺气用于肺气上逆,咳喘。常用药如苏子、莱菔子、款冬花、桑白皮、半夏、陈皮,方如《苏子降气汤》、《半夏厚朴汤》。用于慢性咳喘发作时,肺热、大虚而致咳喘不宜用。2.4 清肺:即清肺热用于肺热证,咳喘、咯血、鼻衄、少痰或无痰。常用药如竹叶、石膏、二冬、桑白皮、芦根、黄芩、鱼腥草、知母,常用方如《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二母散》。以甘寒为主,发病急酌用苦寒,常须配合润肺药,即养阴清肺。2.5 泻肺:泻肺火、泻肺水泻肺火用黄连、黄芩、大黄、瓜蒌仁、桑白皮;泻肺水用葶苈子、甘遂、大戟、芫花、芒硝。泻肺火方如《泻白散》、《黄连解毒汤》;泻肺水方如《葶苈大枣泻肺汤》、《十枣汤》。2.6 润肺:即滋养肺阴用于肺阴虚,如急性热性病后期,慢性病以阴虚内热为主,习惯性便秘,咽喉疾病。常用药如二冬、石斛、玄参、百合,方如《麦门冬汤》、《润肺饮》。可酌加少量辛凉、辛温药。2.7 温肺:用于肺寒证,痰饮咳喘常用药如干姜、细辛、麻黄、桂枝,方如《小青龙汤》、《温肺饮》。酌加少量甘柔酸敛药物。2.8 敛肺:肺气失敛,久咳喘、久痢、自汗、盗汗常用药如白果、诃子、罂粟壳、浮小麦、麻黄根,方如《诃子散》、《真人养脏汤》。里热、里实禁用,正虚当前邪实亦不能用。2.9 补肺:补肺气肺阴用于肺气阴两虚证,常用药如人参、黄芪、麦冬、五味、阿胶、冬虫夏草、银耳,方如《生脉散》、《麦门冬汤》。配合健脾和胃药,消补并施。2.10 祛痰:热痰,痰稠,色黄,臭味用清热化痰法;寒痰,痰稀,色白,泡沫样,臭味不大用祛寒痰法祛热痰药如芦根、冬瓜子、竹茹、竹沥、瓜蒌、贝母,方如《千金苇茎汤》;祛寒痰药如半夏、陈皮、南星、细辛、白芥子、桔梗;方如《二陈汤》、《三子养亲汤》。须和治本相结合。3 肾膀胱疾病治法3.1 滋肾:即滋阴,滋养补充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常用于肾阴虚证,失血、失精,盗汗,热病后期。常用药如地黄、枸杞、龟胶、首乌、桑椹、芡实等,常用方如《六味地黄丸》和其加味。应配伍少量健脾和胃药,刚柔相济、消补并行,效果进展不大时,应心脾同治,以汤剂为好,有方有守。初次剂量宜大,维持时宜小。3.2 温肾:激发肾的功能,亦即激发机体的生理功能。常用于肾阳虚证,临床以腰痛、水肿、阳萎、滑精、尿崩为主证。常用药如附子、肉桂、鹿茸、鹿胶等,常用方如《桂附地黄丸》、《右归饮》、《真武汤》等。单纯温肾,只能暂用,须配伍滋肾药物。以汤剂为宜。3.3 补肾:即滋肾和补肾气,后者和温肾相似,但较平和常用于肾阴、肾气两虚证。常用药如滋肾药配益气药,或滋肾药配温肾药,以滋肾为主,常用方如《补阴益气煎》、《参芪地黄汤》、《人参固本丸》等。应有方有守。3.4 壮阳:强壮肾阳,比温肾范围小,专指强壮性功能常用于肾寒、肾阳虚证,表现为阳萎、滑精、不育、带下。常用药如鹿茸、阳起石、韭菜子,常用方如《阳起石丸》、《复方仙阳汤》、《人参鹿茸丸》、《三鞭补肾丸》、《赞育丸》等。由阴虚引起者会使病情加重,单纯壮阳药不能长用,须在滋肾的基础上用。3.5固精:固涩精液和津液反常溢流由肾气不固引起,遗精、滑精、早泄、遗尿、带下等。常用药如芡实、龙骨、牡蛎、金樱子、桑螵蛸、益智仁、补骨脂,常用方如《金锁固精丸》、《鹿角菟丝丸》、《金樱子丸》。由阴虚火动引起的禁用此法。此法仅能治标,须在治本的基础上应用。3.6 利水:即通利小便一切小便不利者均可用此法。常用药如茯苓、车前、猪苓、泽泻、大腹皮、防己等,可配合温肝药桂枝、沉香,疏肝理气药木香、槟榔、陈皮,疏肝活血药牛膝、益母草,气行水行,行水必先活血。常用方如《四苓散》、《五皮饮》、《猪苓汤》。此法可伤阴,水肿而尿并非太少,不用;水肿而小便不利,只可衰其半。在治本的基础上使用,中病则止。3.7 通淋:通利小便,解除小便涩痛淋漓用于肾、膀胱湿热证,以发病急、涩痛淋漓为主。常用药如木通、滑石、车前、栀子、瞿麦、草梢、萹蓄等,常用方如《八正散》、《导赤散》、《五淋散》等。禁食辛辣、浓煎厚味。3.8 降火:肾火为虚火,当滋阴降火;膀胱火为实火,当清热降火常用于阴虚证,骨蒸潮热、阳萎、阳强为主。常用如知母、黄柏、生地,常用方如《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滋肾通关丸》。应配合滋肾药同用,如《知柏地黄丸》和《六味地黄丸》同用。4 中兽医“治法”的临床指导作用4.1 辨证求因,审因立法,据法施治4.2 以法统方,方剂、药物及其他方法的选择和作用要符合治法的要求,法与方统一。如治法是补气,可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随证加减;治法是补血,可选《四物汤》、《归脾汤》随证加减。4.3 一法之中有数方,可根据具体病证选择用之。如下法,有《大承气汤》(急下),《调胃承气汤》(缓下),《增液承气汤》、《当归苁蓉汤》、《脾约麻仁丸》(润下),《大黄附子汤》(温下)等。4.4 一方之中有数法,用于较复杂的病例。如《防风通圣散》(防风1、川芎4、当归4、白芍4、大黄2、薄荷1、麻黄1、连翘3、芒硝2、生石膏3、黄芩3、桔梗3、滑石2、甘草、荆芥1、白术4、栀子3、生姜),有汗法(上标1)、下法(上标2)、清法(上标3)、养血(上标4)。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