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兽药频道 > 猪药大全 > 正文

中兽药发展途径的探讨

     网络  2015-12-24 17:36:00
【导读】  医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自然科学。在地球上有了人类之后,就产生了医疗及其活动和药物。从历史来看,世界古代医药学发源地主要有5个,即:(1)埃及的尼罗河流域‘(2)印度的恒河流域;(3)美索不达米...

  医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自然科学。
在地球上有了人类之后,就产生了医疗及其活动和药物。从历史来看,世界古代医药学发源地主要有5个,即:
(1)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2)印度的恒河流域;
(3)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
(4)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称希腊医药学);
(5)中国的黄河流域(称中医药学)。
前三个地域的医药学基本未保留下来。希腊医学,经罗马医药学、至17世纪英国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发现血液循环后,逐步形成西医药学,故亦未保留完整。唯有中医药学是完整保留延续并不断发展的传统医药学。
一、中药发展简史
兽医药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几千年来为保障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于公元595年传至国外,对世界兽医学的发展,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现今仍为世界瞩目,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学术体系的民族传统兽医学,成为我国灿烂民族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应努力发扬,加以提高和弘扬。
中药,自距今18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后汉约公元2世纪)问世以后,标志着中药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中药应用却应追溯到民族社会前,猿人为原始群,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在采集野果、种籽、 根茎中逐渐积累了一些植物药的知识。进入氏族社会,人们发明制作了工具,使用了弓箭、狩猎和捕鱼而开始了畜牧业,积累了动物药的知识。此时随着驯化野生动物为家畜时,已用中药治疗家畜疾病。然而因无文字记载不能准确定其年代。而就汉代《淮南子·修务训》记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一日遇七十毒”。虽为传说,但说明应用中药的情况。
夏商时期,药物知识进一步积累,特别是酒、汤剂的发明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如甲骨文有对酒的记载:“畅其酒:,指芳香的药酒,即当时已用药酒治病了。汤剂提高了疗效。但当时无药药学专著,而药物有关知识散载于经书中。如《礼记》载:孟夏月也,……聚蓄百药”。即当时有夏令采药的知识;《周》周载有“五药”。并记有“五毒”之药。又如《诗经》记有多种植物名,如葛(根)、苓(茯)、芍药、蒿(本)、芩(黄)等。特别是公元前2~#百年传下的《山海经》,虽不是药物专著,却记有药100余种,如记植物药有枸杞、紫草、芍药、秦艽、葵、韭、铫、李等;矿物药有金、银、铜、铁、白垩、黄垩、玉石、雄黄、磁石等;动物药有犀、象、熊、罴、虎、豹、鹿、狗、貉、彘、牛、麝等。该书收载动物药占68%,植物药占29%,矿物药及其它占3%。以后植物药逐渐增多,故后世药物专著均称“本草”。此外,现代考古发现,河北藁城商代遗址出土中有郁李仁、桃仁等药物。亦可为物证。
西周到春秋时期,我国医药卫生行政已有分工,如规定巫与医分职,设医师掌理医的政令。据《周礼·天官》记载:“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到旧中国时期,兽医事业已很发展,出现了许多名兽医。如造父、宁戚、伯乐、王良等。同时已有专门诊治马病的“马医”。但中药却不分人、兽之用。
战国时期,我国科技有大的发展,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理论体系基本形成,阴阳五行学说纳入医药学中。出现了《黄帝内经》医学专著,从而奠定医学理论体系,并总结了中药的四气、五味等药性理论,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
秦汉时期,中药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总结。汉代出现《神农本草经》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该书载药364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其中指出:“牛扁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柳叶主马疥疮”“梓叶付猪疮”“桐花主付猪疮”“马刀……杀禽兽”等。该书对中药四气五味等临床应用规律有系统的记述,并对中药产地、采收、炮制、制剂、配伍、禁忌、服法均有简介。成为世界最早的药学专著。汉代的汉简中已记载有兽医方剂,并开始把药做成丸剂给马内服,亦用汤剂和膏药,在服药法上,提出了饲前和饲后服法。
封建社会中期,我国兽医药学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并迅速发展。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有畜牧兽医专卷,提出疗48种畜病的方药和手术疗法。之后,兽医药专著不断出现。如《伯乐疗马经》、《铂乐治马杂病经一卷》、《治马牛驼骡等经三卷·目一卷》等。
唐代医药学进一步发展,公元659年出现的《新修本草》为世界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 典。它比欧洲最早的缗伦堡药典早出800多年。该书载药844种,影响甚大。在兽医专著,唐代聘任过行军司马的李石编著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兽医药专著,载药277种,药方144个。该书对世界有很大影响。
宋代,1103年出现最早的兽医药房。
宋代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校正补充载药1746种,并记有药物采集、产地、炮炙法及民间常用单方。当时印刷术的改进和造纸业的发达,促进了兽医药著作的传播。元代卞宝著有《痊骥通玄论》载注解汤头113个。其篇后所载的“痊骥药性治疗用药须知”,将249种药物按功用分为13门37类,此为现存有关兽用中药实用分类最早的记载和较早的兽医中药篇。
封建社会后期,兽医中药得到发展。明代,本划著作很多,如《本草述要》、《食物本草》《食物本草》、《本草汇编》、《本草纲目》等。其中以《本草纲目》对中药的发展影响最大。该书载药1892种,收方11096个。全书按自然分类法分16部,62类,各药考证翔实,内容丰富(包含大量兽医药知识),为本草学之大成巨著,举世闻名,对世界药学和植物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明代著名兽医喻本元、喻本亨编著的《元亨闻马集》为流传最广的一部兽医巨著。该书载有中药系统内容。在“药性须知”中,分14门、44类,载方170余个,物药260种,还有中药的运用、配伍、禁忌等。该书一直为后世兽医必学的经典著作。
清代周海蓬编著的《疗马集》载方药110个。1800年傅述凤编著的《养耕集》对于牛病诊疗、方药等均有记述,在篇后附有药性略载便览,载药135种。进一步补充了《元亨疗马集》所附《牛经》中的不足。
此外,1758年赵学敏所著的《串雅外编》列有“医禽门”和“医兽门”。该时期,由于封建王朝取闭关自守,对内压制统治,药物学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使原为先进的中药学反落后于欧洲。近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使我国兽医药学的发展陷入困境。腐败统治致使社会上歧视传统兽医学。为“医方小道,……故无人学兽医久矣”。但在民间对传统兽医技术还是有所整理和总结。如李南晖等编著的《活兽慈舟》对黄牛、水牛、猪、马、羊、犬、猫、鸟、鱼等病均有论述,载方700余个。1886年有《牛经切要》出现。1891年有《猪经大全》出现,载猪病50种,方药63个。为现存唯一专论猪病的著作。此外,据文物所见,在太平天国军中均设有“马医”。
1904年在保定成立“马医学堂”,标志着西兽医学系统传入中国,西兽医学的传入,应该说是给兽医学带来先进的技术方法,本为好事,可为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发扬中兽医学提供条件,使中兽医学再一次吸收同时代的先进技术方法,充实提高和与同时代其它科学同步发展。由于统治阶级的宣传和教育,不仅使西兽医学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阻碍了中国兽医学发展和加深了对中药学停滞不前和中、西兽医对立的严重后果。但在中国民间却非常重视和广为应用。同时有不少有识之士对中药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如郑藻 ,著有《实验国药新手册》,载中草药324种,并附有处方等。有的试图探讨中西医相结合,创出中国特有的兽医学。但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限制等,未能得到重视和进展。
唯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京农学院先后聘请十几位知名中西兽医专家到校任教,并开展了中兽医药学术的总结整理和提高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兽医药学的发展。1956年召开了全国民间兽医座谈会。挖掘整理中兽医药,并编写出版了《中兽医验方汇编》。同时出现了刘寿山编著的《兽医常用中药》和《兽医中药学》。1978年农林部组织修订了《兽药规范》,载药531种,成方114个。冯洪钱编著《民间兽医本草》载药610种。此外,在中药剂型,中药药理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中西结合均取得进展,并获可喜成果。使兽用中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就中药发展的总是谈谈个人意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二、中药的内涵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用以防治动物疾病和保持机体健康的物质,称为中药。
中药不等于中国药。中国药,是泛指藏药、蒙药、傣药、苗药和中药等。中药不等于草药。草药,是指一类初具中医药理论的基本内容,同时在民间确能用以防治一些疾病的药物,又称“民间草药”。另,在古代将中药专著命名为“草本”,此为中药中的植物类药占多数,是以草为本、故称“本草”。所以,中药一词是在西药传入中国后而出现的称谓。
要了解中药的内涵,首先要搞清中医药理论体系。该体系基本内容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功能部位,以八纲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用四诊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施治原则,即确定机体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在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时,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辨别病症的机理,确定采用相应的防治法则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动物,以达防治病的目的。其为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的作用的防治观。
中药的内涵,应具备与中医药理论体系内容相一致的特征。其主要方面为:
1.用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表示药物本身的性能,称为药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
2.用解表、清热、平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滋补等表示药物功效。
3.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组成复方药物,方中各药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总状况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考虑各药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
三、中药优势
医药实践证明:现代医药学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医源性疾病,因而使当今的医药学术思想出现了一种辨证的复归,故开始重新评价天然药物疗法,以寻求高效无毒副作用的天然药物。中药,以其注重机体的机能,完整性和自然治愈能力为特征,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医药学界的特殊重视。特别是近些年来,各国充分认识到中药内在的科学性和实践有效性,以及无毒副作用等优越性,因而在世界上研究应用中药日益增多,一个“中药热”在各国不断兴起。
中药在西医、西药如此兴盛和广泛应用之时,人们重新认识和倍加重视,是中药本身具有科学的内涵和确实的疗效之故。即中药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其优势有:
1.中药是人和动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质;
地球上的陆地哺乳动物和人类进化过程中,他们经常要防御和经受外界不良的自然环境的侵袭与影响,又要抗击和躲避猛兽害虫的伤害与骚扰。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