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细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矿物质和生物体内的原核微生物,其感染谱极广,能感染人类和牛、鹿等多种哺乳动物。纳米细菌感染细胞后能引起细胞空泡变性、组织炎症和病理性钙化等多种组织损伤。该病原的发现对揭示结石和肿瘤等多种顽固性疾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纳米细菌正逐步引起国内外生物学、医学和动物医学界学者的关注。?
病原特征?
纳米细菌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细菌,为常见细菌的1/100~1/1000,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难以发现,在电子显微镜或原子显微镜下观察,呈球状或球杆状,细胞壁厚,无荚膜与鞭毛,直径约20~200nm。纳米细菌耐高温和强酸,普通的灭菌方法,如加热、冷冻、酒精、过氧化物、常规γ射线照射等对纳米细菌无效,但高剂量的γ射线(25到35kGy)在室温下照射16h,能抑制其生长。过滤除菌必须通过纳米孔径的滤菌膜,杀菌需经高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加热到90℃至少1h才能达到目的。该菌在pH7.4和生理性钙磷浓度中能形成羟磷灰石碳酸盐结晶,产生坚硬的钙化外壳覆盖于菌体周围。?
2 培养特性
纳米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难以生长,但能用细胞培养基(如1640培养基)在37℃条件下5%~10%CO2温箱中培养。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菌体聚集成群,周围形成一个约几微米厚的钙化壳,处于休眠状态。加入血清后钙化壳消失,细菌恢复活力,有运动性,但生长缓慢,约3~6天才增殖1次。目前仍缺乏理想的快速增菌方法。?
3 致病特性 ?
纳米细菌能感染动物和人体任何组织,感染后分泌钙化的脂多糖生物膜,具有较大的细胞毒性,能引起被感染细胞空泡形成、组织炎症和肿胀,并出现相关炎症因子的反应,如白介素、热休克蛋白、白细胞、肥大细胞、胶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其他的因子反应,能够致死细胞。纳米细菌感染与病理性钙化类疾病密切相关,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分泌羟基磷灰石类的钙化物,形成钙化生物膜,刺激机体产生以纳米细菌为核心的钙化病变,这在肾结石等的研究中已有报道。Li等研究发现,61.3%胆结石患者胆汁中能分离出纳米细菌,因此推断该病的发生可能与纳米细菌感染有关。Kajander等体外试验证实纳米细菌能攻击成纤维细胞,引起细胞内钙盐沉积,被感染的细胞出现核变性、核形态改变或细胞溶解。目前还发现纳米细菌与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部分肿瘤细胞表面有纳米细菌粘附的受体,使纳米细菌可以进入肿瘤细胞内产生钙化作用。纳米细菌感染细胞生成钙化壳后,不能被机体免疫细胞识别,而被认为是机体正常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普通钙化物。只有当纳米细菌复活,分解其具有毒性生物膜时,机体免疫系统才开始识别并产生炎性反应,因此纳米细菌可以在体内长期持续存在。?
4 感染的防治
纳米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主要是由于纳米细菌感染细胞形成钙化壳后,处于一种类休眠状态,普通抗生素难以对其发挥作用。但是四环素能够穿透纳米细菌的钙化外壳,使用浓度达到0.3μg/ml以上时能发挥抗菌作用。柠檬酸盐、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阿糖胞苷虽然不具有杀菌作用,但能抑制纳米细菌的钙化形成。氨苄青霉素、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甲基异恶唑能抑制纳米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而且氨苄青霉素还具有杀菌作用,但是其有效浓度对动物和人类机体有较大的毒性作用。目前,研制抗纳米细菌的高效药物已成为国内外微生物学和药物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