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是指气、水、土、火、空五种自然物质,统称为“五元素说”、“五根说”,或“五大要素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学说。天文五元学说是指气、水、土、火、空五种自然物质在宇宙间,即在地球上存在、分布、运动和变化的自然规律。蒙古兽医学应用天文五元学说的自然规律来指导医学理论体系,是构成蒙古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文五元学说,是古人在长期经过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万物的观察了解、分析过程中,采取人类最常见的、最熟悉的、最能感觉到的,而不是依赖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即土、水、火、气、空五种基本物质及其特性与功能来归类自然界的一切实物而进行研究的学说。认为宇宙是由物构成的,不是神创造的。宇宙万物,均由土、水、火、气、空五种基本物质的相互滋生和相互克制的错综复杂联系和调控机制来防止各种物质本身某些方面的太过或不及,从而维持其相对动态平衡。如果一旦这一机制失常则在自然界就出现为异常变化;在动物体则出现为病理现象。?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也是一切实物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根据科学研究证明,在天体中人类居住的地球及地球上的万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人类也不例外。认为人类是地球表面物质的化学与生物进化的结果。在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又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主要是与地球生物圈进行着以化学元素为基础的物质交换。因此,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地球表层的元素组成相似,在量的方面也有一定相关性。从现代研究相关资料表明,人体几乎含有周期表中自然界存在的所有元素,在地壳表层中存在的90多种元素中几乎全能在人体内找到。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与他们在自然界(土壤、水、实物、空气)的丰度有密切相关。化学元素在地球上分布一般分为4大部分:(1)大气圈:主要由氮、氧、氦、氖、氩及二氧
化碳和水蒸气组成。(2)水圈:包括海洋、湖泊及河流。水是水圈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也含有大量的无机物。(3)岩石圈:是地球的固体部分。其包括地表的土壤、地壳和地幔,主要成分是无机物。(4)生物圈:是各种生物的栖息地带,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即植物、动物(包括人类)及微生物;生物的生存环境,即土壤、水、空气;生物源的岩石、矿物,即腐殖质、煤炭、石油等3个?部分。??
实生物圈是与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对而言。因为生物圈的构成生物自身的元素与地球上的土壤、水、空气的元素融合一体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生物的出现是由元素迁移运动的结果。然而,生物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是,生物与外界环境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而经常自我更新,构成为生命物质,亦称动态化学物质;其他物质称为非生命物质,亦称静态化学物质。动态化学物质和静态化学物质是个相对概念,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元素存在的气体、液态、固态形式是物质在地球上三种主要聚集状态。古人用以气、水、土三种物来归类万物,便形成了气元、水元、土元等三个单元(或系统)物质,是符合自然科学理论。
?
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固态是物质在地球上的三种主要聚集状态。它们具有一定的热力学稳定性。根据大量物理与化学的实验资料表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所有的分子都处于永不停顿的运动之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大量分子的不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在气体中分子热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无规则的平动和转动。在固体中的分子热运动的主要方式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无规则的振动。液体是介于气体与固体中间的聚集状态,其分子热运动的主要方式是在临时平衡位置附近无规则的振动。热是物质分子不规则运动所放出的一种能。能是度量物质运动的一种物理量,也叫能量。能包括是势能、动能、热能、电能、磁能、光能、化学能和原子能等。生命过程是自然界无数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在长期演变进化的结果。因此,生命活动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代谢也必须服从热力学的基本规律,即遵循热力学所研究的各种化学的和物理的过程中的能量迁移和物质转化的规律。热是物质分子不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物质。人们所体会到的热的存在,主要直接感觉的温度变化而称呼的概念,如物体冷热程度。?
“五大要素”中的火,古人云:“火大以暖为性,能成熟物” 。其一,“火大以暖为性” 是,指火属“暖和”性能,与温热性能相同。但火与温热有异,因为“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火比温热更为突显,人们不仅能直接感受到火的温、热、炎热三种热的程度外,还能客观的见到火的光和焰,即火光和火焰。因为火是由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焰,火焰主要是依靠物体灼烧碳粒发光的。因此,火既是物质,又是热源、能源,具有理化性能的物质。其二,“火能成熟物”是指火对生物体具有发育完备或完善的作用。因此,故有“万物生长靠太阳”之说。古人用以对火的性能和作用的朴素认识和理解来归类万物的热源性能(或能源性能)物质,便形成了“火元”单元物质。这样“火元”的涵义很广,它也包括了相当于现代热力学研究的相关内容及理论。?
自然界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整个宇宙,从微观物质到宏观物质,即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物到人类,都处于永恒的滋生和演化之中,处于不断地迁移和转化之中,处于无休止运动和变化之中。因此,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非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有两种基本存在形式:一是,具有静量(物质静止时衡量的质量)和体积的物质叫实物。它包括气态、液态、固态物质以及分子、原子、电子、中子和质子等;二是,不具有静质量和体积的物质叫场或空间。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物质分为微观物质和宏观物质,微观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称为场,如引力场、电磁场、原子核内力场等;宏观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称为空间,如宇宙空间、天体空间、生物空间等。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依靠相关场或空间来实现的。因此,没有空间(或场)的物质是不存在,非物质的空间(或场)也不存在,物质与空间(或场)相互不能分离的对立统一体,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五大要素”中的“空”,古人云:“空大以器为性,能容纳物” 。其一,“空大以器为性”是指空属“容器”性能,是形容为盛物品的器具,与物质的场、空间性能相同;其二,“空能容纳物”是指空对自然界万物具有容纳接受作用,也就说空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即物质。古人用以对空的性能和作用的朴素认识和理解来归类万物存在一种客观形式场和空间,便形成了“空元”单元物质。这样“空元”的涵义也包括了相当于现代科学的物质与场、空间相互关联的有关内容和理论。?
总之,古人用以“五大要素”,即气、水、土、火、空五元的性能和功效来归类宇宙万物,其分成为气元、水元、土元、火元、空元五大单元物质,并用以五大单元物质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来解释自然界万物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和对立统一的自然规律,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