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经济学研究是对卫生保健系统中的药物治疗的成本(资源消耗)以及药物产品和服务的效果(临床的、经济的、人道主义的)进行识别、测量和比较。
2.药物经济学泛指西方经济学在药物治疗评价上的应用,包括一切有关药物临米应用的经济学研究。具休地说.药物经济学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药物治疗备选方案(包括非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益或效果 , 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
药物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为药品的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制订药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尽管对药物经济学定义的描述不尽相同,但不同的定义描述对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却存在一致的观点-一用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健康水平的最大限度改善和提高。因此,从公认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目的的角度来进一步定义药物经济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那么,如何从研究目的出发来定义药物经济学呢?所谓药物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研究医药领域有关药物资源利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如何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健康状况的最大限度改善的科一学。它是一门为医药及其相关决策提供经济学参考依据的应用性学科。所谓药物资源,有狄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药物资源是指药品及其使用过程中所必需的医疗产品或服务(例如注射器及注射服务等)。一义的药物资源则不仅仅包括狭义概念范畴的药物资源,还包括在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资源和各种物质资源,以及技术、资金、时间等。因此,药物经济学也随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全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可用于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物质资源及技术、资金、人员、时间等的有限性,进而决定了可供人们选择和使用的药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是有限的。现阶段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基本上属于狭义的药物资源范畴,而狭义概念_仁的药物资源的稀缺程度是随着广义概念上的药物资源的利用程度而变化的,因此更为深人、广泛、能动、有效、合理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应建立在广义的药物资源概念之卜。
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一切对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有经济性要求的组织和个人,如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医疗服务提供者(医疗机构或医生)、承办医疗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医药企业、患者等门服务对象不同.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所持的评价观点就不同,而不同的评价观点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主体所追求的总体目标又不尽相词,因此,不同评价观点下进行评价所得的评价结论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医疗服务提供者、保险公司、医药企业、患者等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站在自身的立场,从各自的观点出发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并用所得的评价结论指导自身的行为与选择。显然,涉及全社会药物资源配置和利用的问题,应采用全社会观点进行评价,所得的评价结论通常可作为政府有一关政策的制订依据及协调各个服务对象之间利益的依据。因此,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的药物经济学评价需要采用全社会观点来进行。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假设前提是:一定时期内,药物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日的不是片面地追求药物资源的最大节约,而是确保占社会全部资源合理比重的药物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实现健康状况的最大限度改善。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