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中经常被视为“废料”的玉米芯、秸秆等副产品,我国对它们的综合利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以此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技术开发的脚步也一直没有停下。
如今,通过生物技术加工转化,这些副产品能成功变身为功能糖(木糖、木糖醇、低聚木糖、L-阿拉伯糖等)、化学品(乙醇、糠醛、糠醇、石墨烯等),以及秸秆塑料、食用菌种植菌包等高附加值产品。经济价值翻了几十倍到几百倍。
而随着相关生产企业产能的扩大,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随之增加,也给农民带来了新的生意。
单打独斗 赚点小钱
比如在山东、河南、河北、浙江、吉林等地,有不少利用玉米芯进行深加工,生产功能糖和化学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要生产,就需要原料。而玉米芯虽然家家户户都有,但都比较零散。有人看到这一点,就当起了玉米芯的“经纪人”。
遇到附近有企业收储站的,做这个生意的人,先在村里找几台中小型玉米脱粒机,到了收获时节就把脱粒机免费借给周围村庄的玉米种植户,等大家脱粒完后,再把玉米芯收集起来,卖到收储站。这样每年能增加近万元收入。
如果附近没有企业收储站,也有的人直接上门收购农户自存的玉米芯。目前村子里老人比较多,家里的玉米芯放着没用,抱着能挣点是点的心理,也就卖了。而经纪人收储的玉米芯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会联系企业,装车运送过去。
如果企业的收购价是每吨450元,经纪人从散户那里收来的,价格大约在400元,自己从中赚个差价。旺季的时候,每天能卖出上万元玉米芯,纯收入有1000多元。
当然,企业的收料办公室对玉米芯的质量也是有要求的,比如水分得在14%以下,还会有其他质量检测。
多赢模式 小钱变大钱
当然,前面说的都是规模小的。有的经纪人生意做得很大,光玉米芯能收五六千吨,一年至少能赚到二三十万。不过,能做到大规模收购的,也就脱离了单打独斗的范畴,往往是公司化运作,他们也不是纯靠收购赚钱。
比如东北有一个收购秸秆的公司,在快速收储运方面做得很成功。他们的模式是这样的:
- 直接在乡镇设点,建立收储运中心,利用乡镇的辐射面批量收购秸秆;同时还在村一级设立流动收储点,对接农户上门收储。
- 建立村级秸秆经纪人联系制度,由遍布各村屯的经纪人对运输车辆进行整合,将农户的秸秆收卖到公司收储站点。
而这个模式还有一个亮点:既然在乡村设了点,除了收货,当然还能卖货。要知道,现在企业收购秸秆,可不止是为了当饲料,还能加工出很多产品。
以秸秆为原料,就生产出可降解的水稻育秧盘、可降解地膜等产品,这些环境友好型产品可都是农民需要的。据悉,去年这个公司收储17.8万吨秸秆,促进农户增收230万元,还顺利帮助82人就业。
玉米芯、秸秆等物原本是农业生产中的中副产品,经济价值很低。是科技的力量,让它们成为了高附加值产品的原料,获得了新生,也让农民多了一条增收渠道。
不妨现在就找找,自己身边有没有需要这些“废料”的地方?
文章来源:农视网
对于秸秆的利用,潭州农业老师有话说
秸秆除了能够卖,它在农业生产中也能够产生很重要作用。通过秸秆发酵,可以有效的改良土壤。
尤其是对于蔬菜、果树种植户来说,施用化肥过多会产生土壤板结、盐渍化的问题,从而影响作物的品质、产量。如果能够变废为宝,利用好秸秆,不仅能够少施肥降低成本,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增加产量和收益。
能增收,还能增产,现在你还觉得这些秸秆是”废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