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料频道 > 玉米价格 > 正文

玉米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智慧播种  2019-10-12 11:04:17
【导读】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占有较大的种植面积,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技术也在不断优化。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为了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占有较大的种植面积,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技术也在不断优化。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为了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应加大对玉米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玉米种植的管理水平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 玉米种植管理策略

1.1 选择优质玉米品种

科学选种是提高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的前提,种植户需要对玉米种植区域内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进行全面的了解,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同时尽量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与设备,进而有效提高玉米种植的效率。此外还需要在种植玉米前进行农药浸泡种子、晾晒种子等工作,确保玉米种子能够顺利发芽。

1.2 种子处理

对种子进行处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和出芽的整齐率,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增强其抗病虫害、抗倒的性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目前来看种子的处理主要包括浸种、拌种和晒种三个步骤。

1.3 做好土壤翻耕工作

为了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需要尽量选择地势平坦且土壤肥力较高的区域进行种植。此外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以便玉米的根系能够深扎到土壤中,进而更好的吸收养分。通常情况下土壤翻耕的深度要超过20cm。此外种植玉米必须参考实际的气候条件,一般玉米在春季开始种植,但如果发现春季的平均气温较低不能满足玉米发芽的气温条件时,可以选择延后种植。在播种玉米种子时需要尽量保持种植深度与密度的一致性,避免出现玉米高度参差不齐的问题。

1.4 控制玉米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的大小影响着每株玉米的受光范围与获得养分的情况,并且种植密度还影响着玉米种植区域内的通风状况,合理的种植密度是确保玉米优质高产的关键因素。种植戶需要保证玉米种植行距与株距的一致性,一般情况下,玉米留苗的种植密度要控制在4000株/667m2左右。除此之外,种植户需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并树立正确的种植理念,不能一味的追求高产而忽略控制种植密度。

1.5 合理浇水施肥

在栽培完玉米后,种植户需要着重观察玉米在生长期的状态,为了确保玉米获得充足的水分与养分,需要选择合理、科学的浇水与施肥方式,促使玉米正常生长。通常情况下种植户可以对玉米施加氮磷钾肥,并控制好钾肥与氮肥的施加比例。在灌溉方式方面主要应用喷灌以及滴灌的方法,在确保玉米获得充分水分的同时还能够改善玉米种植区域内的小气候。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青枯病

为了有效防治青枯病,需要种植户在选种完毕后应用含有杀菌成分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同时对其施加肥料,以保证玉米能过获得充足的养分并提升抗病虫害的能力。在日常的种植管理中,如果发现玉米受到了青枯病的侵袭,需要及时的消除病残体并采取集中烧毁的方式防止病虫害扩散。在玉米收获完毕后,种植户可以深翻土壤以有效防治青枯病的发生。此外还可以向病株喷洒甲霜灵400倍液、向根部倒灌多菌灵500倍液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2.2 锈病

有效防治锈病的方法有以下两项措施:首先,种植户必须做好田间管理的工作,定期对种植区域内的杂草及病残体进行清理、烧毁。其次,采用化学药剂的方法进行防治。需要注意控制化学药剂的用量与次数。例如向玉米持续喷洒4次的12.5%速保利粉剂4000倍液。还可以采取酵素堆肥的方式提高玉米抗锈病的能力。

2.3 粗缩病

灰飞虱是粗缩病病毒的主要传播者,该种病虫害的发病潜伏期大约为23天左右,可以采取农业及化学的防治方法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具体操作为种植户在选种时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种子,并尽量提前播种期。或者在种植玉米前向玉米种子中拌入10%的呲虫啉。通常情况下玉米在发苗期为粗缩病发病的高峰期,在此时可以向玉米喷洒20g/667㎡的呲蚜酮进行防治。

2.4 黑穗病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较常发生的一种病虫害便是黑穗病。玉米在受到此种病虫害侵袭后,玉米穗会呈黑粉状,并且无法结出正常的果实,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黑穗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雄蕊受变形的雄性花影响,导致不能正常的生长,出现了过度膨胀的问题,最终玉米的果穗减少、果粒变少。为了有效防治这一病虫害,需要种植户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子进行播种,在选种完毕后可以应用多菌灵或者其他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并控制好药剂量。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进行播种,为玉米幼苗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温湿度条件。如果在幼苗期发生了病虫害需要种植户及时的处理病害幼苗。为了避开黑穗病发病的高峰期,可以选择提前或延后播种的轮作方式,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2.5 小斑病

当发现玉米的下部叶片上出现了水渍状的小斑,且颜色呈半透明的褐色时则可以判定为发生了小斑病的病虫害,此种病虫害的发病高峰期在玉米抽穗阶段。并且此种病虫害的发病趋势是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到后期叶片上的病斑会不断扩大并从褐色变为黄褐色,其形状也从水渍状变为锤形或椭圆形,待到发病后期会导致玉米叶片大面积枯死。在河南省的玉米种植区,此种病虫害的发病盛期在平均气温持续保持在25℃的7-8月份。防治此种病虫害的方法有选择抗病杂交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同时采取早播早管的栽培方式有效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此外需要对其施加有机肥。当发生小斑病后可以7-10天向玉米喷洒50-75kg/667m2的多菌灵进行防治,大约需要喷洒2次左右。

2.6 粘蟲病

经过一段时间种植可以发现,粘虫的幼虫对玉米伤害很大,因为粘虫食性复杂,刚开始在玉米叶子中黏附,如果大范围爆发,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被啃食干净。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粘虫病害发病时间为5-6月,因为此阶段雨水较多,温度较高,符合粘虫生长环境,在此时期主要使用药物治疗:使用20%菊酯乳油30克,兑水50千克后,在667平方米的种植地中喷洒;也可使用1300倍5%灭扫利喷洒,一段时间后可见效。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