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一位专业粮食研究机构人员发布的一条小消息:
吉林的粮食主要是以玉米为主,就是我们常讲的三个70%,吉林农业的70%来自于玉米,农民收入的70%来自玉米,玉米的种植面积也是70%。
看完之后,突然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对于很多行业外的人来讲,可能不了解吉林的种植业,但对于每日粮油来讲,对玉米不说是非常熟悉,但至少一些基础的知识还是有的,在每日粮油的印象中,吉林确确实实是一个玉米产量大省,曾经有一段时间,吉林就代表这东北玉米市场。
内容显示,,比上年增加0.16万公顷。其中,,减少6.72万公顷;豆类种植面积36.77万公顷,增加3.9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0.84万公顷,减少0.87万公顷。
吉林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粮食种植面积502.33万公顷,稻谷80.08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58.97万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3720.00万吨,玉米产量2802.40万吨,水稻产量667.73万吨。
但这几年,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吉林的玉米确确实实有点没落了,当前我们看到关于吉林农业的宣传更多的是“吉林大米”。
就在2018年,吉林大型国企、中国最大的玉米贸易商吉林粮食集团及子公司宣布破产。
资料显示,吉粮集团曾是全国2家拥有粮食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之一,是国内4家可以从事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粮油企业之一,国内最大的玉米贸易商。
该集团自1999年获得玉米、大米出口经营权以来,玉米已出口到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印尼、朝鲜、日本、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1999-2012年是吉粮集团最风光的时间,也是国内玉米出口量最大的时间段,更是国内玉米深加工业飞速发展的时间段。
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08年之后,为保障国内种植户种植收益,国家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实施玉米临储收购,而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回调。
原本在玉米产业上做的风风火火,出口、深加工双向发展的吉林玉米产业面临巨大的成本风险。
这一时间段,不仅吉粮集团遭遇经营困局,曾经的全球第三、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巨头企业大成生化也在这一时间段内亏损严重,并被最终拖垮。
《经济参考报》在2015年初的一篇采访报道中这样描述:(吉林新天龙实业)这家年加工玉米90万吨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从每年盈利5000万元陷入仅酒精一个产品就每月亏损700万元的窘境。
2015年年底,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行,玉米深加工产业再获支持,不过,在这一轮的玉米加工产能扩张中并不显眼,反而是临近的黑龙江产能扩张迅猛。
而吉林地区,在加大对深加工产业的支持同时,更多的将目光瞄向了终端消费市场。
一是玉米属于大宗商品,而吉林地区此前就有良好的加工产业基础,玉米供需矛盾并不突出;二则是,在大米和其他农产品的对比中,是品牌塑造力最强的一个农产品,能直接面向终端市场。
来自吉林媒体的报道显示,相比品牌建设之初,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近100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80%;中高端大米产量由9亿斤增加到20亿斤;全省水稻加工业产值由240亿元上升到280亿元;近三年的水稻收购期,每年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