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以来,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大幅回暖,东北和华北主产区加工企业收购价格联袂拉升,现货强势带动期货价格一度向3月初的高点迈进,但进口谷物替代和临储拍卖压力让玉米期货价格率先回落。
整个3月,市场预期的玉米大量上市压力并没有如期而至。东北产区由于多元收购主体入市以及加工企业采购补贴等政策托底,玉米现货收购价格底部逐步抬升。截至3月25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新产玉米9261万吨,剩余粮源接近见底,流通粮源主要集中在贸易商手中,“捂粮惜售、待价而沽”的现象在一些烘干塔时有出现。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的收购价格普遍上涨50—60元/吨。
华北产区玉米上市进度缓慢,一度引发市场看衰华北价格,但贸易商惜售,深加工企业库存有限,导致企业不得不“提价”吸引粮源进厂。进入3月下旬,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格从1650元/吨上涨到1700元/吨。
3月国内玉米供应趋紧预期以及价格强势表现,导致南方饲料企业将目光重新转向进口粮源。截至3月底,华南港口进口高粱库存45万吨,进口大麦21万吨,进口高粱报价1650元/吨,进口大麦报价1550元/吨,两者较广东港口15%水分的辽吉玉米1730元/吨的报价存在明显的价格优势。除此之外,4—6月将有90万—100万吨的进口谷物抵达广东港口。
从需求企业角度来看,进口货源充裕,价格合适,配方成熟,替代国产玉米不存在技术难度。因此,替代低门槛导致进口粮源成为南方玉米价格的定价标尺,南方港口高于1700元/吨的国产玉米价格极易触发大量进口。从这个角度来看,玉米期货1709合约触及1700元/吨之后,市场出现“恐高”心理,期货价格从高位回落。
我国玉米市场在经历前期的一番博弈后,勇于突破体制之藩篱,打开新的格局。褪去政策支持外衣后的市场有过焦灼,跌宕起伏的价格更悬紧每位粮食人的心。然而,“饭碗论“即立国之本,国家对农业政策的支持从未放慢脚步。近日农业部、财政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惠农、利农系列举措,进一步证实了中央财政力挺玉米市场的决心。
众所周知,自2007以来,玉米政策成了主产区种粮户的福音,因种植比较效益较高,东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遭受挤压,近年来,国内大豆市场供不应求,靠每年8000万吨的天量进口弥补国内缺口,而玉米种植面积则由1990年的20000千公顷左右一路攀升至2014的38000千公顷。然而,生产发展的同时,却未带来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丰产背后隐藏着市场道不出的苦。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粮价自2012年起持续走低,国内外价格倒挂,玉米以及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品进口增加,由此导致了国货入库、洋货入市,边进口边积压,生产量、存储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的怪像。谷贱伤农,谷贵伤末,八年来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市场下游淀粉、酒精加工企业收购成本增加,利润缩减,开工率低迷,产能严重过剩,整个市场供求矛盾升级,粮食市场安全亮起红灯。
2016年玉米政策调整后,定价权交还市场,玉米价格应声回落。据数据统计,2016年新玉米上市初期,黑龙江地区农户新玉米出售价徘徊在1.0元/公斤左右,较往年有明显下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国家及时出台新的直补政策,将农业补贴和市场相结合,予以确保农民种粮根本利益;与此同时,继续实施弯镰刀计划,玉米种植面积到2020年将累计下调5000万亩。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量回归合理水平,加之一系列政策补贴红利,有效拉动市场需求,加工企业恢复生产,去产能得以顺利进行,正所谓变则通;对原产美国进口玉米替代品实行双反,也意味着进口玉米代替品成本增加700元/吨,这一调整大大削减了国际玉米价格竞争力,有力确保了饭碗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及竞争力,不仅要靠国家政策的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应积极投身现代农业转型与创新的方阵中去,了解政策走向及市场需求,利用期货规避生产风险,科学种田保证收益。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我国农业改革与完善的主要方向。大地回暖,新的力量在田间酝酿!
3月下旬,国家发改委表示继续稳步有序消化玉米库存,在2017年5月至东北地区新产玉米上市前安排库存玉米销售。在高达2亿吨的临储玉米库存当中,2013年产的2900万吨的临储库存在时间上最急于出库,起拍价格有可能低于2014年产的临储玉米。近期,市场传言有市场主体建议,吉林地区陈玉米起拍价格设在1300元/吨左右。如果按照这一价格成交测算,这批粮源抵达北方港口后的价格在1530—1550元/吨,预估的交割成本在1570—1590元/吨,远远低于当前1709期货合约价格。
综上,玉米现货阶段性的强势已不足以支撑远月1709合约的走势。在价格奔向1700元/吨重要关口过程中,玉米持仓量从3月21日的433.6万手减少至3月底的360万手,资金出逃反映出市场“恐高”心态。建议投资者重新评估玉米期货自2016年10月以来形成的趋势性上涨走势,及时调整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