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吻沙蚕的人工育苗技术

   jiwen666   网络    2016-11-17 10:04:00
【导读】 ...
  育苗流程

    亲本来源 疣吻沙蚕经过变态成异沙蚕体时,表明已最后性成熟,可用于人工繁殖。此时体长已缩短至原体长的1/3左右,宽度加宽1倍左右而且更扁,腹部和疣足发白,产生宽扁的桨状刚毛,此结构适于在海水中快速游泳。异沙蚕体在外观上身体分为三部分:前区(匍匐区)、中区(游泳区)和后区(尾部)。

    疣吻沙蚕亲本一般可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在沙蚕繁殖高峰季节从沿海河口滩涂采集性成熟异沙蚕体;二是在繁殖季节来临之际,利用充分生长将要变态成异沙蚕体的个体进行人工强化培育,每天投喂小球藻、扁藻、海洋红酵母和对虾配合饲料等3次~4次,使其变态成异沙蚕体;三是在上市的季节,到当地的农贸市场购买起捕的活力较强的异沙蚕体。

    雌雄鉴别 疣吻沙蚕变态后雄性异沙蚕体游泳区疣足背须上有乳突,尾部呈暗红色,中间有一条纵向乳白色带,在放大镜下观察,肛门周围有菊花状乳突。雌体背须光滑无乳突,尾部呈青绿色。人工繁殖时雌雄配比为3∶1左右比较适宜。

    设施准备 育苗前用30毫克/升的漂白粉彻底消毒蓄水池、供水管道、亲虫培育池、孵化水槽、育苗池和使用工具。将准备好的泥土和细沙用50毫克/升的漂白粉消毒,在育苗池底铺3厘米~5厘米,泥沙比为7∶3。

    育苗用水 育苗用水须经过严格的沉淀、消毒、过滤等预处理过程;育苗用水先注入沉淀消毒池,加30毫克/升的漂白粉消毒;沉淀曝气7天以上,待余氯散尽后;再将经沉淀消毒后的水通过沙滤池过滤,然后注入蓄水池待用。蓄水池中的水在使用前要检测余氯、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是否超标,若超标则通过曝气和泼洒光合细菌将其去除,以保证淡化用水清洁、无毒、无害,符合育苗用水要求。各育苗池进水口再套400目筛绢网袋,杜绝原生动物对受精卵的危害。淡水可利用经过充气暴晒的自来水或井水。育苗用水的盐度调配至13度,水深0.8米,自然水温24℃~28℃,pH值7.5~8.5,保持连续充气。

    产卵与孵化 将亲沙蚕放在孵化池的网箱中,每只网箱放0.5千克~1千克异沙蚕体,让异沙蚕体快速游动、自然产卵排精。经6小时~12小时产卵排精后,将匍匐于产卵箱底的异沙蚕体和网箱移去,进行原池孵化,用海水洗卵几次,洗去多余的精液,以免影响孵化率。在育苗水中施EDTA和抗生素各2毫克/升。保持连续均匀充气,充气量保持在每分钟达到总水体的1.5%左右,每隔2小时搅底1次,防止受精卵下沉,以免缺氧死亡。幼体出膜后用300目筛绢网收集,分池培育。

    幼体培育

    (1)三刚节疣足幼体。在水温26℃~28℃的情况下,约48小时即可孵出三刚节疣足幼体,幼体各部有纤毛,此时期幼体营浮游生活。幼体以体内的卵黄油球为营养,所以不需投喂饵料。

    (2)四刚节疣足幼体。三刚节疣足幼体再经2天左右进入四刚节疣足幼体期,此时幼体的消化道开始贯通,卵黄油球逐渐消失,需及时投喂开口饵料。饵料以活饵为主,如小球藻等个体较小的单胞藻,先小后大,单胞藻5万/毫升~10万/毫升,另添加海洋红酵母1克/立方米水体,不足时再添加螺旋藻粉1克/立方米。每天9∶00和17∶00各投喂1次。在育苗前15天预先开始单胞藻的培养,保证能随时为幼体提供新鲜和充足的饵料。

    (3)五刚节疣足幼体。当发育至五刚节疣足幼体后,可以适当再投喂鸡蛋黄、虾片或鱼粉等补充营养,投喂前需经300目洗料袋搓洗饵料,根据幼体摄食情况酌情投喂。随着动物性饵料增加,可适当增加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以改善水质。五刚节疣足幼体身上的纤毛逐渐减少,开始转入底栖匍匐生活,需及时把幼体转入已铺好3厘米~5厘米附着基的育苗池进行培育。(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