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药材识别方法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柬埔寨和泰国,我国的海南、云南和广西现有栽培,习称“原豆蔻”。爪哇白豆蔻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也称“印尼白蔻”。现我国的海南和云南南部地区有栽培。
药材识别
原豆蔻:呈类球形,直径1.2~1.8cm。表面乳白色至淡黄色,具浅纵向槽纹及不显著的钝棱线各3条,皱槽纹间有纵的隆起线(维管束)5条,顶端有凸起的柱基,中央呈空洞状,基部有凹下的圆形果柄痕,柱基及果柄痕的周围均有棕色绒毛。果皮木质而脆,易裂开,内表面色淡有光泽,可见凹入的维管束纹里。果实 3室,中轴胎座,每室含种子7~10粒,纵向排列于中轴胎座上。
种子成不规则的多面体,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外被类白色膜状假种皮。种皮灰棕色,表面有细致的波纹;种脐呈圆形的凹点,位于腹面的一端。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印尼白蔻:呈类球形,具3钝棱,直径0.8~1.2cm;每一棱上的隆起线(维管束)较白豆蔻明显;果皮木质,无光泽;果实3室,每室种子2~4枚。种子形状同白豆蔻。气味较薄。均以个大、饱满、果皮薄而完整、皮色洁白、气味浓者为佳。规格标准历史规格有贡蔻、拣蔻、顶子蔻、蔻球、蔻米、蔻壳、风蔻之分。现行规格标准:有白豆蔻、圆豆蔻、小豆蔻之分,药用最多的是白豆蔻。一般均为统货,不分等级。
作用用途豆蔻具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等。本品辛温香燥,其气清爽。上行肺部以宣邪理气,中入脾胃以化浊除寒。为温中燥湿行气止呕药。凡上中两焦一 切寒湿气滞,胸闷不畅,脘腹胀痛,呕吐,呃逆等证,配伍应用,颇为适宜。并能开胃进食,凡食少纳差或食积不消也常用之。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解酒毒、小儿吐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