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的药用价值
川贝母又名川贝、青贝、松贝、炉贝、京川贝、知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及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甘肃贝母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梭砂贝母主产于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因产地不同又分为:“松贝”主产于四川,集散于松潘地区;“青贝”主产于青藏高原,以甘孜、德格为集散地;“炉贝”主产于四川,以康定的打箭炉为集散地(有地方将产于东北的平贝、新疆的伊贝作为本品入药,但药典未收载)。
药材识别
松贝(尖贝、珍珠贝):为最小的一种,如豆如珠,故又有“珍珠贝”之称。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薏米形)颗粒均匀,高3~
8mm,直径3~9m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习称“观音合掌”);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
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
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个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呈扁球形或圆锥形(如桃形),大小不一,高4~14mm,直径4~16mm。外表白色或浅黄棕色;外层2瓣鳞片大小相近,偶有悬殊,相对合抱,顶端多开口,内可见心芽和小鳞片1~
2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质地较松贝略疏松,折断面粉白色。气弱,味微苦。
炉贝(知贝、虎皮贝):多呈长圆锥形或椭圆形,粒大,高7~ 25mm,直径5~25mm。外表白色或浅黄棕色;外面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内中有小鳞片和残茎,底端多呈锥形。常具棕色斑点,俗称“虎皮斑”,故有“虎皮贝”之称。无光泽。质较脆,断面粗糙,白色,粉性。气微,味微苦。
均以粒小均匀、质坚实、粉性足、色泽白者为佳。
作用用途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能。主要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咳,咯痰带血等。常用于虚劳咳嗽,肺热燥咳,尤多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或痰中带血等证。本品还有散结消肿作用,又治痈肿瘰疬、乳痈、肺痈等证。现代临床上还用于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乳头皲裂、婴幼儿消化不良等。
用法
(1)医师处方用量3~9g。
(2)川贝母、天麻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日3次,1日2~3g,温开水冲服。用于老年哮喘。
(3)川贝母6~9g。打碎后与适量蜂蜜同炖后常服。用于虚劳咳嗽、肺热燥咳等,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或痰中带血。
(4)川贝母粉2g。放入挖去心的梨内,加冰糖20g,锅内蒸上汽后再蒸10分钟,服食,每次1个,每日2次。用于肺虚久咳。
(5)川贝母粉10g、冰糖20g、广柑1个。广柑去皮,在碗内压成绒状并去核,加入川贝母粉和冰糖,放入锅内隔水蒸,上汽后再蒸10分钟,服食,每次1个,每日2次。用于肺虚久咳。
(6)川贝母粉3g、冰糖适量。加开水适量炖服。用于肺燥及阴虚咳嗽。
(7)川贝母、白芨、款冬花各等分。共研末用开水吞服。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
(8)川贝母9g、紫菀12g、核桃仁12g、莲藕节适量。将前3味药共研为细末,装入藕孔中,用荞麦面封口煮熟,1日分2次服。用于百日咳。
(9)川贝母5g、去皮杏仁3g。于锅中,加入适量冰糖同煮,小 火煎熬30分钟即服。用于小儿外感咳嗽,痰热郁肺及阴虚燥咳等。
(10)川贝母、炒黑(白)芝麻各等份。共研(可酌加麻油)调涂患处。用于治乳头皲裂。
(11)川贝母粉适量。内服。可用于婴幼儿消化不良。
(12)川贝母、石膏各等量。共研为细末,1周岁内小儿1次
0.6g,1日3次,开水送服。用于小儿热盛咳嗽。
(13)川贝母3g、天竺黄3g、僵蚕3g、蝉蜕3g、生姜1片。1日1剂,水煎服。用于咳嗽。
(14)川贝母6g、桔梗6g、冬虫夏草9g、梨皮9g。1日2~3次,水煎服。用于肺虚咳嗽。
(15)川贝母6g、苦杏仁5g、桃仁5g、地龙9g。水煎,1日分 2~3次服。用于咳嗽,支气管炎,哮喘。
(16)川贝母5g、紫苏子5g、葶苈子3g、制半夏6g、大黄2g。水煎,1日分2~3次服。用于咳嗽,支气管炎,哮喘。
(17)川贝母120g、核桃仁100g、猪板油100g、冰糖100g。先将贝母、核桃仁研碎,猪板油切碎,再加入冰糖拌匀后共蒸熟,每次25g,1日2次,暖开水冲服。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18)川贝母30g、甘草15g、硼砂9g。共研为细末,每次5g, 1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大叶性肺炎。
(19)川贝母3g、生石膏5g、白僵蚕5g、苦杏仁5g、炙麻黄2g、蝉蜕2g。用麻油50mL煎炸至微黄,去渣,频频服用药油。用于小儿哮喘。
(20)川贝母60g、白芨60g、三七15g、黄连10g、百合 120g。共研为细末。每次10g,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咳血,咯血。
加工制作研粉。川贝母淘洗干净,干燥后打成细粉即可。保存条件本品易虫蛀,可用硫磺熏过,木或金属桶贮藏盖严。小量包装后贮于铁皮箱内或放入冰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