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针灸白针疗法
1.白针疗法应用圆利针(毫针)或小宽针在穴位上刺入一定深度,并施行行针、留针等手法,使患畜出现针感(“得气”),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做白针疗法。因该疗法所刺穴位一般在肌肉较丰满处、背脊椎骨之间、关节骨隙等处,没有粗密血管分布,扎下去不能见血,与针刺血管走向处穴位的红针(血针)疗法相区别,故称白针。
针刺角度根据不同穴位确定,分为三种:直刺(呈90。角)、斜刺(呈30- 45度角)和平刺(呈15--25度角)。针刺深度以畜体大小而定,太浅不能产生针感反应,难于获得疗效,太深又怕刺伤患畜。如刺背脊上的穴位,要避免刺伤脊髓;刺胸腹侧穴位时,要谨防刺伤内脏。针感反应依靠准确刺穴和行针手法(如捻转提插等)获得,可通过观察动物是否出现拱腰、翘尾、局部肌肉收缩和皮肤颤动等现象来确定。只有出现了针感反应,才能产生疗效。
白针疗法常用于消化系统病证、肌肉闪伤、扭挫、外周神经麻痹、母畜不孕症及点刺黄肿使黄水或毒液外流等。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