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临床中常见的几种脱位的治疗方法
①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就最常见于牛,马也有发生。
病因:牛多发的因素是髋关节存在解剖学上的缺陷,即髋关节窝较浅,股骨头的弯曲半径比较小,髋关节韧带特别是圆韧带、副韧带、髀臼韧带比较薄弱(有些牛没有副韧带)。
在牛中,种公牛的发病率较多与乳牛。种公牛常发生于配种、采精时的突然转倒,乳牛有时发生于分娩过程,在发情期常因爬跨引起发病。马多发生于突然的滑倒和跌跤时,叉开后肢用力过猛以及保定事故等。
分类:髋关节脱位有关节头由关节窝脱出落于别处的全脱位,有关节头与关节窝仍保有一部分接触的不全脱位。根据股骨头变位的方向,有前方脱位、上方脱位、内方脱位和后方脱位。马的髋关节脱位常并发关节韧带断裂或关节骨折,高度出血。牛发病时,关节组织的损伤比较轻。
症状:
前方脱位:股骨头变位,被反常固定于关节窝的前方,大转子明显地向外方突出。站立时,患肢短缩,股骨几乎呈垂直状态。患肢外展,蹄尖向外,飞端向内。他动运动时,有时可听到股骨头与髂骨的摩擦音。运动时,三肢跳跃,患肢向后伸展,拖曳前进,表现混合跛行。牛常不能站立。他动运动的特点是,外展受限,内收容易。
上外方脱位:股骨脱离原位置,被反常固定于髋关节上方。站立时患肢明显短缩,呈内收肢势或伸展状态,患肢外旋,蹄尖向前外方,患肢飞节比对侧高数厘米。他动患肢外展受限,内收容易。大转子明显向上方突出。运动时患肢拖拉前进,并向外划大的弧形。
后方脱位:股骨头被反常固定于坐骨外支下方。站立时,患肢外展叉开,比腱肢长,患侧臀部皮肤紧张,骨二头肌前方出现凹陷沟,大转子原来位置凹陷。突然向后牵引患肢时,可听到骨的摩擦音。运动时三肢跳跃,患肢在地上拖曳明显外展。
内方脱位:股骨头脱位进入闭孔内,站立时患肢短缩。他动运动内收、外展容易,运动时患肢不能负重,以蹄尖着地拖曳。直肠检查时,可在闭孔内摸到股骨头。
以上几种脱位是髋关节完全脱位的典型症状。
髋关节不全脱位时,突然发生严重混合跛行,但多数患肢能轻轻负重,关节变形不明显,并无患关节的反常固定和肢势的明显变化。
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与骨折鉴别,进行X线检查。
②膝盖骨脱位:多发生于牛和马。有外伤性脱位、病理性脱位和习惯性脱位。外伤性脱位比较多见,习惯性脱位是病理性脱位的一种。根据膝盖骨的变位方向,有上方脱位、外方脱位及内方脱位。马以上方脱位为多见,牛多发外方脱位,有时两后肢同时发病。
病因:滑倒、跌跤、在泥泞的路上剧烈使役、跳跃、撞击、竖立时,由于股四头肌的异常收缩,常能引起膝盖骨上方脱位。膝內直韧带或膝内侧韧带剧伸和撕裂能引起膝盖骨外方脱位。损伤外侧韧带时,可能引起内方脱位。
临床症状:
膝盖骨上方脱位:突然发病。站立时,大腿、小腿强直,呈向后伸长肢势,膝关节、跗关节完全伸直,不能屈曲。运动时呈悬垂跛行,以蹄尖着地,拖曳前进,患肢高度外展,或不能着地,以三肢跳跃。他动患肢不能屈曲。触诊膝盖骨上方移位,被反常固定与股骨内侧,滑车脊的顶端,內直韧带高度紧张。两后肢同时发生膝盖骨上方脱位时,病畜完全不能运动。上方脱位有时在运动中突然发出复位声,脱位的膝盖骨自然复位,恢复正常肢势。
习惯性脱位:牛多发生,马也有发生。主要是膝盖骨上方脱位,多并发于某些传染性疾病(如马腺疫等)的恢复期。其特征是经常反复发作,病畜在运动中无任何原因突然发生上方脱位,表现瞬间股胫部强直,患肢向后伸长,继续前进数步,可听到复位声,自然恢复,症状立即消失。间歇时间不定,有的仅间歇数步乃至数十步,有的长些,再次发生。
外方脱位:因外力作用引起膝内侧韧带或膝内直韧带受牵张或断裂,膝盖骨向外方脱位。站立时,膝、跗关节屈曲,患肢向前伸,以蹄尖轻轻着地。运动时,除髋关节能负重外,其他关节均高度屈曲,表现典型支柱跛行。跛行状态类似股四头肌麻痹症状。触诊膝盖骨外方变为,正常位置处出现凹陷,膝直韧带向上外方倾斜。
内方脱位:因股膝外侧韧带断裂,膝盖骨固定于膝关节的上方内侧方,膝直韧带向上内方倾斜。
诊断:临床诊断时,注意牛的膝盖骨上方脱位与股二头肌转位的鉴别诊断。股二头肌转位时患肢伸长程度比较小,膝盖仍保持活动性,膝盖骨韧带也不甚紧张,可摸到突出的大转子。这些症状,在膝盖骨上方脱位时不出现。
马的膝盖骨外方脱位应与股神经麻痹及膝盖骨的伸肌断裂作鉴别诊断。股神经麻痹时,膝盖骨不移位,无带痛性肿胀,这与膝盖骨外方脱位不同。膝盖骨的伸肌断裂时,在急性期可摸到断裂凹陷处,膝盖骨外方脱位无此症状。
③冠关节脱位:冠关节脱位并不少见,除少数因蹄冠受到砸伤或扭转等引起外,多数是在患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的过程中,由于起卧或失蹄、滑走等而引起。此时,必然出现冠关节掌韧带的撕裂(多位撕裂性骨折),特别是出现籽骨直韧带的断裂,才能出现冠关节脱位。骨端移位的规律是系骨下端离开冠骨关节面向后下方转位。根据系骨下端转位的程度有完全脱位和不完全脱位。冠关节脱位后如不及时整复,冠骨关节面上方的间隙将由结缔组织填充以致骨化,使系骨下端不能再脱位。冠关节脱位时,由于损伤关节囊、内外侧韧带及骨膜,容易出现骨化性冠关节周围炎或冠骨、系骨的骨化性骨膜炎。
症状:冠关节脱位时,患肢着地负重的状态与指(趾)深屈腱全断裂的肢势相类似,以蹄踵部着地,蹄尖显著翘起,系部直立,蹄冠前面出现凹陷。运步时呈中度支跛。指(跖)骨轴线向后方破折,触压系凹下部有明显的热痛及肿胀,有的可感知向后转位的系骨下端,蹄冠前面一般无肿痛。冠关节被动运动时,冠关节的活动范围明显增大,有的可将系骨和冠骨的两关节端任意整复或脱位,而不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尚可用X线诊断确诊。
④肘关节脱位:肘关节受强大外力打击时,多发生骨折或骨折后的关节脱位。单纯的肘关节脱位极少见,且必须是肘关节的外侧韧带和内侧韧带断裂,才能发生肘关节脱位。当一前肢向前向外跌倒,前肢被嵌留而急速挣脱,对前肢的强力扭转等情况下,都可引起肘关节脱位,此时,脱出的臂骨头多转位于内侧、桡尺骨转位于外侧,相反,也有臂骨头转位于外侧,桡尺骨转位于内侧。不并发尺骨体完全骨折,臂骨头不能转位于后面。
症状:肘关节脱位后,病马不能自行起立,人工扶起后,以三肢站立负重,患肢变短,呈伸直状态,以蹄尖接地,肢轴向外旋转。当体重移向患侧、欲以患肢负重时,由于肘关节失去固定作用和支轴严重外旋,患肢呈内弧肢势。患肢以蹄尖接地,肘部向外侧突出,以腕关节为弧顶,前臂部到掌部均向外侧突弯,臂三头肌部呈持续振颤状态。病马不愿运步,强迫运动时,呈伸直跳跃,患肢不能自动提屈伸扬而悬垂,并随运步出现异常摆动现象。
检查患部时,肘关节部变形、肿胀显著,增温但疼痛不剧烈。当脱位的臂骨头向内侧转位时,臂骨远端明显向内侧塌陷,从外侧摸不到臂骨外髁,与腋窝内侧可清楚地摸到臂骨内髁。尺骨轴突向外方转位,桡骨外侧韧带结节向后转位而明显突出,向前方可清楚地感知桡骨头窝,其前缘成堤状突出。进行肘关节的被动运动时,活动范围明显增大,向四周活动几乎无抵抗,有时还可以进行旋转活动,疼痛反映不明显,有时可听到骨端的钝性撞击音。
⑤球节脱位:球节脱位常因球节部受到打击、压轧、滑倒、扭转等外力作用而发生。此时球节的内外侧韧带和关节囊发生断裂,甚至关节周围的肌腱等也遭受严重的损伤。系骨与掌(跖)骨的关节面完全失去接触的移位,称为球节完全脱位;两关节面尚有部分接触的移位,称为球节不全脱位;系骨与掌(跖)骨的关节面无异常,仅上籽骨移位者,称为上籽骨脱位。
症状:球节完全脱位时,患肢突发跛行,不能以患肢负重而提屈悬垂。运步时呈三肢跳跃前进,并于球节部出现异常肢势,使指(跖)轴与肢轴不对位,关节周围组织损伤严重的病例,有明显的热痛及肿胀,脱位的系骨上端刻移位与掌(跖)骨的内侧或外侧,有时也见于前方或后方。 被动运动时,球节部的活动范围明显增大,常能感知骨端的撞击音。有的病例于球节部并发创伤。球节部完全脱位时,患肢不能负重,以蹄轻接地面,运步之呈中度支跛,指(跖)轴与肢轴不对位。外侧韧带断裂时,系骨向内侧脱位,指(跖)部向内方偏斜。内侧韧带断裂时,系固向外侧脱位,指(跖)部向外方偏斜。触压断裂的侧韧带,有明显的疼痛反应,由于溢血,使球关节囊肿胀。被动运动时,向健侧转动的活动范围大,向患侧转动却受到限制。上籽骨脱位时,多因籽骨韧带断裂,致上籽骨朝向上方转位。患肢不能负重,运不呈重度跛行,球节后部明显肿胀,触压时,有明显疼痛反应,并可感知上籽骨移向球节后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