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的生物学特征与栽培技术
牛膝别名怀牛膝等,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河南武陟、温县、博爱、沁阳等地有大量栽培,河北、山西、山东、辽宁等地也有引种。
1.生物学特征
(1)生长发育 温度21~27℃,播种后7~10天出苗。花期和花后为根部生长旺期。花期7~8月,果熟期9~11月。
(2)生态习性牛膝生于屋旁、林缘、山坡草丛中。适宜温暖干燥的气候,不耐寒,在气温17℃时植株死亡。在黏土或碱性土中不宜种植,忌重茬。
2.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沙质壤土地种植。于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壤60厘米以上,灌水使表土层沉实,待稍干后,每亩施用腐熟厩肥2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菜子饼20千克,共同混拌均匀,堆沤数日,均匀地撒于表土层,然后翻入土内作基肥。整平耙细后,做成宽1.3米的高畦,畦沟40厘米,四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待播。
(2)繁殖方法 采用种子繁殖。以7月上中旬为适播期。播前,将种子放入30℃温水中浸泡6~12小时,捞出晾至松散后待播。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30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地撒于沟内,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也可撒播,但管理和收获不便。每亩用种量500~700克。播后田间。(3)田间管理保持一定湿度,也可畦面再撒盖一薄层谷壳,以利出苗
1)保苗、间苗、补苗幼苗初期生长柔弱,若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保苗。当苗高5~7厘米时,开始间苗,去弱留强,保持苗距6~7厘米。苗高15~17厘米时,按行株距15厘米×15厘米定苗。缺苗时,选阴天进行补苗。
2)中耕除草、追肥一般中耕除草3~4次。齐苗后,进行第一次除草,每亩撒施稀薄人畜粪水拌火土灰1000千克; 第二次于定苗后,结合中耕除草,撒施1次人畜粪水拌土杂肥 的混合肥,每亩1500千克;第三次于9月初,每亩施用人畜粪水2000千克加过磷酸钙50千克,堆沤数日后,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盖肥;第四次于10月再追肥1次,用量与施肥方法同第三次。
3)摘花当牛膝株高50厘米左右时,及时分批摘除顶薹部抽生的花序,使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
4)排灌水幼苗期至8月上旬,应控制用水,促使主根下扎,有利根部生长;8月以后,主根不再伸长,灌水量可大些,以促主根发育粗壮。大雨后,要注意及时疏沟排水。
(4)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根腐病 叶斑病发病前后,喷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3~4次;根腐 病发病时喷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石灰乳淋穴。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病力。
2)根结线虫病可在播种前15~20天,通过土壤消毒处理(每亩用滴滴混剂工业品原液30千克,或威百亩30%水剂 3~4千克,加水50~70千克稀释,开沟施药,沟深20厘米左右,淋浇后随即覆土压实)或与水稻进行1~2年期轮作等方法防治。
3)尺蠖、红蜘蛛、椿象对尺蠖进行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红蜘蛛、椿象。
3.采收与加工夏栽的于当年冬季至翌年萌发前均可采收。采挖时,先从畦的一端开始,挖沟宽60厘米、深60~80厘米,然后将牛膝整株连根全部挖出。抖去泥沙,除去毛须、侧根,理直根条,每10根扎成1把,直接日晒,晒至八成干时, 取回堆积于通风干燥的室内,盖上草席,使其“发汗”,两天后再晒至全干,切去芦头,即成“毛牛膝”。为了防止霉变和虫蛀,可将毛牛膝用硫黄熏蒸4~5小时,每100千克牛膝需用硫黄1.5千克。然后去杂分级即成商品。 产量为亩产干货300~350千克。质量以根粗长、分枝少、体柔韧、皮细、断面黄褐色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