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
病原学主要是针对引起动物发病的微生物与寄生虫等病原本身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致病性以及毒力因子等而开展的一门学科,是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微生物是一类繁殖快、分布广、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显微镜,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的细小生物。
一、细菌的形态与生理
(一)细菌的形态
细菌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按外形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状菌。
1.球菌 菌体呈球形或近球形,可排列成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
2.杆菌 杆菌呈典型的圆柱状。多数菌体平直,少数微弯曲或呈长丝状。
3.螺旋状菌 菌体呈明显弯曲状。只有一个弯曲的称为弧菌;有两个以上弯曲的称为螺菌。一般呈散在排列。
(二)细菌的结构
1.细菌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胞浆膜、细胞质、核体等。
2.细菌的特殊结构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
(三)细菌的生理
1.细菌的化学组成及营养
细菌的化学组成 主要有水、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详见书。
细菌的营养类型
自养型 能以简单的无机物(如CO2、碳酸盐)作为碳源,合成菌体所需要的含碳有机物。
异养型 不能单独利用CO2等无机物作为碳源,必须从有机物中获得碳素。
2.细菌的营养需要 水、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矿物质、生长因子。
3.细菌的新陈代谢
细菌的酶
细菌的呼吸类型 需氧呼吸与需氧菌、厌氧呼吸与厌氧菌、兼性厌氧呼吸与兼性细菌。
细菌的代谢产物 细菌在新陈代谢中所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可积累于菌体内,也可分泌或排泄到环境中,有些产物能被人类利用,有些可作为检验细菌的依据,有些则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4.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水、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矿物质、生长因子。2)气体,3)温度 ,4)pH值 ,5)渗透压
细菌生长繁殖的特点与生长曲线 (1)适应期,(2)对数期 ,(3)稳定期,(4)衰落期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及检验 请大家参考教科书内容。
二、病毒
(一)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多数呈球形或近球形,少数呈砖形、子弹状或蝌蚪状。病毒是形体最小的微生物,单个病毒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观察。
(二)病毒的增殖
病毒增殖只在活细胞内进行,以病毒基因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分别合成其基因及蛋白质,再组装成完整的病毒粒子,此方式称为复制。一个完整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三)病毒的培养和检验
1.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标本的采集是病毒检验成败的关键。采集标本过程时应遵循无菌操作。
所采集的标本应进行正确的处理和保存。
标本的采集
对动物性产品,应及时采取病变部位。对患病的动物,应从刚死亡的动物体或刚捕杀的濒死期动物体采集标本。自然死亡的病例,应在死亡后6h内采取病料。作病毒分离或病毒抗原检查的标本,应在疾病刚流行时从发病初期和急性期的动物体上采集,因为这一时期病毒在动物体内大量繁殖,容易查出病毒。进行血清学检查时,应分别在发病初期和相隔2~3周后采取血清标本,第二份标本中的抗体水平有明显升高时才具有诊断意义。
标本的处理
所采标本应放入灭菌过的容器内。容器大小应适当,带有橡皮塞。液体标本应装入玻璃管,火焰封口。对本身带病菌的材料,如粪便、胃肠内容物、呼吸道分泌物等,应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或庆大霉素除菌。采集过程中有可能污染细菌的液体标本中,也应加入抗生素除菌。固体病料如果保存在灭菌的50%甘油磷酸盐缓冲盐水中,可使其中的病毒保持稳定。
标本的保存
病毒在室温下会迅速灭活,所以,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实验室检查,路途较远时,应将标本装入冰壶中运送。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在1~2h内分离或培养病毒。无法及时进行病毒检验时,应将标本保存于-70℃以下冰箱内。
2.病毒的培养
病毒的培养是检查病毒的必经之路。病毒的培养就是在特定的动物、组织或细胞上人工培养病毒。根据病毒的种类和培养条件的不同,培养病毒时可采用鸡胚接种、动物接种和组织培养等方法。
动物接种
病毒经注射、口服等途径进入易感动物体后可大量增殖,并使动物产生特定反应。动物接种可用于病毒的分离、病毒致病力试验、疫苗效力试验、疫苗及抗血清的生产等。
鸡胚接种
用鸡胚培养病毒既简便又经济,大多数病毒能在鸡胚中增殖,少数病毒只能用鸭胚或鹅胚培养。一般选用9~12日龄鸡胚,按照病毒不同,分别接种于羊膜腔、尿囊腔或绒毛尿囊膜等部位,而卵黄囊接种为6-8日龄鸡胚。
组织培养
在离体活细胞上培养病毒的方法称组织培养法。可以直接在组织碎块上培养病毒,也可以用酶将组织块消化,先培养成单层活细胞,再在单层活细胞上培养病毒。
3.病毒的检验
病毒的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
某些病毒能吸附人、鸡、豚鼠等动物的细胞而引起红细胞凝集,简称血凝现象。有的病毒不能吸引任何动物的红细胞,不具备血凝特性。这样,利用一定浓度的已知动物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就能查明所采标本或培养物中的病毒有无血凝特性,为病毒的检验提供依据。
病毒的血凝现象是非特异性的。当具有血凝特性的病毒先和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就不再使红细胞发生凝集,称病毒的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简称血凝抑制试验。能阻止病毒凝集红细胞的抗体称为红细胞凝集抑制抗体,其特异性很高。如果已经查明标本或培养物中的病毒有血凝特性,就可以用一定浓度的已知抗体先和病毒作用,然后加入特定动物的红细胞,根据有无血凝现象就能确定是哪一种病毒。
三、细菌和病毒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一)物理因素
1、温度
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对高温比较敏感,所以应用高温进行灭菌是最常用的物理方法。高温杀菌法又称为热力灭菌法。热力灭菌法可分为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法两类:
1)湿热灭菌法 此法灭菌效力强,应用范围广,常用的有下面几种:
煮沸法 煮沸100℃10min,能杀死细菌的一切繁殖体。细菌的芽孢需经煮沸5~6h才死亡。
流通蒸汽灭菌法 用流通蒸汽灭菌器或蒸笼灭菌,一般加热100℃经15~30min能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但是一般不能够杀死细菌芽孢。
间歇灭菌法 经第一次流通蒸汽灭菌后的物品放于室温或37℃温箱过夜,使芽孢发育成繁殖体,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灭菌,如此连续3次,即可保证杀死全部细菌和芽孢,这种灭菌法,称为间歇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是利用不太高的温度杀死食品中的病原菌或一般杂菌,同时又不致严重损害其质量的消毒方法。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等的消毒,如加温63℃消毒牛奶30min或72℃20min,可将其中的非芽孢病原菌杀死。
高压蒸汽灭菌法 即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的方法。通常所需压力0.105MPa,温度达121.3℃维持20—30min,可杀死所有的繁殖体和芽孢。
2)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 直接用火焰烧灼,立即杀死全部微生物。
热空气灭菌法 在干燥情况下,利用热空气灭菌。最常用的灭菌器是干热灭菌箱。使箱内热空气的温度增高到160℃,并维持1.5—2h,即可达到杀死一切微生物和芽孢的目的。
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具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逐渐降低甚至停止,不再进行繁殖,但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生命,当温度上升至最适温度时,它又开始正常的生长繁殖。
2、射线(辐射)
主要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质子以及可见光、日光、紫外线等。辐射的杀菌作用,随波长的降低而递增。
3、过滤除菌与离心
过滤除菌法是机械的除去液体和空气中细菌的方法。
(二)生物因素
在自然界中能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生物学因素很多,在各种微生物之间,或是在微生物与高等动植物之间,经常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
(三)常见的变异现象
1.形态变异 细菌在异常条件下生长发育时,可以发生形态的改变;。
2.结构与抗原性的变异 有荚膜、鞭毛和芽孢的细菌在特定环境下,可丧失形成荚膜、鞭毛和芽孢的能力,导致病原菌相应的毒力、抗原性、运动性的改变。
3.菌落变异 细菌常见的菌落有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在人工培养或不适应的环境下培养会发生菌落的变异,导致S型向R型或R型向S型变异;
4.毒力变异 将细菌长期培养于不适宜的环境下,如培养于含化学物质的培养基或较高温度下,或反复通过非易感动物,均可降低其毒力。毒力减弱的细菌或病毒,如通过易感动物,可逐渐增强或恢复其毒力;
5.耐药性变异 目前有许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产生耐药性的的机理主要包括耐药性遗传因子的产生、适应酶的产生以及细菌结构的改变等。
第二节 传染与免疫
一、病原微生物
(一)细菌致病性
细菌致病性确定的依据是柯赫法则。其要点为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到,健康者体内不存在;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获得纯种;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可重新获得此细菌的纯培养物。
(二)毒力
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包括侵袭力和毒素两个方面。
(三)毒力的测定
在进行疫苗效力检验、血清效价测定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等研究和临诊工作时,常需预先知道所用病原菌的毒力,因此必须进行病原菌毒力的测定。通常用递减剂量的病原菌感染易感动物的方法来测定病原菌的毒力。
二、传染的发生
(一)传染概念 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机体,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病理的过程,称为传染或感染。传染是病原微生物的损伤作用与机体的抗损伤作用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的生物学过程。
传染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称显性传染;不出现可见的临床症状的称为隐性传染。
(二)传染发生的条件 传染过程能否发生,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是首要条件,此外动物体的抵抗力以及外界环境条件也有直接影响。
1、病原微生物方面
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来源传递到动物机体,就病原微生物而言引起传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病原性和足够的毒力;侵入机体病原微生物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侵入易感动物的门户要适当,即传染途径。
2、宿主机体方面
动物的种类:动物的种类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感受性也不同。
动物的年龄、性别和体质:对大部分病原微生物而言,幼龄动物的感受性要比成年动物高,但布氏杆菌病仅发于性成熟以后的动物。不同的性别,对病原微生物的感受性也有差别,如副结核病,母牛的发病率高于公牛。体质也会影响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感受性,一般情况下,体质较差的动物感受性较大且症状较重,但仔猪水肿病却多发于体格健壮者。
动物的抗感染能力:动物的抗感染能力越强,对病原微生物的感受性就越小。
3、外界环境条件
外界环境因素对病原微生物和宿主机体都有影响,不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既可增强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又能降低宿主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从而有利于传染的发生。这些因素包括气候、温度、湿度、地理环境、生物因素(如传播媒介、储存宿主)、饲养管理及使疫情况等。如流感病毒常在气温低的冬季和早春发病。
(三)病原微生物在动物体内存在与排出
病原微生物经适当的门户侵入动物机体后,常在局部生长繁殖,有些定居在那里,有些经过散播再定居于一定的组织器官。
三、免疫
(一)免疫概述
免疫起源于人和动物机体抵抗微生物感染的研究。现代的免疫是指动物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异物进行识别、清除和排斥的过程,亦即识别和排斥异物的反应。执行这种功能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1、免疫的基本特性
(1)识别自身与非自身:免疫功能正常的动物机体能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这是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基础。
(2)特异性: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由此而产生的免疫力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针对性)。如接种鸡新城疫疫苗使鸡产生针对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而对其它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则没有抵抗力。
(3)免疫记忆:动物机体在初次接触抗原物质时,除了形成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外,还产生免疫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可产生更快的免疫应答。
2、免疫的功能
(1)抵抗感染:指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免疫防御。
(2)自身稳定:指动物机体具有清除体内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衰老或损伤的组织细胞。
(3)免疫监视:指动物机体具有识别体内因物理、化学和病毒等因素作用而出现的肿瘤细胞,并在其尚未发展之前将其歼灭的功能。
(二)非特异性免疫
1、生理性防御屏障 指皮肤与黏膜能有效地阻挡和排除微生物的侵入,其分泌物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动物机体内广泛存在着各种吞噬细胞,病原菌进入机体,吞噬细胞与病原菌或其他异物接触并吞入细胞浆内。
3、体液的抗微生物作用 健康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存在有多种抗微生物物质,如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干扰素等,这些物质对某些微生物分别有抑菌、杀菌或溶菌作用。
(三)特异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是动物出生后经主动或被动免疫方式而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某种病原体及其产物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和针对性,并且具有免疫记忆的特点,它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
1、抗原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抗体 动物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3、 免疫系统 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1)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根据它们的作用,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统称为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和B细胞。
4、免疫应答
(1)细胞免疫应答 是动物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而清除异物的过程。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核心细胞是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是免疫应答的辅佐细胞,也是免疫应答所不可缺少的。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分别由T细胞、B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过程分为:①致敏阶段 是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后,抗原递呈细胞对抗原进行摄取、处理和加工,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免疫活性细胞,以及淋巴细胞(T和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这个过程分别由吞噬
细胞、T和B细胞等完成。②反应阶段 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进行增殖和分化,以及产生效应性淋巴细胞和效应分子的过程。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淋巴母细胞,最终成为效应性淋巴细胞,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一部分T和B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变为记忆细胞。③效应阶段 是由活化的效应性细胞和效应分子与细胞因子发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效应的过程,这些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共同作用清除抗原物质。
(2)体液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指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而发挥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在体液免疫应答中,B细胞与抗原结合并识别该抗原,同时被抗原激活。B细胞激活后,代谢加强,增殖、分化为浆母细胞、浆细胞,从而分泌抗体,并在补体和多种免疫细胞的配合下清除异物。
(四)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是指免疫系统对再次进入动物机体的同种抗原刺激作出过于强烈的或不适当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常常造成机体功能障碍甚至组织损伤。过敏反应与个体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
(五)血清学反应
抗原及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体外能发生可见的反应。因为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故通常将这一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或免疫血清
学技术。借助抗原和抗体在体外特异性结合后出现的各种现象,可对样品中的抗
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量、定位。
(六)免疫学的应用
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免疫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与生物科学的各个领域。免疫学在兽医科学的应用主要是疾病诊断和免疫防治两个方面。疾病诊断就是通过测相应抗原、抗体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自身免疫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进行诊断。免疫防治就是通过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方法使动物获得针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第三节 寄生虫学基础
一、寄生生活
(一)寄生生活的定义
寄生关系可以定义为两种生物之间在生理上的复杂关系,其中一方暂时或永
久地寄生在另一方的体内或体表,以其组织或体液作为营养,并给对方以不同程
度的危害。在寄生生活中,得到利益的是寄生物,受到损害的是宿主。
(二)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部过程称为生活史。根据生活史中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分成以下两种类型:
1、直接发育:寄生虫的感染阶段侵入宿主后可继续发育并完成生活史的发育方式,称为直接发育。
2、 间接发育:寄生虫必须在中间宿主或媒介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再到达终末宿主体内完成生活史的发育类型,称为间接发育。
二、 寄生虫和宿主
(一)寄生虫的类型 为研究和应用方便,采用不同标准划分寄生虫的类型。
1、根据寄生部位可分为:内寄生虫、外寄生虫;
2、根据寄生时间长短可分为:暂时性寄生虫、定期寄生虫;
3、根据对寄生生活的依赖程度可分为 固需寄生虫(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
4、根据生活史中有无中间宿主可分为 土源性寄生虫(单宿主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异宿主寄生虫);
5、根据宿主种类的多寡可分为 专一宿主寄生虫、 多宿主寄生虫。
(二)宿主的类型
1、终末宿主 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
2、中间宿主 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
3、贮藏宿主 感染性虫卵或幼虫偶然进入某些动物体内,没有任何发育过程,但是保持对终末宿主的感染力,这样的动物叫做贮藏宿主,又称为转运宿主或携带宿主。
三、 寄生虫学研究范畴
(一) 寄生虫学研究内容
动物寄生虫包含了三大门类:蠕虫、节肢动物和原虫。
(二)各门类寄生虫生物学特点简介
1.蠕虫 蠕虫包括了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 这类动物体长柔软,如蚯蚓那样慢慢蠕动,因此统称为蠕虫。
2.节肢动物 作为寄生虫的本门动物主要包括昆虫纲和蛛形纲(蜱、螨),一般称之为外寄生虫。
3.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主要包括鞭毛虫、肉足虫、孢子虫和纤毛虫四个纲。
第三章病原学基础练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寄生生活
2.抗体
3.生活史
二、 填空
1.病毒的培养方法包括 、鸡胚培养和细胞培养。
2.寄生虫生活史,据其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分为 和间接发育两种类型。
3.传染发生的条件包括病原微生物、 、外界环境条件。
4.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为营养需要、 、 、温度以及游离氧的存在情况。
三、 单项选择题
1.与细菌的抗药性有关的结构为()
A.细胞壁 B.质粒 C.间体 D.菌毛
2.大肠杆菌在某种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该培养基属于( )。
A.营养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厌氧培养基
3.与淋巴结具有同种功能的器官是( )
A.骨髓 B.脾脏 C.胸腺 D.腔上囊
4.猪肺疫的病原为( )
A.多杀性巴氏杆菌 B.大肠杆菌 C.布氏杆菌 D.肺炎支原体
5.磺胺药引起的超敏反应属于( )
A.I型超敏反应 B.III型超敏反应
C.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D. IV型
6.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的( )有关
A.细胞质 B.细胞膜 C.核体 D.细胞壁
7.既可形成荚膜,又可形成芽孢的细菌为( )
A. 炭疽杆菌 B.结核杆菌 C.蜡样芽孢杆菌 D.链球菌
8.不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 )。
A.皮肤屏障 B.、吞噬作用 C.抗体 D.、溶菌酶
9.( )明胶穿刺培养2~3d,细菌沿穿刺线辐射状生长形成倒松树状。
A.猪丹毒杆菌 B.β型链球菌 C.多杀性巴氏杆菌 D.炭疽杆菌
10.细菌属于( )。
A.非细胞型微生物 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D.细胞型微生物
11.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青霉素能阻止该物质的合成。
A.磷壁酸 B.黏肽 C.脂蛋白 D.脂多糖
12.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在()
A. 不变区 B.可变区 C.细胞结合区 D.补体结合区
13.参与I型过敏反应的抗体是( )。
A.IgM B.IgG C.IgA D.IgE
四、 简答题
1.试述免疫应答的过程。
2.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各有何种功能?
3.试述判断细菌致病性的依据及内容。
4.简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及应用。
5.简述抗原与抗体反应的主要类型与机理。
6.解释病毒血凝现象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第三章病原学基础习题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寄生生活
两种生物之间的一种生理关系,其中一方暂时或永久地生活在另一方的体表或体内,以其组织或体液为营养,并给对方不同程度的危害。
2.抗体
抗原刺激机体,由B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生活史
指的是寄生虫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全部过程。
二、填空
1.动物接种
2.直接发育
3.易感动物
4. pH值 渗透压
三、选择题
1.A 2.B 3.B 4.A 5.C 6.D 7.A 8.C 9.D 10.B 11.B 12.B 13.D
四、简答题
1.试述免疫应答的过程。
三个阶段:识别阶段、激活阶段、效应阶段。
简单阐明各阶段的过程
2.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各有何种功能?
答:胞浆膜
细胞:功能
细胞浆:列出核糖体、质粒等的功能
核体:功能
3.试述判断细菌致病性的依据及内容。
依据是柯赫法则。
简述其内容。
4.简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及应用。
答: 影响
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
高温:对微生物有杀伤作用
适宜温度:有利于生长 应用:保存菌种、培养微生物、灭菌与消毒等
5.简述抗原与抗体反应的主要类型与机理。
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电解质参与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电解质存在条件下,出现可见的白色沉淀物。
中和试验:病毒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抗体中和了病毒,使其失去对易感动物的致病力或细胞的感染性。
6.解释病毒血凝现象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答:血凝现象:某些病毒所具有的能使动物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现象。
应用:检测与鉴定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