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毕节大地
脱贫攻坚战正酣
夏秋决战势如荼
种桑养蚕正凭借其“短平快”“可持续”的特点
引领群众跑出致富的“加速度”
9月3日上午10点半左右,纳雍县昆寨乡治沟村偏坡组曹列哥家门前围拢着的人群让出一条路来,一张铺满雪白蚕茧的竹筛被两个人从屋里抬出来,大伙指着蚕茧说:“这茧颜色正、个头大、饱满,起码得有四五十斤重……”
接着,将蚕茧打包,上秤,计量屏上显示为“19.5”。按照40元1公斤的约定价格,一大早从七星关区驱车前来收购蚕茧的毕节市汇江蚕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应祥将780元现金递给了乐呵呵的曹列哥。
这是曹列哥种桑养蚕挣到的第一笔钱,虽算不上特别丰厚,但若计算起成本来,这养蚕的效益却好得出乎他的预料——一亩地种桑树,养半张蚕,一个劳动力进行管护, 21天的时间,收入780元。在他过往30多年的劳动生涯中,钱来得这么“撇托”,这还是头一次。而且,一年能养四个批次,桑树地里还可以套种其他作物。
就在曹列哥盘算着将半张蚕养到一张、两张甚至更多的时候,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副所长罗朝斌打断了他,“防疫的水平还要提高,人不能随便就进蚕房,要消好毒,保持环境卫生……”
曹列哥不住地点头,周围的村民也听得认真。大伙你一言我一语,都说要趁热打铁,种桑养蚕赚钱。
1
曹列哥是偏坡组第二批蚕桑养殖户,也是第一个主动提出来种桑养蚕的贫困户。
偏坡组是昆寨乡治沟村最偏僻、贫困的村民组之一。蜿蜒的通组路自山脚盘旋而上,道路两旁的茂林丰草间,一些破碎的坡耕地“斜挂”在陡峭的山壁上,地里生长的苞谷植株细小,甚至还比不上周围的草木繁盛。当海拔从1500米升至1800米时,才见一处稍平缓的山坳间高低错落地散布着十几户人家。
“土地贫瘠、破碎、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产结构单一,常年向山要地、靠天吃饭。”毕节市科技局结对帮扶治沟村,该局相关负责同志第一次来到偏坡组时,也为这里的贫困现状犯过愁。
群众要脱贫,必须有产业。但像偏坡组这样山高谷深,要搞产业并不容易。为了攻破这一壁垒,市科技局通过反复考察、试验,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几经论证,认为当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偏酸性等条件适宜种桑养蚕,再加上蚕桑产业投入小、周期短、见效快、可持续,于是决定在当地试行集约化种桑养蚕,并渐次在整个治沟村推开。
说干就干。2018年3月,偏坡组两户贫困户安发明、黄吉文吃起了“螃蟹”,在自家3亩苞谷地里套种了桑树,并于今年7月开始养第一拨蚕,市科技局免费提供蚕苗和技术服务。今年8月,两家分别收获蚕茧26.5公斤、18公斤;9月,接着养第二批蚕,两家再收蚕茧27公斤和24公斤。40多天的时间,两户人家总计收入3820元。
一番印证,蚕桑养殖确实是能够“吹糠见米”的“短平快”项目。
曹列哥用养半张蚕赚来的钱,让偏坡组原本持观望态度的群众心里有了底。
“我们不强制要求群众种桑养蚕,而是通过带头示范,让群众见到实效,见到货真价实的票子,主动参与进来,这才算是真正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治沟村村主任叶辅艳指着偏坡组零散的苞谷地说,“现在已经有110多亩土地套种了桑树,有10多户群众提出了养蚕意愿,照这个趋势,到明年这个时候,偏坡组的土地上就很难再看见这些苞谷杆了。”
2
距离偏坡组约10公里的昆寨乡千秋村,有一处占地430亩的蚕桑种植示范基地。正是桑树绿意葱茏的时日,桑叶鲜嫩欲滴。
2018年12月,在千秋村晓露种桑养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千秋村200余户群众踊跃参与,将原本只用于种苞谷、洋芋等传统作物的土地流转出来,入股合作社种桑养蚕,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
“马上就要见成效了。”合作社负责人谢晓露站在种植基地旁,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由市科技局引资援建于千秋村的小蚕共育基地已全部完工,相应设备已全部就位,只待两天后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的两位专家到场指导,就可正式投产孵化小蚕了。
根据小蚕共育基地的建设规模和430亩蚕桑种植基地的桑叶供应量,该基地孵化的小蚕可辐射方圆50公里内的养殖户。
“基地一次可孵200张蚕卵,一张蚕卵约3万只小蚕,每20天左右就可孵化一茬。今后昆寨乡境内所有桑蚕养殖都由我们提供蚕苗,这样可大大节省养殖户运苗的成本,带动更多群众养蚕致富。”谢晓露介绍,小蚕共育基地投入运营后,桑叶采摘、小蚕孵化等工序每天的用工量可达20余人,又将带动一部分贫困户的就业增收。
据介绍,包含千秋村430亩蚕桑种植基地在内,目前昆寨乡蚕桑种植面积已达3540亩,覆盖6个村733户农户,逐渐实现规模化养蚕。随着千秋村小蚕共育基地的投用,该乡蚕桑产业效益将进一步提高。按照规划,到明年,该乡种桑面积将达到1万亩。
除昆寨乡外,千秋村小蚕共育基地辐射的范围还包含锅圈岩、左鸠戛、猪场等乡镇,将带动这一区域蚕桑产业发展。
9月3日一天下来,毕节市汇江蚕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在治沟、千秋两村收购蚕茧250余公斤,现场支付现金1万余元。
“养蚕致富”的种子悄然在群众心里生根发芽。
3
像千秋村这样的小蚕共育基地,目前在整个毕节市共有5个,辐射七星关区、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自治县、赫章县等县区,共带动全市50000亩蚕桑种植。
而这些蚕桑产业的“终端”,便是毕节市汇江蚕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主营生产、加工、销售蚕丝产品的毕节本土龙头企业。
2017年,毕节市科技局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以股权方式向汇江公司注资500万元,支持全市蚕桑产业发展。
汇江公司按“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公司负责保底回收蚕茧,指导蚕桑基地建设、生产、管理,吸纳农户加入,合作社实现盈利后,净利润的70%用作农户股东分红,20%用作合作社发展资金,5%用作合作社公益金,村集体占5%利润,充分调动养殖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性,实现“基地共建、生产共赢、利益共享、风险共御”的蚕桑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造具有毕节特色的蚕桑产业品牌,通过“毕节珍好”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将蚕丝系列产品销往全国。
在一系列政策、机制的激励下,全市蚕桑产业逐渐呈现出规模集约化发展的态势。
9月4日,记者走进大方县东关乡合中村,1500亩连片种植的桑树顺着山麓绵延起伏,一路铺展,绿意盎然。
桑树环绕间,一座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规范化养殖厂房蔚为壮观。厂房内,排排蚕床整齐划一,白胖的蚕宝宝正在蚕床间啃食着嫩绿的桑叶,“沙沙”的声响甚是悦耳。
2018年3月,合中村175名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森众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桑养蚕,如今初具规模,已产蚕茧10余吨,实现产值40余万元。基地还带动30余名贫困户就近就业。
“每天的工作是摘桑叶,很简单,厂子离家又近,准点上下班,按时领工资,感觉自己变成了城市人。”合中村一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谢雄英在厂里主要负责桑叶采摘,每月可领到3000元工资,她对如今的生活尤为满足。
走进威宁自治县金斗镇黑坭村蚕桑产业示范园,郁郁葱葱的桑树覆满山头。村民们有条不紊地开展着采桑、护蚕、摘茧等工序,一派繁忙景象。
从2014年的5亩试种基地到如今3000亩高原生态蚕桑产业示范园,5年时间,产茧量达400多吨,产值超过1600万元,累计带动农户453户2326人增收。
“滚雪球”式的发展让蚕桑产业成为金斗镇产业扶贫、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力支撑。
“政策来到这地方,漫山遍野种蚕桑,摘了蚕叶喂蚕仔,产业发展奔小康……”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沙乐村,一首独具地方特色的山歌声传入耳中。远远看去,村民们穿梭于蚕桑园区内,忙而不乱地演绎着一幅勤劳致富的图景。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支持下,2018年,沙乐村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及当地农民勤耕善种的传统,建立蚕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规模化蚕桑产业。目前全村已种植桑树1800亩,每年养蚕三季六个批次,每户每季养蚕5至10张,年户均增收3至6万元。
“勤养猪,懒养蚕,20多天就赚钱!”如今,这句顺口溜已在沙乐村流行开来。
眼下
脱贫攻坚夏秋决战
正在毕节大地上如火如荼地推进
蚕桑产业作为
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亮点”
正凭借其“短平快”、可持续的特点
引领群众跑出致富的“加速度”
来源: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
文/图 卯昌福 施毅
监制:许学义 编审:黎荣 编辑:郭力艳
更多有关 致富
温氏公司“五统一分”模式助养殖户致富 今年1至10月带动养鸡户和养猪户分别获利6000万元和4000万元
“勤养猪,懒养蚕,20多天就赚钱!”| 毕节蚕桑产业引领群众跑出致富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