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受这5大因素影响,非洲猪瘟在秋季可能会……

     网络  2019-08-13 12:06:00
【导读】  有经验的养殖户大都会有一个感觉:秋季猪场的病更多。抛开非洲猪瘟不谈,在往年正常情况下,蓝耳病、口蹄疫、血虫病、母猪繁殖障碍等疾病都是从秋季开始增多的,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猪在夏季受到热应激、霉菌毒素侵害、血虫感...

  有经验的养殖户大都会有一个感觉:秋季猪场的病更多。抛开非洲猪瘟不谈,在往年正常情况下,蓝耳病、口蹄疫、血虫病、母猪繁殖障碍等疾病都是从秋季开始增多的,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猪在夏季受到热应激、霉菌毒素侵害、血虫感染等致病因素的更多,机体抵抗力大大下降,虽然表面看起来还很健康,实际已经潜伏很多危险,等天气稍微转凉,疾病就开始暴发。这一年养猪业更是受到非瘟的肆虐,损失惨重。立秋已过,在秋季由热转凉的气候条件下,非洲猪瘟会不会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值得我们思考!

  早晚温差大

  立秋是一个标志性的节气,在很多地区,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立秋之后的天气变化,这里我们重点说一天之内的温度变化。“早晚温差大”,是我们对初秋最深的感受,晚上出门要穿毛衫,但中午热得只想穿短袖。这对猪场是一个考验。

  在去年初秋的时候,一个甘肃猪场老板找到我,说自己家猪场的猪有一部分总是反复咳嗽,没有喘气,也没有发烧,早晚咳嗽更多一些。他用过了几乎所有治疗呼吸道的兽药,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泰乐菌素、支原净等等,花了1万多快钱,总是没有太好的效果。当时也是初秋,我就怀疑是猪舍晚上温度过低引起的。当我告诉他看看猪舍凌晨3点左右的温度时,他还满不在乎的,说白天温度很高,晚上也不会太冷,不可能是温度的事。直到有一天半夜去猪场看了以后,发现只有9℃,当时他就傻了。后来在晚上他开始提高温度,加了自动热风炉,猪咳嗽的问题彻底好了。

  猪最适合的温度是21℃左右,低于15℃或高于26℃,对猪来说都很不舒服,抵抗力自然下降。病毒只会趁虚而入,所以,多多关注猪场的温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气候不稳定

  上面我们说的是一天之内的温度变化,这里我们说的是短期之内例如10天之内的温度变化。春秋的气候是不稳定的,在秋季可能会经历“四季”。下雨的时候会持续低温几天,晴朗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三伏天。这种忽冷忽热的交替,对猪真是一种考验,毕竟猪的环境它自己控制不了,还需要人的关心。

  在兽医学上,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绝大多数疾病的暴发都和应激有关。所以我们的心思一定要放在关心猪上,该开窗就开窗通气,该关就关,该给小猪加保温灯要及时加。只有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猪,它才能给我们回报。

  季风增强

  从秋季开始,季风开始增强。“秋风飒爽”对人来说,经历了炎热的夏季,来股小风还是很惬意的,但对猪病的传播来说并不是好事。很多疾病(例如口蹄疫)能通过空气传播,非瘟主要靠接触传播。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地证明非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但是在养殖密集区,大风有可能将被非瘟病毒污染的颗粒粉尘等吹到其他地方,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季风增强势必会加快病毒传播的速度。

  雨水增多

  最近半个月,雨水真的是多到承受不了。有些猪场老板抱怨:我的猪场不是被非瘟搞垮的,是被大雨搞垮的!前天,我也接到一个养殖户发来的消息,说自己家的猪舍已经被大雨冲塌了9间,喂料的小车都被冲走找不到了。

  大雨一方面本身对猪场就对猪场的建筑、电路有威胁,另一方面,雨水会将各种病菌冲到其他地方。在以往,被水冲过的猪,我们要尽快恢复猪舍的干燥,同时保温,并在饲料里加入阿莫西林、黄芪多糖、复合维生素等药物来保持猪的抵抗力,预防疾病感染。想想大雨来袭的画面,几十公分深的水侵泡着各种物品,此时的非瘟病毒,可以说已经随着水流流向了四面八方。

  管理跟不上

  扁鹊是一代名医,能治好很多疑难杂症。但扁鹊却不认为自己了不起,他觉得他大哥才是真正的医生,因为他大哥能“治病于未发这时”。“治未病”,在养猪生产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给猪做疫苗、做保健,都是想提前把病预防了,不会发作或消灭在萌芽状态。

  但很多养猪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能看到“眼前”,他觉得现在猪健康的就没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养100头猪的养殖户,当有3头猪咳嗽时,他采取不管或者打针的方法;当有10头猪咳嗽的时候,他还打针;等到有一半的猪咳嗽的时候,他想用全群拌料来解决,但这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因为肺部病变是不可逆的,病已经不好治了。

  所以,我们养殖真的是要提前考虑,提前预防,有问题的苗头出现,就得考虑要怎么操作才能让剩下的猪不再出现此问题。非瘟当前,咱们的管理意识跟不上,那是不行的。

  总结:目前是气候的转折点,在非瘟肆虐的养殖环境下,尽可能地减少猪群受到的应激,是预防疾病的第一步。秋季的气候条件,势必会加快非瘟的传播速度,还请养殖朋友做好猪场生物安全。(来源:在线兽医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