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村民做饭已经用上了燃气壁挂炉。金奉乾 摄
每日甘肃网兰州6月17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以前,村民都用小火炉做饭、取暖,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堆着木材和煤炭,做饭的时候院子里烟雾缭绕,确实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现在好了,我们都用上了燃气壁挂炉……”家住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2117号的王毓元谈起“煤改气”时颇有感触地说。
今天下午,2019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来到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街道宋家滩村社区,实地探访实施小火炉“煤改气”后居民生活的显著变化。
村民王毓元说,“煤改气”就是好。金奉乾 摄
被淘汰掉的采暖炉。 金奉乾 摄
记者在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2133号附近走访看到,以往摆放在各家各户门口、冒着浓烟的小火炉销声匿迹了,以前堆放在门口巷道里的木材、煤炭也不见了踪影。走进村民家里,记者看到各家各户都用上了节能环保的燃气壁挂炉,村民家里的环境卫生状况因此也明显好转,楼院干净了,房子亮堂了,空气清新了。
村民王涛向记者们介绍“煤改气”带来的变化。金奉乾 摄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煤改气’对我们农民来说非常有好处。以前院子里堆满煤炭、木材和废纸,就像个垃圾场。冬天使用小火炉更头疼,经常担心煤烟中毒。在‘煤改气’实施过程中,政府还给了我们补贴。”村民王毓元说,“煤改气”工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同和支持。
记者们拍摄村民家厨房里的燃气壁挂炉。金奉乾 摄
小巷整洁了,再也不见小火炉的踪影。金奉乾 摄
据了解,兰州市于2017年6月印发了《兰州市燃煤小火炉改造方案(2017—2019年度)》,要求全市3年内实现近郊四区及兰州高新区重点防控区域民用煤及其大气污染物排放“双清零”。同时,兰州市2017年年底将取缔燃煤小锅炉,大力推行清洁能源替代建设。兰州市将利用3年左右时间消除近郊四区以及兰州高新区重点防控区域内居民散煤等高污染燃料及其燃用设施,实现近郊四区及高新区重点防控区域民用煤及其大气污染物排放“双清零”,市区季节性煤烟污染消减至最低程度,远郊县区逐步实行优质煤炭配送,2018年底前基本实现居民用煤煤质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双可控”。2019年—2020年冬季采暖期全市实现城区内无散煤、城区外无煤烟的目标。
宋家滩村社区妇联主任郑彩霞向记者们介绍情况。
宋家滩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葛建虎告诉记者,宋家滩村社区现有人数2176人,流动人员1.6万余人,全村有580院宅基地,原有小锅炉400多台,小火炉4000多台。“社区给村民算了两笔账:一笔是经济账,按一户往常烧煤来算,一个煤炉年均消费1.5吨碳,2000元一吨,也就是3000元只能热一间房屋的一片区域。而用现在32KW的壁挂炉可以带动300多平方米,每个采暖期也就花3000元左右,每间房屋都热,又干净,又不用煤;一笔是安全账,往年在采暖期,常常发生煤烟中毒的惨痛事故,给许多群众和家庭带来伤害。”葛建虎说,在雁北街道大力支持下,宋家滩村社区大力推进小火炉“煤改气”工作,2019年5月底,辖区小火炉已全部改装为天燃气壁挂炉,总改装天燃气壁挂炉630台,消减煤炭5000~6000吨,为“兰州蓝”再添一份新能量。截至目前,宋家滩村社区已彻底解决了居民用天然气壁挂炉采暖和生活餐饮问题。
据了解,宋家滩村社区的小火炉“煤改气”工作成效显著,在兰州市乃至全省起到了模范引领作用。
“美丽中国 生态甘肃”2019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大型采访活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网信办指导,甘肃日报社、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甘肃新媒体集团、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中共兰州市委网信办等协办,每日甘肃网、新甘肃客户端承办。接下来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来自新华网、中新社、西部网、大众网、甘肃经济日报、兰州日报·ZAKER兰州等30多家媒体40多名记者,将运用融媒体、新技术,通过及时、立体、深度的报道,践行新闻工作者的“四力”、用沾泥土带露珠、丰富多彩互动性强的优秀作品,充分展示甘肃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突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