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1.65万吨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
但成都依然是那样干净、整洁
成都的生活垃圾,去了哪里?
6月6日-10日,封面记者走进居民小区、垃圾分拣中心、环保发电厂,实地感受成都生活垃圾的时尚之旅:从居民小区的垃圾桶到二次分拣中心,再到中转站进行压缩、去除部分水分,最后送至环保发电厂或送入填埋场。
发电厂焚烧炉
第一站
居民小区:智能化扫码 积分换日用品
6月6日上午10时,青羊区文家街道佳兆业小区。
小区大门的一张桌子上,成堆的小礼品,背后立着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告示。
小区垃圾分类引导员陈明元介绍:“每一个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都有一个专属二维码。通过扫二维码在投放点扔垃圾,可以兑换积分。”为了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街道办设置了用积分换取日用品的奖励,并且在垃圾分类投放装置一旁的公示栏上还张贴了垃圾分类的荣誉榜。
“垃圾分类,不仅仅是针对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的垃圾,也要分类。”离小区大门不远处安放了一台智能垃圾分类投放装置,这台装置由灰、绿、红、蓝四种颜色的垃圾箱组成,分别回收的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
“目前我们小区已经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业主,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来了。”说到垃圾分类普及的成效,陈明元的脸上堆满笑容,“连周边小区的人来看了都觉得好,也想照着我们的做。”
垃圾引导员陈明元正在检查分类垃圾箱
第二站
专车回收 二次分拣
罗又云是佳兆业小区垃圾收运分拣员之一。他开着一辆蓝色的可回收物专运车,打开垃圾分类投放装置,收走分类箱中居民投放的可回收物。
“不同类别的垃圾,有不同颜色的车来回收。”四川能投恒升天洁文家项目经理经理郑玉梅介绍,“这些可回收物会运到一个分拣点进行二次分拣,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来到分拣点,罗又云便开始同另外两名分拣员进行分拣操作。
郑玉梅透露道,一般情况下是三个分拣员同时进行操作,一个负责扫码、称重,另外两个进行人工分拣,“因为会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将垃圾混装投放,分拣员的任务就是把收运回来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然后再分别送到不同的具有资质的相关企业进行处理。”
发电厂垃圾仓
第三站
每天“吃”掉2400吨生活垃圾的环保发电厂
6月6日下午4时,成都龙泉驿,成都市兴蓉万兴环保发电厂。
这是一座现代化的高科技大楼,每天能“吃”掉2400吨生活垃圾。
运行室总值长崔理章介绍,垃圾焚烧发电是一项非常成熟的、能够“变废为宝”的技术,“每天,从成都各区运送过来的生活垃圾到发电厂后,通过卸料大厅进入到一个容积大约1.8万吨的密闭垃圾仓;经过干燥、发酵之后,就会被送入焚烧发电系统,通过燃烧垃圾发电,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不过老百姓垃圾分类的意识还不够,日常扔掉的垃圾不能做到完全分类。”崔理章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将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就会在垃圾中产生大量渗滤液,而处理渗滤液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因而垃圾分类的根本是要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配合。
由于垃圾总量逐年的增多,当前垃圾焚烧能力暂时跟不上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因而剩余的垃圾只能采取填埋的方式,不过填埋的方式有明显的劣势,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
可回收垃圾专运车
成都市城管委:
垃圾发电 可满足约41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
据成都市城管委固体废弃物管理处长钟兵介绍,垃圾处置方式分为填埋和焚烧发电两种,“焚烧发电,由于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环保、绿色的特点正逐步扩大规模,成都市通过焚烧环保发电模式处置的生活垃圾已经占到了总量的40%以上,已建成的4座环保发电站,年发电量约10.4亿度,可满足约41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
钟兵说,预计到2020年,成都市规划的10座生活垃圾环保发电厂项目将全面建成,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来源: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