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5月31日讯(通讯员 彭才国 程阳 莫红英) “通过沼气池发酵、氧化塘净化,我们实现了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无污染处理,并且还能变废为宝,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5月31日,聊起自家豆腐厂的污水处理,武冈市龙溪镇曹家塘村文小平豆腐厂的负责人文小平侃侃而谈。
“以前农村里豆腐作坊最大的问题就是排放臭水,群众抵触较大,只得在工业园区租厂房,喊工人打豆腐,光租金、工人工资这一块每年就得多花费10万元左右。”文小平算起了经济账,“现在通过沼气池、氧化塘技术,不但废水变清洁了,还可以免费供15户左右群众生火煮饭烧水,这一块不但每月为周边群众节约了2000余元的生活成本,部分群众还成为了我厂里的工人,平常既能照顾农活还能打工赚钱,一举两得,群众对待豆腐厂的态度由以前的抵触变成了支持。”
龙溪镇曹家塘村文小平豆腐厂是一家年产值200万元的豆制品加工企业,产品主要供该村的湘卤源食品厂用于卤豆腐制作,工厂现有员工13人,全部为当地村民,其中6人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该豆腐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醋水被存入特制的沼气池,经过细菌厌氧发酵处理后,变成了清洁燃料沼气和有机肥料沼液。沼气通过输送管免费提供给周边群众使用,一个豆腐作坊产生的沼气可供15户群众生火做饭煮水。发酵后的沼液用管道送至附近的海龙脐橙经济场用于土壤增肥,能供应500亩脐橙经济场的肥料需求。
用于发酵的沼气池。
此外,该豆腐厂还自建有一个2亩大小的氧化塘,用于处理少量不能用于发酵的废水,氧化塘的废水用水浮莲净化,同时也可作为鱼类的饵料。每年养的鱼也能有七八千左右的收入,此外还有海龙脐橙经济场的肥料供应也有五六千元的收入。通过环保技术引入,不但没有增加豆腐厂成本支出,还每年多为该厂额外产生1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文小平豆腐厂的环保做法既降低了传统豆制品产业的环境污染,又变废为宝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
文小平环保型豆腐厂的污水生态处理的成功案例正是龙溪镇在产业环保方面上持续发力的结果。豆制品产业曾是该镇的传统龙头产业,鼎盛时期,全镇有大小豆腐厂五六十余家。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粗犷式发展,目前普遍存在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环保升级较慢等诸多困难,现如今随着环保的标准化、严格化,该镇大部分豆腐厂要么搬迁、要么倒闭。
经氧化塘处理的废水。
面对传统豆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困难,龙溪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绿色发展要求,不断引导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加大传统豆腐作坊的提质改造,全面提升豆制品企业的环保准入门槛,深入推进豆制品产业的全链条发展,不断植厚豆制品产业的整体实力,让其更好地服务于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也希望该镇涌现出更多像文小平豆腐厂一样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的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