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季江云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我国各地陆续建立起了众多空气质量监测网点,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控。那么,这些数据是如何采集并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的?《环境与生活》记者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20届中国环博会上,见识了一种云链+人工智能(AI)的技术,可高效采集、上传、处理各种环境监测数据。
4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的第20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浦东的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多辆出租车绘出大气污染地图
4月16日上午,《环境与生活》记者看到博览中心E2展馆一个展位前的大屏幕上,多辆安装了车载空气监测仪的出租车正在城区内正常行驶,它们经过路段周围的大气参数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一幅包括大气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硫等污染参数的大气质量动态趋势地图,就形象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出租车也能绘制出大气污染地图?好神奇啊!”参展观众围在大屏幕前感叹。现场操作人员讲解说,点开地图中的这些数据点位,就能看到当时的视频数据,可直接在线上进行人工智能(AI)识别,再通过“云链”数据平台供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理。
“云链”激活城市环保数据
该展位参展商是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的承建单位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该公司客户经理马明轩介绍,大气污染地图的绘制得益于公司研发的“云链”数据平台,该平台汇集了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种前沿科技,有效解决海量数据的高频次读取和计算等问题,通过构建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标准体系,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集中管理。此外,公司拥有自运营的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标准符合国际TIA3+级别,有5000台服务器,可整合容纳海量数据。罗克佳华通过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资源如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安装车载空气质量监测设备(车载实时AI)。
马明轩告诉《环境与生活》,车载实时AI包括嵌在出租车顶灯里的城市空气“监测鼻子”(车载空气监测仪),能实时监测PM2.5、PM10、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多项环境参数,实现动静结合与多网融合,大大提高了监测数据分辨率;置于出租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城市眼睛”——车内视频单元,具备语音控制、阈值模式、AI智慧模型、智能提醒等功能,能及时抓拍周围视频影像数据。这种车载实时AI可智能分析识别秸秆焚烧等污染事件。他说,借助这种装在出租车上的“鼻子”和“眼睛”所监测的环境数据,再通过云链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能全面激活城市环保数据,绘制环境污染的实时动态图,为环境治理、交通拥堵、环卫清洁、城管执法等提供科学、高效的精细化管理手段。
“巡警”+“片警”让监测更精准
当然,这种车载实时AI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需联动城区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站、微观站以及油烟监测仪、工地扬尘监测仪、工业污染监测仪和汽车尾气监测仪等多源数据,再通过云链数据平台让环保、环卫、市政、交通和公安等多个职能部门的数据实现互享与联动。
马鸣轩形象地说,标准站、微观站、工地扬尘监测仪等设备,位置相对固定,可以类比“片警”,而车载实时AI就像“巡警”,通过“云链”就能把“片警”和“巡警”联动起来,实现监测数据的及时共享,便于相关职能部门对污染事件迅速做出有效处置。
“环保天眼”让污染无处逃
《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还在展位上看到一台名为“佳空气”的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工作人员介绍,该设备由罗克佳华自主研发,通过网格式布局以及重点位置进行个性化监控,组成大气监测网络,第一时间做出环境预警和应急,让污染无处可逃,因此也可称其为“环保天眼”。
这个“环保天眼”的好处不少:①效率大幅提高,传统的国控站点,一般是每小时做一次数据上传,但“环保天眼”可实现每分钟上传数据,效率提高了60倍;②操作简便,采用“插拔式”设计,针对不同的监测需求,可迅速换装用于监测PM2.5、VOCs(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因子的传感器;③功能强大,可安装在路灯杆上,即便意外断电也可借助自身电池运行6小时,同时将数据上传并告知平台掉电信息,便于及时处理。
AI场景识别形成完整证据链
《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在展位上播放的视频中看到,当一辆满载渣土但未按要求加以覆盖的货车在行经相关路段时,立即被抓拍;在城乡结合部有人燃烧秸秆,也被附近的“环保天眼”抓个正着。
马鸣轩介绍,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深度学习,可以构建多种智能应用场景,对海量图片和视频数据进行AI识别,让系统平台自动“捕捉”各种典型污染事件,并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归属网格信息以及视频图像等一系列信息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便于环境执法部门进行处理。此举能大幅降低人工监控海量视频和图像所需的工作量,还能有效减少人为误差,实现精准动态监测和举证确凿。
北京和安徽已投入运用
罗克佳华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车载实时AI已经成功应用在北京市通州区和大兴区以及安徽省亳州市。在通州区的100辆出租车上安装了车载空气质量监测仪,为环保、交通、住建、城管、环卫等多个部门提供监测数据,有效地推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精细化管理综合应用。
在安徽省亳州市通过安装车载实时AI空气质量监测仪,有效避免了固定监测点的监测盲区,并与各固定监测点采集数据比对分析,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精准治理,还能对各区县、街办以及相关路段进行统计排名,为治理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本刊原创,转载请联系《环境与生活》杂志。
责编:季江云/jijiangyun@126.com
网编:崔悦/cuiyue8445212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