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VS养殖业:国家环保这么严,农村养殖怎么办?

  
  • xiaoz   现代休闲农业研究院  
  • 2019-05-15 15:51:14
    【导读】早期畜禽养殖刚在农村起步时,许多农户对养殖场的建造不是很当回事,常把养殖场建在宅基地,街道两旁,粪便也随意的堆放在两旁,养殖所产生的污水也随着下水道任意排放。进入农村时,常常是臭气熏天,蝇虫满天飞。由于养殖户防污意识不...

    早期畜禽养殖刚在农村起步时,许多农户对养殖场的建造不是很当回事,常把养殖场建在宅基地,街道两旁,粪便也随意的堆放在两旁,养殖所产生的污水也随着下水道任意排放。进入农村时,常常是臭气熏天,蝇虫满天飞。由于养殖户防污意识不强。防污制度不完善,治污设施不齐全,和一些监管不到位,对农村的水环境,空气环境,以及居民的健康都造成了影响。

    自从2013年的黄浦江事件将国内长期被忽视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缺乏引导和规划,畜禽养殖业布局不合理,种养脱节,部分地区养殖总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和大量畜禽粪污未得到有效处理等问题摆到台前。此次事件引起了国家对畜禽污染的高度重视,并由国务院发布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此揭开农业畜禽养殖的环保大潮,国务院在2017年发出最强禁养区的整改要求,那么现在我国畜牧养殖将呈现怎样的环保趋势呢?


    环保“一刀切”

    国家对农村的养殖环保监管和整治越来越严格。整治环境是好事,大部分农民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国务院通知要求,2017年底前,各地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各大省份纷纷出炉禁养区的划定以及拆迁时间表,全国掀起拆迁风暴。

    为了缓解头顶的环保压力,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个别地方把产业发展与环保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严抓环保就是要搞“一刀切”,就是要“全部关停”,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环保面前,养殖业为何如此弱势?

    一是因为养殖富民不富县

    养殖富民不富县,对工业污染政府会想办法去治理,因为那里面包含着财政收入,包含着GDP,而对养殖业就舍不得本钱了。

    二是因为对养殖环保理解片面

    一些政府部门和个人简单地、片面地理解养殖环保问题,认为把养殖场关了,就没有污染了,就不需要治理了。

    三是政绩作怪

    把拆迁了多少畜牧养殖场作为评价政府是否作为的工具,甚至是官员升迁考核的重要手段。更为恐怖的是,一些官员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在上头领导和红头文件的“指示”下,以禁养为理由,肆无忌惮地制造“无畜禽县”、“无畜禽镇”、“无畜禽村”,不仅阻碍了禁养区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养殖户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

    但是,养殖业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


    农业部部长、副部长、环保部领导终于为被强拆的养殖场说话了!

    农业部部长韩长斌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出“大力稳活羊”。想一想,如果没有节制的拆下去,如何来稳定生产,难道继续靠进口?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则态度更为明确,多次将矛头指向了“盲目禁养”这个问题。

    环境部部长:环保“一刀切”是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代表,生态环境部对此坚决反对,严格禁止!

    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农村处调研员孔源指出,“禁养区”不是“无畜禽区”,不是一扫而光。

    2017年10月农业部和环保部联合印发的《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明确了禁养区的概念:“禁止建设养殖场或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的区域”,换句话说,禁养区是禁止建设达到省级人民政府设定规模标准畜禽养殖场所,或者达到省级人民政府设定规模标准且有污染物排放的畜禽养殖场所的区域。

    这是一个基本概念,是设定禁养区的基本要求,在此呢,小编希望随着这个指南的不断落实,希望“一刀切”“一扫光”“一头不留”式的清理整治不再上演。


    在新的政策机遇背景下,乡村养殖该何去何从?

    1、控制规模

    建场前就要做好规划,养殖种类不同,场区布局、建圈舍标准、粪污处理模式也不同。还要考虑近远期发展规划,一般应预估3~5年、5~10年、10~15年的饲养规模,以便建场时能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保证粪污处理设施的扩建与生产规模的增加相匹配。

    2、注意选址

    需重视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分和环评要求。选址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避开水源防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参考当地“三区”划定方案,禁止在禁养区范围内新建规模养殖场。同时,最好远离重工业区、化学工业区和其他养殖小区,如确有困难,养殖场距居民区也应保持500米以上,距主要公路300米以上,保证场区周围500米范围内及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养殖场最好选择在村庄下风向,要求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地下水源水质较好,交通方便,利于排水。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②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③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3、提倡生态种养模式,打造循环产业链。

    以傲氏兄弟的豪猪产业链为例,在贵州兴义白碗窑镇戈多村兴寨组,在党员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示范进程中,戈多村兴寨组党员敖国、傲俊兄弟养殖了豪猪,豪猪产业越做越大,他们还将豪猪产业做成产业链。

    通过学习摸索,傲氏兄弟利用豪猪粪便生产蛆虫,用蛆虫喂养土鸡,不仅给豪猪生长环境净化,还把粪便变废为宝,其方法是将豪猪粪便用桶装起,购猪血按照一定比例放在装好的桶里,很快就能生长若干蛆虫,而蛆虫是鸡的高蛋白环保美食,鸡吃了生长快,而且肯生蛋,傲氏兄弟告诉我们,原来豪猪场尽管及时处理,异味也很难消除,通过这样处理,豪猪圈舍清洁环保,养出的土鸡很受餐馆欢迎,特别是高档餐馆,他们的辣子鸡就需要土鸡,而且要纯土鸡,兄弟俩根据市场需要来发展,不单要数量,更重要是讲质量,要精,要绿色环保,通过实践,除了豪猪不愁销路,所养的鸡、蛋都是供不应求,敖国两兄弟说,一定继续努力,争取让戈多兴寨的豪猪产业、环保生态土鸡产业迈出全市全州乃至省内外。

    4、严格遵循养殖业环保新规,环保法新规出台,禁养区内也可以养殖!

    以生猪养殖为例:年出栏肥猪超过500头以上的,将会归纳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年出栏肥猪500头到50头之间,将是专业养殖户;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下的,将是养殖户。而在农村,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下的养殖户被称为小散户。在规定中明确指出,禁养区内,50头以下规模的养殖场是不属于清理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按照规定小散户们,不应该被拆除!

    今后只要做到在适养区进行合理的、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是能够真正达到产业与环保共赢,让养殖业不做乡村环保的“拦路虎”,让乡村振兴如虎添翼,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文章来自:现代休闲农业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HPIA001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