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环保国家:英国卖垃圾还要付费,酒瓶可回收2块钱

  
  • xiaoz   行走在陌路  
  • 2019-04-15 19:56:04
    【导读】2001年,著名科普杂志《科学》发布一篇《海洋变暖速度有多快?》的文章,内容以“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地球气候系统不平衡”为主,详细解说海洋变暖的速度为什么比以前想象中的要快40%,并预估2040年左右将出现大面积干旱、洪...

    2001年,著名科普杂志《科学》发布一篇《海洋变暖速度有多快?》的文章,内容以“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地球气候系统不平衡”为主,详细解说海洋变暖的速度为什么比以前想象中的要快40%,并预估2040年左右将出现大面积干旱、洪涝以及山林野火等自然灾害。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篇初衷为警示环境污染的文章,最后却被当成全球性课题来研究,从而更大程度的引发各国对环保的重视。最早把环保进程从治理转向防范的国家是挪威,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挪威深受海水温度上升、海洋氧含量降低、冰盖减少以及海平面上涨等破坏影响,不仅国土面积出现缩小,连海洋渔业资源都在逐年减少。

    因此,挪威率先在联合国会议上提出“一个好的国家,不应该只在科技、文化和安全方面做努力,更应该在保护地球上做出贡献”。最终,由联合国、世界银行以及几十个国际环保机构联合评选的《良好国家指数》出炉,首次发布于2014年的德国柏林,在125个国家中拿下“最环保”国家的是爱尔兰(中国107位),2018年最环保国家是挪威,被BBC称为“充满绿色的国家”。

    挪威是世界上第一个敢承诺在2030年达到“气候中和”的国家,也就是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度维持在目前水平,这句话看似很轻松,但真正做起来却花了很大代价。仅仅是颁布一系列威胁无数企业主利益的环保法令,哪怕挪威君主哈拉尔五世亲自介入,也花了3年时间才得以成功颁布,其中被企业家视为“最大威胁”的是全球最高的电动汽车采用率,以及城市自行车的普及。

    要知道,挪威的环保法案原本就很严格,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捕鱼令》开始,几乎所有挪威人都深受影响,用了几十年时间才逐渐养成如今的好习惯。比如渔民捕鱼时要注意渔获的大小尺寸,大了不能捕、小了也不能捕,繁殖期更是连碰都尽量少碰。或者说,是挪威政府的前瞻性才让挪威人到现在还有鱼虾蟹吃,但哪怕如此,号称万岛之国的挪威,海洋资源也在不断减少中。

    生活中也一样,几乎每个挪威人都恪守垃圾分类的本分,生活、厨余、可回收、不可回收、高污染、高毒性等等各种垃圾都要分辨清楚再放入回收箱。每个挪威人入学第一课都是环保,父母老师都会告诉孩子们只有“保护环境,这个世界才充满阳光和绿色”,这也是挪威新移民很不习惯的一大难题,一步步的看清楚塑料、玻璃瓶、纸皮包装上的说明书,分析成分是再利用还是不可回收,然后放进超市或家附近回收站相应的箱子中。

    曾经在奥斯陆一家餐厅门口看到好几个绿皮空箱子,清洗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原以为是餐厅用作保存食物或外卖时用,结果却看到服务员分批从餐厅里搬出易拉罐、酒瓶、塑料瓶、杂志以及纸皮等垃圾,挨个分门别类的放进箱子里,等待专门的餐厅回收车路过带走。值得一提的是,私人家庭有部分垃圾是可以卖钱的,比如一个玻璃酒瓶就能卖到2.5克朗(接近2元),但餐厅的却多数都不能卖或被抵消,因为餐厅制造的垃圾更多。

    那么,挪威政府回收的所有垃圾都去哪里了呢?以奥斯陆为例,所有城镇垃圾都被集中到各地分属的大型回收站内,经过一系列人工和机器的挑拣后再“各找各妈”:无回收价值的可燃烧废物被送往焚烧站,在严格环保标准的监督下进行焚烧,产生的热能分冬夏两季,也就是冬季供暖、夏季发电使用。可分解再利用的进入下一个流程,比如厨余垃圾和树叶可分解成肥料等等。

    然而没多久,挪威政府又公布一项新措施:鉴于只有92%的纸皮、97%的塑料垃圾和95%的玻璃瓶被环保再利用,决定提高对纸皮、塑料和玻璃制品的税金。这是个十分洞察人心的做法,举例说明:一瓶酒原先卖10块钱,现在卖12块,涨价的2块是酒瓶的钱,只要买酒的人喝完后把瓶子拿来回收,那这2块钱就直接退给你或记录后抵税。所以,在挪威大街小巷很难看到这些能卖钱的垃圾。

    在现实中,无论什么举措都有正负两面性,但挪威政府却在多方思量后决定进口垃圾,因为挪威科学家们已经做到无污染回收99.6%的垃圾,产生的污染和碳排放远远低于自然分解的速度。良性循环之下,挪威的环境日益见好(或者说越来越好),脱欧前的英国一直把垃圾出口到挪威,别误会,挪威出口垃圾是要英国给钱的,英国每出口一吨就要付给挪威45欧元,现在英国也学乖了,直接派了个顾问团去挪威学习技术,希望脱欧后能自我消化这些垃圾。

    资料与数据来源:

    《科学》杂志、联合国官网、世界银行、挪威环保部、BBC等。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