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琳 摄
11日,记者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环保分局获悉,根据2019年3月监测数据,东湖近50%水域达到Ⅱ类水质,再创40年来最好水平。
于琳 摄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56年开始监测东湖水质,相关记录显示: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东湖水体清澈,透明度达2米以上,水质介于Ⅱ类与Ⅲ类之间。1975年,水质下降至V类。经过截污、管网改造等一系列整治措施,2012年起,东湖逐步甩掉污染帽子,水质恢复至Ⅳ类,偶现Ⅲ类。
东湖目前共设置有20个水环境质量监测点,其中,省控点位4个,市控点位7个,专项监测点位6个,港渠监测点位3个。
东湖子湖郭郑湖40年来首度监测到Ⅱ类水。据了解,东湖最大子湖郭郑湖共有5大水质监测点。2019年3月,其中3个监测点水质数据显示为Ⅱ类,2个监测点水质数据显示为III类,水质同比变化呈明显好转。另一子湖汤菱湖2个监测点水质数据均显示为II类,水质同比变化呈现明显好转。而子湖团湖、小潭湖的水质则好转至III类。东湖整体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稳定在III类,环比则有好转提升。
东湖内塘治理后十分清澈。熊建超摄
水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东湖水质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1月、3月东湖整体水质为地表水Ⅲ类,2月为Ⅳ类;其中东湖最大的子湖郭郑湖水质连续3个月保持在Ⅲ类以上;3月数据显示,东湖达到Ⅱ类水质的水域,占全湖比重近50%,再创40年来最好水平。2017年6月,东湖III类水质的覆盖面积,达到全湖的82%,曾创40年来最佳水平。
记者李子云 摄
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参照往年规律,4月份过后,由于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原因,东湖水环境会随着水位降低、气温升高而有所变化,水质情况尚未稳定,还需要持续进一步优化。
黄文瑞 摄
根据国家制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将Ⅲ类水质标准定义为: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水源用途则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黄晓辉 摄
当水质提升为Ⅱ类,标准则定义为: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水源用途因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长江日报融媒体记者傅雪婴刘帅通讯员彭冲邓斌周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