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上7点 / 发现美好禅意生活 /
春晚晴还雨,村深醉复醒。
溪添半篙绿,山可一窗青。
初春时节万物生长
最适合种一棵树收获绿意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这个在中国走过40年的节日
将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
深刻地烙印在我们心中
熟悉佛教的小伙伴们或许会发现
树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
而佛教文化更是可以教人们
生态环保和心灵环保两手抓
今天禅风君就和大家来了解一下
涨姿势!那些“佛缘深厚”的树
释迦牟尼的一生都在寻求众生解脱的大道,都在为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而奔走。而他的一生与树有着不解之缘。
壹·无忧树
身为释迦族的王子,佛陀却并非出生于王城,而是在一棵树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时古印度的风俗是孕妇必须回自己娘家生产。佛陀的母亲摩诃摩耶王后在返家途中,经过蓝毗尼园,感到旅途疲乏,入园休息。
寺院内种植的无忧树
当摩诃摩耶王后走到一棵郁郁葱葱的树下时,竟忽有所感生下了一代圣人——释迦牟尼。而那棵树,就是日后在佛门寺院里广泛种植的无忧树。
在印度,无忧树被尊为圣树。在中国、东南亚等国家,人们相信无忧树可以消除悲伤,更被视为慈悲的象征。
贰·菩提树
佛经中曾这样描述过一棵树:“高雅奇特,枝枝相次,叶叶相加,花色蓊郁,如天庄饰,天幡在树顶,是则为元吉,众树林中王。”
那棵被称为“众树林中王”的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菩提树。而这段话所讲述的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情景。
广州光孝寺菩提树
菩提树在佛教文化中的意义不言而喻,而在历史上它也曾成为和平交流的“使者”,从印度远渡来到中国。
那是在梁朝时期,印度名僧智药禅师带着本国的菩提树航海东来,到今天的广州传教。而他带来的那棵菩提树种在了今天的光孝寺内。这也是中国的第一棵菩提树。
叁·娑罗树
佛陀八十岁时,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后来更有重疾发作。他和弟子来到拘尸那伽的跋提河边,弟子阿难在两棵娑罗树间系好绳床。
佛陀头朝北、面朝西,侧卧于绳床上,右手支着头、左手放在身、双足并拢,以吉祥卧的姿势向弟子们们做最后的开示。因佛陀涅槃于娑罗树下,该树象征着守信而圆满。
西安大慈恩寺娑罗树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大师自印度求法归来,曾带回来娑罗果,并亲手种下,距今已有1300多年。这棵娑罗树树冠大而圆,形如雨伞,花繁叶茂,果实累累。
2016年佛诞日时,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株玄奘大师亲手种下的娑罗树子树,经过多年培育,成功移植到西安大慈恩寺。
佛教文化里的环保思想
实际上,从佛陀时代起,僧人就习惯于在树下打坐修行,佛门寺院也称为有雅称为“丛林”。
佛教文化中的树代表着智慧、庄严、圆满,而在当今社会植树节更大的意义在于生态环保。
今年植树节,无锡市开原寺积极响应环保事业,开展“创绿、爱绿、护绿”创意实践,组织植树大型公益活动,增强大众对环保的意识,为创建绿色乡村添风采。
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来说,这种下的一棵棵树不仅是助力美丽乡村,也是为自己成就修行的果实。恰如开原寺仁杰法师所说:“今日每人植下一棵树,明日长成功德林。”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对人慈悲,尊重生命,爱护自然,这不仅有利于生态环保也有利于心灵环保。
的确,在环保的理念和实践上,佛教历来都十分重视,而且佛教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壹·缘起共生的观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佛教文化认为世界是缘起的,万事万物成住坏空来自因缘的聚散。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这也正契合了现代的环保思想,如果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终会使人类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贰·克服欲望和贪婪
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进行耕种和生产,为了制造更大量的工业用品,人们肆意砍伐森林。
殊不知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导致水土流失引发自然灾害,动物没有了栖息的家园,人类失去了清新的空气。
造成这些破坏环境行为的源头无非就是佛法中讲的“贪”。人类的欲望似乎无穷无尽,贪婪地向自然索取一切,却不怎么关心自然的健康和发展。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学会惜福、学会满足,才能自在安乐。
叁·护生即护心
我们常常说出家人慈悲济世,对众生平等爱护。佛法认为护生即护心,保护众生就是保护自己。
佛门五戒中以“不杀生”为第一.《大智度论》说:“一切佛法中,慈悲为大。”爱护众生就是要让大家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
现代社会,人类过度贪婪破坏环境,猎杀珍稀动物,甚至导致部分物种灭绝。发扬慈悲护生的观念,在现代的环保事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肆·改变生活方式
事实上,环保不是我们要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也不是在特定节日才需要去做的一次行动,而应该是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
尽量不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碗筷,减少浪费,做好垃圾分类,学会断舍离...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进行改善的。
佛法告诉我们,万物因缘和合而生,变化的发生需要因缘的推动。改善环境同样如此,需要我们每个人懂得惜福、慈悲、护生,回归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互动时刻
你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环保?
欢迎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