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农中美猪业高峰论坛:共议疫病防控新思路,完美落幕

  
  • xiaoz   猪场动力网  
  • 2018-12-23 06:04:00
    【导读】  2018南农中美猪业高峰论坛于12月1日在六朝古都南京正式召开,会议吸引了约800位行业内人士参与。继昨天的精彩分享后,今天国内外的专家老师们为大家带来了更多关于当前主要流行疫病的防控前沿研究,为中国养猪业未来几年的疫病防控...

      2018南农中美猪业高峰论坛于12月1日在六朝古都南京正式召开,会议吸引了约800位行业内人士参与。继昨天的精彩分享后,今天国内外的专家老师们为大家带来了更多关于当前主要流行疫病的防控前沿研究,为中国养猪业未来几年的疫病防控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思路。参会听众纷纷感叹,会议干货十足,不虚此行,明年的南农中美猪业高峰论坛一定会继续参加。


    《Dr. Jiqin Ni:畜禽场空气质量对动物生产和福利影响的研究进展》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副教授Dr. Jiqin Ni

      室内的动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所以相比室外,动物室内空气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相比温度、湿度,室内空气质量对于动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境因素,因为其关系到动物的健康、生长、繁殖性能和动物福利。Dr. Jiqin Ni谈到畜禽场的空气质量时表示。

      Dr. Jiqin Ni 分享了他在2007-2010年 2年多时间进行的关于空气质量对于动物影响的研究,这份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8个州,37个猪场,产生了240万份数据。

      目前的空气污染对象主要包括气体(H2S、NH3、CH4、CO2)、灰尘(以PM2.5、PM10表示,以粒径计算)、臭气。对NH3研究最多,其次是灰尘和多种污染气体的混合物。

      Dr. Jiqin Ni表示,对于畜禽污染气体的科研仍面临很大挑战。包括很难在实验室模拟实际的环境、采样存在难度、不同的检测方法存在误差、测量仪器的误差、季节性的因素差异以及实验人员的操作误差等。这些问题,目前缺乏一个足够的办法。而且,空气污染对动物产生影响的阈值仍未完全确定,仍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减少空气污染对于动物的负面影响。

    《曹永长:猪流行性腹泻免疫防控技术》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曹永长教授

      为什么PEDV疫苗做的不尽如人意?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曹永长教授分享了PEDV防控的5个难点。

      1. 病毒分离困难:分离率约为1-3%,有经验的实验室能做到10-20%,但仍是比较低的

      2. 流行病学特点:小猪易感、死亡率高

      3. 疫苗免疫效果评估困难。常规的通过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效果在评估PEDV疫苗保护效果上仍存在差距。

      4. 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即使有疫苗,使用的是否恰当业很有学问。

      针对PEDV灭活苗免疫保护效果差的问题,曹永长通过提高免疫剂量进行免疫,并进行攻毒实验表明,PEDV疫苗中抗原含量越高,免疫效果越好。采用不同的免疫方式对母猪抗体和仔猪的保护效果进行对比,后海穴注射免疫优于肌肉注射。针对增加疫苗中抗原含量会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曹永长业提出了他的解决思路。利用PEDV抗原与鞭毛素融合表达,能够很好的提供免疫保护效果,解决提高疫苗抗原含量增加的成本问题。曹永长同时介绍了一种通过离心造粒-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的PEDV新型口服疫苗(弱毒活疫苗),能够耐受胃酸的影响。通过多项动物实验证实,“该型PEDV口服疫苗首免+灭活疫苗二免”保护率最高,可达到96.4%。

      PEDV疫苗要具备以下标准:

      1. 疫苗株与流行毒株遗传相似性

      2. 免疫后能抵抗强度攻击,能较少排毒或者不排毒

      3. 能引起粘膜免疫

      4. 免疫保护和免疫力之间的相关性

      5. 非洲猪瘟对于大家防疫的观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使得PEDV的防控前景也是光明的。曹永长最后说道。

    《李文生:寄生虫——养猪业的新挑战》

    浙江海正动保技术服务经理李文生博士

      谈到猪场寄生虫的现状,李文生表示,由于寄生虫很少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研究过少导致兽医或农场工人无法辨认,使得大家对寄生虫的关注不够,再加上寄生虫本身的顽强生命力,使得寄生虫常发生于世界各地生猪饲养体系中。

      目前室内寄生虫主要有猪蛔虫、结节虫、猪鞭虫、猪球虫、猪疥螨,通常多种寄生虫产生混合感染,对寄生虫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大部分寄生虫抗原成分复杂,能形成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办法,利用重组抗原获得可接受的保护水平也很困难,目前寄生虫疫苗的研发是很难的。

      谈到未来寄生虫关注的重点,李文生谈到了4个观点。

      1.从免疫学、疫苗学以及基因组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易感动物和疫苗的研发

      2. 是从药理学、寄生虫学和基因组学来筛选新的抗寄生虫药和改良诊断方法,对现有驱虫药的可持续利用一定要有所提高

      3. 要重新审视流行病学,建立监察及监督系统,和新的控制方法来评估我们的使用方案。

      4. 要考虑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带来的经济影响,来综合对猪场的寄生虫的防治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从这4个角度出发,未来猪场寄生虫的控制将不会是猪场的难点和痛点,李文生博士表示。

    《Dr.Arrida Bailey:诊断与案例分析》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VDL病理学家Dr.Arrida Bailey

      检出不等于发病?在我们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案例分析时,我们往往会存在偏见的。Dr.Arrida Bailey表示,通过背景调查、临床诊断、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测以及其他的辅助手段才能正确的进行疾病诊断。所有的检测方法都有优劣,区别于实验室的多样性、检测的敏感性等。

      她分享了如何选择样本的“3W原则”:

      Who:采的哪头猪?至少3头猪才能成为一个案例

      When:疾病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是急性、亚急性还是慢性?

      What:采的什么部位的样本?取决于疾病以及检测方法

      Dr.Arrida Bailey详细为我们分享了对小猪肠道疾病、小猪呼吸道疾病、肥猪呼吸道疾病进行诊断的三个案例分析。没有一个方案是一劳永逸的,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随机应变。

    《程宗佳:提升动物采食量前沿研究》

      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程宗佳博士

      传统上提升动物采食量的添加剂有酸化剂、甜味剂、香味剂等等,今天,程宗佳博士为我们分享了一个新的添加剂-辣椒碱。动物采食辣椒碱后,舌头产生痛感信号刺激大脑中枢产生愉悦因子多巴胺和内啡肽,具有提高消化机能、免疫增强的作用。程宗佳博士通过多项实验证实,辣椒碱具有7大功能,提升动物采食量、增强胃动力、刺激消化酶分泌、修复改善胃肠粘膜、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抑制有害菌 。并在断奶仔猪、生长猪、母猪、泌乳奶牛、白羽肉鸡和虾等动物上进行试验,对生产性能的提升是很显著的。

    《Dr. EganBrockhoff:加拿大政府对于非洲猪瘟的预防控制措施解析》

      加拿大普雷猪群健康管理服务公司负责人Dr. EganBrockhoff

      生物安全的一点漏洞就会造成重大损失,Dr. EganBrockhoff谈到。虽然目前加拿大没有报道相关ASF的疫情,但Dr. EganBrockhoff 认为,ASFV的感染风险依然极大。

      他为我们分享了加拿大为了防止ASFV进行做的主要工作。

      1. 防止污染饲料原料进入加拿大。病毒可通过饲料原料在全球流通,尤其是豆粕中很多病毒都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仍可存在,这是有相关试验证明以及检测报道的。家农大从美国、印度等多国引入饲料原料,面临极大的风险,所有防止污染的饲料原料进入非常重要。

      2. 防止旅行者带入猪肉产品。

      3. 农场工人从国外疫区回来不得进入农场

      4. 从非非瘟疫区进口冷冻猪肉

      5. 对网购也要进行限制

      6. 准备ASF防疫预案,与欧盟、美国等国家采取贸易合作,在不影响正常商业运转的情况下,避免感染

      Dr. EganBrockhoff重点分享了加拿大对于降低饲料感染风险做的措施

      1. 饲料需经过高温和长时间的保存来降低风险

      2. 政府和行业所有人参与防控

      3. 饲料原料的来源要进行追溯,避免从疫区购入

      4. 原料供应商要进行资质的认证审核

      5. 制定饲料的生物安全计划,包括车和人员的移动

      6. 禁止泔水饲料。多年前,加拿大就已经禁止泔水养猪,并通过法律进行规范。此处,Dr. EganBrockhoff强调了对于小猪场的教育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很可能会使用泔水养猪而难以发现,所以,持续的宣传教育非常重要,要让所有人都参与到生物安全的防控中来,提高他们的意识,尤其是小猪场,这也是加拿大一直在做的工作。

      7. 禁止从有风险的国家进口肉类产品,划定安全区域(旅客从国外带人肉类产品是违法的)

      Dr. EganBrockhoff表示,生物安全是防控ASFV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它的落地,我们的态度很重要,它决定一切。

    《王琴:中国猪瘟防控现状》

    OIE猪瘟中国参考室实验室主任王琴教授

      OIE猪瘟中国参考室实验室主任王琴教授结合实验室检测数据,为我们分享了目前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国际上把猪瘟分为3个基因型,中国主要流行基因1型(占比22.93%)和基因2型(占比75.55%),基因2型是目前我国的主要优势流行毒株。

      针对,猪场打猪瘟疫苗仍出现猪瘟发病死亡,目前存在2个说法。一个是疫苗厂家疫苗质量问题。一个是野毒株正从远离疫苗免疫原性方向变异(因为目前流行野毒株多属于基因2型,而疫苗毒株属于基因1型)。针对这2个问题,王琴分享了她的实验研究和观点。

      王琴用从1979年到2016年收集到的野毒株和疫苗进行比较,同源性最低的毒株是77%,其他都高于这个数。用C株免疫猪之后,用多种野毒猪株(包括1型的1.1和2型的2.1、2,2)进行攻毒实验,攻毒后所有猪全部存活,说明疫苗能够抵抗1型和2型的攻击。其中攻毒株与疫苗同源性最低的是81.7%。综合实验结果,王琴建议,临床上野毒和疫苗同源性高于81.7%,疫苗都是可以提供保护的。她表示,目前国内的猪瘟C株可以保护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野毒。所有,我们说的野毒株正从远离疫苗免疫原性方向变异这个说法是个谬论。

      王琴分享了另外一个实验结果,用三个不同免疫剂量的同种疫苗进行免疫,结果三个剂量间的差异不大,抗体水平几乎没有下降,仅进行一次免疫包含其中包含最低剂量的原代细胞苗。368天后进行攻毒实验,仍能提供保护。疫苗免疫效果与临床上的巨大差距,王琴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他进行实验的猪选择时选用的是圆环、蓝耳等8种病原全部阴性的猪。这个试验告诉我们,临床上,猪场进行重要猪病的背景调查,淘汰阳性猪,净化猪群,多种疫病协同防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真苗、真打、真管用,而不是单纯的加大免疫剂量,把问题归咎到疫苗质量问题。

      最后,王琴分享了美国用16年时间完成猪瘟根除经验,对我们国家的猪瘟根除和目前非瘟的防疫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

    《姜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防控新策略》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姜平教授

      近15年来,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种新病,但同时,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国家,生猪饲养量占全世界的54%,对于我们来说,畜禽防疫是发展畜牧业成败的关键。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姜平教授谈到目前中国疾病防控形势时谈到。因为生猪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与生猪相关的多种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包括兽药、饲料、食品、医疗、肥料、科教、贸易等。非瘟疫情对我们而言是全方面的考验,尤其是兽医服务体系,姜平认为。

      谈到猪蓝耳病如何防控?姜平为我们分享了蓝耳防控的几个要素:

      1. 综合防控,控制好三个流行基本环节。全进全出、分阶段饲养;种猪净化、引种时不能盲目混群;环境控制,定期消毒;

      2. 正确诊断、检测和监测,及时把握流行动态。

      3. 免疫防控,用好现在的疫苗,并研发安全稳定的新型疫苗,并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姜平通过试验发现,活疫苗+灭活疫苗能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

      4. 抗病毒药物。姜平为我们分享了他所研究的几种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相关进展。

    《Dr. NealBenjamin:批次化生产在控制疾病上的应用》

    美国迦太基兽医服务有限公司执业兽医师Dr. NealBenjamin

      与批次化生产相比,连续生产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小猪,但会获得更高比率的地方性流行疾病,Dr. NealBenjamin在谈到批次化生产在疾病控制中的应用中谈到。批次化生产实现全进全出,可以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不会在猪群中持续持续阴性的易感仔猪,从而使猪群保持更健康的状态。批次化生产对于疾病控制的优势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疾病感染后更快的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状态

      2. 最大化专业型人员的作用(这个是基于美国的猪场工作模式)

      Dr. NealBenjamin详细介绍了三周批、四周批和五周批的批次生产模式,也指出了批次化生产运用中存在的挑战:

      1. 批次生产要做到全进全出的模式,生产母猪需要通过激素来进行调节,超过7d不发情母猪激素处理无效后仍不发情的母猪需要进行淘汰

      2. 批次化生产,需要储备3%-5%的后备母猪,补充淘汰的母猪,而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3. 批次化生产很难找到替代母猪以寄样小猪。需要正确的使用仔猪救助站(救助站饲养最强壮的小猪,选择最好的母猪饲养最差的小猪)

      4. 批次生产时,分娩和配种时对工人需求加大,员工短时间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甚至出现连续24小时工作的情况。但因为有批次间的空余时间便于休假,猪场人员还是更喜欢批次化生产。

      Dr. NealBenjamin指出,从连续生产转到批次生产的过程中,会短时间影响到猪场的生产成绩,但这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所必须的。

      最后,他指出批次化生产优点很多,但也存在需要进行激素调节、更多的母猪淘汰、以及断奶日龄缩短、PSY降低等问题。哪一种生产方式给猪场带来的经济收益更高,是选择批次化生产还是连续生产的关键。

    《Dr.Tavis Keith Anderson:2010-2016年美国A型猪流感病毒的地域分布和进化多样性》

    美国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中心首席科学家Dr.Tavis Keith Anderson

      猪流感能产生猪部分致死,影响饲喂效率、加重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感染的可能,甚至对公众也会产生影响,是Dr.Tavis Keith Anderson会关注猪流感的原因。

      Dr.Tavis Keith Anderson 表示,通过40个实验室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已经建立了一个猪流感基因序列的数据库,数据的范围覆盖全美国。通过基因相似性分析,美国母猪主要流行H1N1、H1N2、H3N2三种主要流行毒株,根据毒株的区域分布,为选择特异性的疫苗毒株时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依据。这也是他们一直研究的方向,通过不断扩大更新数据库,加强农场和实验室之间的联系,为农场选择最合适的疫苗毒株提供参考。通过收录与以往毒株差异大的新毒株序列,提供新的疫苗的研发基础。

    《Dr.Nicholas Gabler:不同机制引起的剩余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变化的影响比例评》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营养学副教授Dr.Nicholas Gabler

      关于饲料利用率,我们常用饲料转化率、料肉比、日增重、胴体重等来进行评估。本次会议上,来自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营养学副教授 剩余采食量(PFI)。PEI通过动物预期采食量和实际采食量的差异来评估饲料的转化率。当动物日增重相同的情况下,采食量更高的是高剩余采食量动物,更低的是低剩余采食量动物。也就是说,低剩余采食量动物所需要饲料更少,饲料效率更高。消耗的差异。他表示,综合选择低饲料剩余量的动物,才真的有可能提升动物的饲料利用率。

      2018南农中美猪业高峰论坛暨第十届畜牧兽医学术年会历时3天,20位中外专家围绕非洲猪瘟、猪蓝耳病、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的防控和饲料营养、遗传育种等主题分享了精彩的内容,让大家对于国内外猪业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们养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策略。可以预见,本次会议的知识最终会开花结果,中国养猪业也会越来越强、涅槃重生。

      南农中美猪业高峰论坛,明年精彩仍将继续!!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