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一年两次的广东养猪产业盛会——第四十六届养猪产业博览会在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隆重开幕。除了众多知名企业产品的展示展销外,本届博览会的技术讲座也切合当下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粪污处理、低蛋白日粮技术、非洲猪瘟等,邀请行业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专家来分享交流。
2017年,国务院和农业部相继制定了有关文件,要求到2020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需达到75%以上,其中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2019年需达到100%。由此可见,进行全国范围的猪场粪污综合治理与整改为当下十分重要的工作。会上,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吴银宝教授分享了主题为《猪场粪污的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报告,就规模养殖场在粪污处理上的一些盲点难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环保是生命线,环保是竞争力” 吴银宝教授说。
吴银宝教授表示,养殖场进行粪污综合治理要遵循因地制宜、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地综合手段。
-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的特点,结合不同规模、不同畜种的粪污产生情况,推广经济适用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做到可持续运行。
- 源头减量是指通过微生态制剂、酶制剂、低氮低磷低矿物质饲料配方和减少饲料中兽药、铜、锌等添加剂来减少粪便中环境污染物成分的含量,以及改水冲粪为干清粪、实行雨污分离等方法实现从源头上控制养殖污水产生量。
- 过程控制是指根据土地承载能力确定养殖规模,建设必要的粪污处理设施。
- 末端利用是指粪污就近就地还田利用。关于猪场粪污综合治理模式目前主要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专业化能源利用、固体粪便肥料化利用、异位发酵床、粪便垫料回收、污水肥料化利用、污水达标排放等七种经济使用技术模式。
吴银宝教授还特别指出:对于生猪和奶牛等规模化养殖场,最佳采用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和固体粪便堆肥+污水肥料化利用等技术模式。
目前,最常见的沼气工程主要有CSTR(完全混合式沼气池)、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覆膜沼气池三种工艺模式。
其中,CSTR是一种将污泥、污水和沼气分别由消化器底部、上部和顶部排出的设备。CSTR工艺设备处理量大、浓度高、产沼气量多、便于管理和启动,并且运行费用低,但是CSTR同时存在容量大、投资多、后处理麻烦等相关问题。
UASB是一种废水从底部进入、通过反应区经气、固、液三相分离器后,进入沉淀区,沉淀后由出水槽排出;沼气由气室收集;污泥由沉淀区沉淀后自行返回反应区的设备。它的优点是效果稳定,去除率高,能耗低。缺点是对于三相分离器有很高的要求。
而覆膜沼气池结构简单,容积大、污水滞留期长、沼气产生量大、运行处理费低,适用于大型养殖场和“水泡粪”工艺养殖场。但也存在占地面积大、有一定安全隐患的相关问题。至于养殖场具体应该利用哪一种工艺设备进行粪污处理,吴银宝教授表示,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养殖场的规模与相关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副所长,世行项目专家马志光
在传统养殖模式下,我们面临着农业面源污染成为主要污染源、养殖适用地越来越少、养殖业产生的废气严重影响环境以及传统养殖业对大量劳动力的需要与企业成本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副所长,世行项目专家马志光先生进行了题目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工艺技术及配套设备》的专题报告,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解决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思路。
马志光副所长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源头减排、能源化处理、肥料化处理、种养结合四个方面进行处理。他还并详细介绍了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典型模式。养殖场应基于本厂的养殖情况与配套条件,提出粪污处理目标与要求,确定粪污处理措施,再通过以上内容选择适宜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模式,最后制定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案。马志光副所长表示,因为每一家养殖场的情况各有不同,所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编制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落实“一场一策”。
据介绍,目前适合养殖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要工艺和装备主要有立式发酵罐、仓贮式堆肥系统、槽式耗氧发酵、舍外降解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粪便养虫工艺、高床降解床等,其中槽式耗氧发酵、舍外降解床、粪便养虫工艺适用于出栏五百至三千头的小规模养殖户;槽式耗氧发酵、立式发酵罐、仓贮式堆肥适用于出栏五千至两万头的中规模养殖场;槽式耗氧发酵、高床降解床适用于出栏两万头以上的大规模养殖场。
最后,马志光副所长还介绍了发酵完成后获得的腐熟堆肥直接用于后期加工,制成肥料的末端利用模式。马志光说:“长期的实验结果和农业生产时间证明,有机肥和无机肥经过科学混配的复混肥料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改良最有利,即实现增产、保质,又能培育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农牧业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