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两地相互抄袭环保督察整改方案

  
  • xiaoz   新京报  
  • 2018-10-19 02:32:50
    【导读】今年1月15日,河北石家庄遭遇严重雾霾天气,该市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公交车免费乘坐。 图/视觉中国昨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河北和宁夏两省(区)反馈“回头看”以及专项督察意见指出,河北多地整改方案相互抄袭,结...

    今年1月15日,河北石家庄遭遇严重雾霾天气,该市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公交车免费乘坐。 图/视觉中国

    昨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河北和宁夏两省(区)反馈“回头看”以及专项督察意见指出,河北多地整改方案相互抄袭,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大气污染治理亟须攻坚克难。另外,宁夏经信委多次将行业增加值下降的原因归结为环保督察和大气治理,让环保“背锅”影响恶劣。

    督察要求,两地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国务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 反馈意见

    河北 通报中点名多个省级部门

    督察组指出,河北一些地方和部门推动整改态度不坚决。一些地方和部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够,对推动督察整改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保定市作为督察发现问题较多、整改任务较重的地市,2016年督察反馈以来,始终未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就督察整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其次,沧州、石家庄、承德等市或整改工作不全面,或整改措施不明确,整改责任没有压实;廊坊市固安、永清等县制订的整改方案照抄照搬、敷衍应付;唐山市高新区和芦台经济开发区整改方案除个别地名人名外,其余内容完全一致,明显相互抄袭。

    通报中,河北多个省级部门被点名。河北发展改革部门作为热电项目煤炭替代弄虚作假问题整改的主要责任部门,整改落实不力,项目审查不严,日常监管缺位。河北水利部门地下水超采治理不到位,2013年至2017年,河北省压减地下水28.65亿立方米,离目标39-42亿立方米还有较大差距。河北国土资源厅对地热资源违规开发问题整改重视不够、推动不力。

    大气污染问题,是此次河北专项督察的内容。督察发现,河北省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亟须久久为功,攻坚克难。

    其中,2017年河北全省万元GDP能耗0.87吨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7%。石家庄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进展迟缓,2017年底前石家庄市政府未完成65万吨焦炭产能压减任务。

    另外,煤炭管控力度仍显不足。2017年,河北省全社会煤炭消费量2.75亿吨,煤炭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比例达8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个百分点。运输结构污染治理工作滞后。河北全省2017年公路、铁路运输分别占货物运输总量的92.6%和7.4%,机动车污染对大气环境影响日益突出,境内重型柴油车保有量达57.2万辆,较2015年增幅达37.2%。

    宁夏 将环保视作经济增长负担

    记者发现,宁夏的反馈意见中,宁夏经信委被多次点名。

    通报指出,宁夏在处理发展与保护关系时只算小账,不算大账。自治区经信委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为工业增长的负担,2017年9月以来,在开展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时,多次将一些行业增加值下降的原因归结为环境保护督察和大气污染治理;2018年1月和5月,在未深入分析且相关数据明显错误的情况下,两次向自治区政府报告提出,若继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将严重影响全年工业增长目标,试图推脱责任,干扰决策。

    另外,督察组指出,腾格里沙漠违法排污问题引起中央高度重视,2016年督察又专门指出整改不到位问题,此次“回头看”仍发现整改不够彻底,蓝丰化工废气收集处理不到位,厂区周边异味十分突出,蒸发池底泥应急处置设施管理不规范;瑞泰科技废水多次超标排放,约6000吨氯化钠结晶盐(危险废物)长期堆存;利安隆(中卫)60余吨中间体低品质紫外线吸收剂长期存放于铁桶,腐蚀严重;园区污水处理厂每天仍有约1万吨尾水排入照壁山人工湿地。

    宁夏监测数据造假事件再次被通报。反馈意见指出,宁夏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待督察整改不重视、不严肃,审核销号罔顾事实、流于形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干扰大气环境监测站点正常监测工作,2016年12月13日为监测采样设备“戴口罩”;又于2017年12月制造“冰雕大楼”事件;还于同年12月11日至31日对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道路实施交通管制。

    水环境是宁夏的专项督察内容。通报指出,宁夏入黄排水沟整治还不到位。2017年13条重点入黄排水沟中,仍有10条水质为劣Ⅴ类,其中四二干沟等7条部分指标较2016年有所恶化。

    ■ 释疑

    环保督察为何首选河北?

    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多市上榜空气质量最差榜单

    2018年5月31日至6月30日,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对河北省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针对大气污染问题统筹安排专项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昨日,正式向河北反馈。

    2015年7月,《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发布,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同年12月,中央环保督察首次亮剑河北,河北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城市。

    为何河北成为首站?记者梳理发现,此前环境部每月公布的空气质量最差榜单中,河北城市上榜次数最多,榜单上10个城市河北经常占席超一半。其中,保定、邢台等城市屡次垫底。

    另外,环境部多次指出河北工业围城、一钢独大等问题。彼时,京津冀是全国空气污染重灾区,因此,河北成为了中央环保督察的第一站。

    不过,记者发现,昨日督察组反馈意见中,充分肯定了河北近3年来的成效。其中提到,2016年以来,河北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和督察整改工作分别达32次和22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683件。

    大气治理方面,2017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39.8%。2016至2017年,河北全省压减炼钢产能3622万吨、炼铁3513万吨、水泥547万吨、玻璃2689万重量箱。

    有业内人士指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环境的改善,河北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何陆续释放典型案例?

    逐步释放典型案例是精准督察的方式之一

    昨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反馈意见时,同步公布了4个典型案例,河北和宁夏各2个。

    记者发现,不同于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在结束时统一反馈和发布,在首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进驻期间,督察组会陆续释放典型案例,其中,不乏“令人震惊”“现场触目惊心”“变本加厉”“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等措辞,严厉程度前所未有。

    据悉,“回头看”反馈期间再发布一批典型案例,“发布案例也要讲究节奏。”一位环保专家指出,如果不停地公开案例,公众会认为只有问题而没有解决的办法,地方政府引起重视了吗?有没有推动整改?所以,案例需要逐步释放,典型案例是精准督察的方式之一,“回头看”不是看所有,而是看突出的、有问题的、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地方。

    “督察期间释放案例,当地官员就坐不住了,能更快推动问题解决;反馈的时候释放,其他地方官员坐不住了,会对比通报的问题自查自纠。”该专家说。

    新京报记者 邓琦 实习生 张金磊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