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环保世纪行 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古老物种重获新生

  
  • xiaoz   中国兰州网  
  • 2018-10-08 20:54:31
    【导读】中国兰州网10月8日消息 有一种动物被称为“游动的活化石”,因为能发出婴儿般的叫声,它们被形象地称之为“娃娃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日,陇原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陇南,记者亲眼见证了这种学名为大鲵的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据...

    中国兰州网10月8日消息 有一种动物被称为“游动的活化石”,因为能发出婴儿般的叫声,它们被形象地称之为“娃娃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日,陇原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陇南,记者亲眼见证了这种学名为大鲵的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

    据介绍,大鲵生存环境较为独特,一般生活在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较多的山间溪流和湖泊之中,并选择在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有时也在岸上活动,昼伏夜出。

    大鲵一度招来“杀身之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不法分子采用投毒、电击等方式疯狂滥捕大鲵,给大鲵种质资源造成严重损害,野生大鲵资源急剧减少。”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江俊虎痛惜地说,此前保护区野生大鲵在30万尾左右,到2009年成立保护区时却不足500尾,濒临灭绝。

    在大自然的生物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大鲵被大肆捕猎后,青蛙及其他水生物过量繁殖,而陆地上蛇和老鼠等盛行,农田庄稼遭到损坏,区域生态严重失衡。”江俊虎如是说。

    保护大鲵,恢复生态势在必行。我省先后建立了甘肃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希望通过栖息地保护和增殖放流的方式,改变野生大鲵种群一度减少的状况。

    一条人工开挖的“小溪”蜿蜒曲折。缘溪行,两岸水草丰茂,绿树成荫。源头处清冽冰凉的地下水源源不断顺流而下……这是记者在康县白杨乡金钗峪村看到的场景。江俊虎告诉记者,由于大鲵生活环境特殊,对水温及水质要求较高,要成功繁育大鲵,就必须提供与野外条件相似的生存环境。保护区探索出仿生态大鲵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在这种人工修建的仿生态养殖池里进行繁育,使大鲵的产卵率、孵化率和成活率达到90%以上。记者在指引下于“小溪”边一株绿植根部的石头缝里发现了一只大鲵幼苗。

    正如娃娃鱼这个名字一样,大鲵孩子气十足,经常打架。所以无论是野生环境还是养殖环境均会有娃娃鱼受伤。而为了更好地保护娃娃鱼,康县大鲵保护区建立了大鲵救助中心。“将日常巡护中发现的受伤娃娃鱼接到中心救治,并选择合适的时机放归野外。”江俊虎说,前段时间在洪水中受伤的20条野生娃娃鱼目前正在救助中心接受治疗,待身体恢复后即可放归野外。

    当天,记者参与了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苗种放流过程。看着这些幼小的生命从自己手里滑入清凉的河水中,重归野外,深深感悟到生命的可贵。它们从此将在这片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中自由生长。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碧口管护站站长张晓平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放归大鲵的成活率,被放流的必须是2年以上,体长超过20厘米,并且体格健壮,身体无畸形的鱼苗。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都开展大鲵苗种增殖放流活动,并聘请当地农户进行管护,防止人为对放流的大鲵苗种捕捞和伤害。通过多种方式的保护,野生大鲵种群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长。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鲵增加到4600多尾。而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大鲵由之前的几乎见不到增加至3万余尾。这一有着上亿年历史的古老物种在经历濒临灭绝的磨难后重获新生。(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徐爱龙 张富贵)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