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组不同胎次窝产健仔数情况
由表4可知,窝产健仔数与窝产活仔数表现的趋势相似,在第1胎各组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情况下,从2~4胎的成绩来看,高产仔数组极显著高于低产仔数组(P<0.01);2~5胎高产仔数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产仔数组;3~6胎中产仔数组与低产仔数组差异不显著(P>0.05)。
各组不同胎次分娩情况
从后面几胎的利用率来看,高产仔数组的利用率略高于中产仔数组和低产仔数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从各胎次淘汰的情况来看,除5胎外每胎淘汰率约10%~15%,但5胎淘汰率大幅提高,死淘率接近30%(表5)。分析发现,4胎分娩日期主要集中在2012年3、4月,5胎分娩日期主要集中在2013年8、9月,猪群处于高温期间,母猪死淘增加,也反映出该猪场现有环境条件或饲养管理方式尚存在不足,因此在生产中要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尽量为猪群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其繁殖性能。
讨论
(1)目前中国养殖业主要依靠生产经验,从外形特点上对后备母猪进行选留,但由于后备母猪自身的生产性能与繁殖性能还没有充分表现,易造成优质母猪的错误淘汰。郑先瑞等(2013)研究发现,台系大白第2、3、5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第2胎韵繁殖性能可以作为台系大白后备母猪选留的重要依据。从本研究各胎次繁殖情况的结果来看,高产仔数组后面几胎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窝产健仔数都高于低产仔数组和中产仔数组,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中产仔数组与低产仔数组间虽然不同胎次有一定的差异,但部分胎次还是表现出了规律性,这表明在受繁殖力遗传性状影响的同时,可能也与其他影响因素有关。因为产仔数本身是一个复合性状,遗传力低,一般只有0.1左右,其计值的变动范围为0.05~0.3,易受品种、季节、饲养管理等影响因素的干扰。本研究表明,母猪第1胎繁殖表现与以后各胎有显著相关性。
(2)从各组不同胎次的利用情况来看,高产仔数组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可能一方面与猪群繁殖遗传性状好有关,另一方面与猪群身体状况、生殖系统发育状况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原标题:母猪第1胎与后面几胎繁殖成绩的关系
- 共2页: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