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中经常出现羊类疾病, 且是大规模传染病,影响了养羊业的正常生产,因此需要养殖人员有正确的预防疾病的方法。羊病有很多种类,从当前的疾病来看主要有羊痘、肾源性尿闭症、腹泻以及高烧和痢疾等病。本文从几种常见羊病的病发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错误的使用药物方式,提出正确的防治方法。
1病毒灵治疗羊痘
羊痘是一种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疾病,属于热性、急性及接触性传染病。其危害也比较大,若小羊羔患病便会直接影响其的正常生长。其原因主要是羊痘病毒(脱氧核糖酸病毒),此种病毒在其繁殖的各个阶段都有较大的传染性,所以对羔羊的致死率较高。通常我们使用“病毒灵”治疗羊痘,但是这种方法还是有缺陷的。因为对羊痘病毒没有抵抗力,药品治疗效果较弱,致使治疗效果还是不够理想。对此养殖户可以采用“血清根”治此病,使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此外,清扫、消毒病羊生活的环境,包括喂养池和圈舍等地。同时定期为健康羊预防接种,避免羊羔受到传染。若发现疫情需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及时做好隔离措施,单独圈养患病羊羔,彻底消毒病羊饲料用具等。
2利尿剂治疗非肾源性尿闭症
肾源性和非肾源性是羊尿闭的两种类型。因为食物中毒、感冒和肾机能障碍以及营养不良等原因,使羊身体的抵抗力变差,从而导致羊的肾源尿闭症病发。而非肾源性尿闭症是因为羊的膀胱裂开和刺激性物质流经而使排尿过多,从而刺激膀胱引起痉挛。一般利尿药物的原则是促进羊的肾脏功能,让羊的尿量增多, 从而对肾小球和集合管的各个部分功能产生影响,最后增强钠盐和水的排出,起到治疗羊水肿的功效。而养殖户可以使用利尿剂治疗此类尿闭症状,让其不再作用于发病的器官上而是肾脏上,从而避免发生选择错误药物的情况。
3抗生素治疗羔羊腹泻
因为小羊羔刚出生,其身体各个机能还不健全,比如消化器官的消化功能不完全,胃液的酸度不高,同时酶的活性弱小,使其消化功能不强、杀菌功能较弱,导致母乳和饲料食用后不能正常消化,使有害生物有生长的机会,最终导致肠道蠕动和吸收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腹泻。同时,羔羊饮用不干净的水或舔食动物脏器和吸吮质量不好的母乳均会引起腹泻。如果只用抗生素治疗此类疾病,只能消灭细菌调节不了羊羔消化道的环境,比如胃液的酸度和酶活性。因此治疗此病需要先补液,以提高酶的活性,再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羊羔腹泻症状。
4体温升高使用退烧药
多数养殖户在遇到小羊体温升高的状况,通常使用退烧药,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若羊羔出现的是中等性的发热,一般这种发热情况不会对机体产生太大影响,所以不必专门处理。同时,由于其自身的白细胞和吞噬细胞活性较强,可以形成抗体增强肝脏功能,对身体的有害微生物消灭有促进作用。但是如果这时使用退烧药可能对羊的肠胃有刺激作用, 引起呕吐和恶心,因此不能过早使用退烧药物。
5土霉素治疗羔羊痢疾
一般由B 型魏氏梭菌引发的羊痢疾是从机体的小肠发生溃疡及腹泻,这种疾病是刚刚出生的羔羊急性毒血类传染病。通常羔羊出生后一周内痢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致使羔羊的成活率比较低。而传统的服用土霉素治疗是不正确的,服用过程中有吸收不规律的情况,且不能将其完全吸收,主要通过小肠上端进行吸收。但因为初生羊羔的胃部和肠道内部有大量的金属离子, 例如铝、钙等元素会与土霉素发生反应,形成一种难以溶解的微生物且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进而会杀死给羊羔喂服的土霉素,造成胃部微生物异常生长和繁殖,使菌群失调,损坏羊羔消化功能。对此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羊羔痢疾这种疾病采用土霉素时应该使用注射的方式而不是口服。
综上所述,因为当前羊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增,使疾病也逐渐增多。为了提高临床的整体治疗效果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用药的选择,在羊羔服用药品后对其不同器官的作用是互不相同的,需要根据药物的不同合理使用,从而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