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非洲猪瘟以来,生猪市不断受到冲击,造成了巨大的供应缺口,同时导致猪价水涨船高。从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的9月份400个县生猪、能繁母猪存栏监测数据来看,9月份生猪存栏较上月同期减少3%,较去年同期减少41.1%;能繁母猪存栏较上个月同期较少2.8%,较去年同期减少38.9%。可见市场缺猪情况依然突显,猪价或将依然居高不下。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日全国主产区生猪出栏均价35.76元/公斤,较昨日价格上涨0.10元/公斤,较上周上涨2.92元/公斤。今日最高省份福建省外三元均价39.49元/公斤,最低省份青海省外三元均价13.00元/公斤。虽然猪价涨幅有所放缓,但根据市场的供应情况来看,猪价依然易涨难跌。
为了打破供求僵局,我国大幅开放猪肉进口,预计,2019年整年猪肉进口将达200万吨。同时,广东、四川、福建、浙江、湖南、江苏6个省纷纷给各市下达生猪出栏“硬任务”。两大因素能否对我国猪价上涨形成阻碍?
各国纷纷欲抢占中国猪肉市场,但进口量依然不达预期
今年6月,德国农业部部长亲自来华,希望我国进一步放宽对德国肉类产品的进口标准。英国也和我国签署了价值约20亿元人民币的肉类订单。今年上半年内,阿根廷25家猪肉企业率先获得了对华出口的资格,首批猪肉已于8月装船并运往中国,数量达300吨。7月,巴西近三分之一的猪肉都是被中国市场买走。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猪肉进口量已达到116.4万吨。而最近,刚刚通过中国海关的检疫程序的丹麦,向中国出口了价值2090万人民币的906头生猪。9-10月美国向中国出口猪肉达16.21万吨。然而,2019年猪肉缺口在1000万-1200万吨之间。这意味着,仅仅依赖进口还远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何况,以当前的数据来看,我国猪肉的时口量也未必能达到预期的200万吨,所以,进口猪肉对平衡国内猪价的作用有限。
全国6省定出生猪出栏任务,主要需看完成度
近日,广东、四川、福建、浙江、湖南、江苏6个省分别给各市规定了一定的生猪出栏任务。最早下达养猪任务的省份是广东省,要求2019年全省生猪出栏目标3400万头,2020年达到3300万头。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下达各市州最低生猪出栏任务,2019年湖南全省最低生猪出栏量为4500万头。此项任务将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及今明两年省政府督查考核。
四川省15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省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九条措施的通知》,要求全省19个市生猪出不得低于4009万头。
另外,福建省力争今年年底生猪出栏数量达到1440万头,2021年出栏数量达到1620万头;浙江要求2019至2021年浙江全省生猪出栏量分别为920万头、1200万头、1400万头;江苏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生猪出栏量达到877万头。除6省之外的其他省市自治区也有少许指标规定。
猪肉进口空间非常有限,猪肉供给主要还是靠国内市场,但在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养殖户生猪复养存在一定难度,在非洲猪瘟疫苗短期内无法上市的背景下,这些硬性指标是否能够完成,还需看疫情发展情况、政府补贴力度及猪场管理制度。
由此看来,猪肉进口不是缓解供应压力的有效方法,而“生猪出栏任务”看上去更像是在方寸大乱的情况下做出的“勇敢者”决定,但在疫情仍未退去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谋略,如果在控瘟条件及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大量投产,容易对养殖场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猪肉进口”和“养猪任务”两大因素是否能对猪价上涨起到一定阻碍作用,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消费者也不是非吃猪肉不可,猪价大涨导致肉价也随之上涨,消费需求必然会受到一定抑制,随着猪价越涨越高,上涨空间也会越来越小,目前涨势已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