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已将动物种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把种业科技创新及国际化作为本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专门的战略,培养和引进种业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国外的主要跨国种业集团也高度重视种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发展进程中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抢占并保持种业科技的前沿地位。
种猪育种产业是战略性产业,所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2006年开始起草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经过多方努力,于2009年8月4日式颁布《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明确了猪联合育种工作为今后10多年我国猪育种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专家: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核心产业应正视与国外差距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已将动物种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把种业科技创新及国际化作为本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专门的战略,培养和引进种业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国外的主要跨国种业集团也高度重视种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发展进程中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抢占并保持种业科技的前沿地位。
种猪育种产业是战略性产业,所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2006年开始起草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经过多方努力,于2009年8月4日式颁布《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明确了猪联合育种工作为今后10多年我国猪育种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在当前国外种猪育种产业强势挤压下,中国种猪育种场如何摆脱对国外种猪品牌的依赖?种猪育种作为国家战略产业该如何才能异军突起抢占市场高地?面对已经存在的差异,中国应该如火如荼应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爱国博士在全国2012年全国猪联合育种年会上演讲时指出,要积极面对已经存在的差距,要认真对待,找出值得学习的产业发展模式,取彼之长、补己所短。
现阶段发展状态
目前我国发展种猪育种产业的意念坚定,但与国外相比差距依然明显,多数优秀种猪依赖进口,自主育种体系处于起步阶段,育种的各个环节关联性不强,育种的基础工作很难有效的开展。部分核心育种场不能按照要求对种猪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评,甚至连最基本的母系单品种母猪达到600头的测定要求都打不到,多数育种场不是为了选育而进行测定,育种态度不积极。育种工作在短期内并没有任何经济效益且育种需要重金的和技术的支持,需要育种场踏实的做好基础工作,但与之相反,从国外引进原种并在国内繁育销售种猪,利润明显,且操作简单,故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多数育种场很难改变现有观念,育种工作的推广还任重而道远。育种工作虽然初期效果不明显,但是育种经验可以积累,而且种猪育种是一项长久收益的基础性产业。所以即便困难重重,国家依然将种猪育种产业纳入了发展规划。
国外发展状况
国际上动物种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产业,仅欧美动物种业市场规模接近600亿美元/年,利润达到70多亿美元。动物育种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但也存在较高的风险。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种猪产业通过研发新技术、成立新公司,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高技术研发的资金需求,国际上的育种公司不断地重组整合,公司数量逐年减少,世界种业逐渐走向高度集中化和全球化,孕育出一批以种业为主营业务、规模巨大的国际动物种业集团或跨国联合体公司,其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取代了国家育种体系。以海波尔(Hypor)为例
种业公司通过不断地兼并重组,使种业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大型跨国公司,在自主育种科技水平的高低为立足基础的市场要求下,存活下来的种业公司为保持自身技术优势,不断将高额资本长期注入前沿技术研发。近10年来,由于育种技术的发展,育种科技创新成本大幅提高,使得资本成为企业重组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科技水平的创新和满足市场需求的种猪选育,是企业走向大重组的源动力。
跨国集团高度重视对市场的引导,注重对动物源食品消费的文化建设,主动影响和引导消费市场,同时也注重将消费市场进行细分,根据大多数消费者定位种猪生产者,创造迅速一致、可持续的遗传进展,以满足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需要,向终端市场推出不同育种方向的种猪,真正发挥种业在猪肉链中的上游作用。
种猪进口国家与品种
30多年来,我国从国外进口种猪规模持续扩大,2000~2007年,年平均进口量在2100多头;2008年进口种猪突破1.2万头;2009年,受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国家质监总局和农业部发布公告,暂停进口疫区的猪及其产品,此次事件主要涉及到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其中5-6月份为零,但全年种猪进口仍然达到2833头;2010年进口种猪4053头;2011年进口种猪数量再度破万,达到10784头。引种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丹麦、法国、英国等;引种的国际育种公司有PIC、Hypor、Topigs等;主要品种是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其次是皮特兰猪和巴克夏猪。选择的种猪通常来自存栏核心母猪(GGP),但种猪隔离检疫的时间长达三个月,在挑选种猪时,种猪周龄一般在8-14周,体重15-40kg,而启运时,种猪周龄为15-21周,体重约为45-90kg;平均周龄不超过18周,平均体重65kg,被选种猪体型偏小,没有本身性能测定数据,选择的准确性很难把握。
来源:《饲料科技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