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国内猪饲料价格振荡走高。在此背景下,辽宁省辽阳市一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及9位生猪养殖大户近日通过生猪饲料价格保险项目获得赔付8.79万元。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这是大商所2019年“农民收入保障计划”首批猪饲料成本指数“保险+期货”备案的项目之一。
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引导期货市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商所自去年开始开展基于期货市场的“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从“保险+期货”到“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在地理覆盖范围上,从分散试点到集中连片;模式上,收入保险、价格保险、场外期权以及基差收购等多种模式并举。
今年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更是着重县域覆盖试点的推广,进一步扩大单个试点在一个县级区域的覆盖范围;首次纳入养殖类项目,玉米、豆粕、鸡蛋以及大商所猪饲料成本指数都被纳入其中。
截至9月中旬,国泰君安期货、建信期货、光大期货、国元期货、大有期货等45家期货公司已经完成66个试点备案,其中21个项目支持生猪养殖产业,多个项目在近两个月集中出单,部分项目已经完成首批赔付。
我国是重要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近两年猪肉和饲料价格波动较大,生猪产业稳产保供的压力较大。据产业人士介绍,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70%左右,饲料成本的控制能力决定着养殖户和企业的盈利空间。在猪饲料的组成中,最重要的能量和蛋白来源是玉米和豆粕,占到原料成本的80%。因此,饲料价格容易受到玉米、豆粕价格变化的影响。
“生猪养殖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我们是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被动接受者。”上述产业人士告诉记者,生猪养殖企业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或加大采购量,维持高库存,或减少采购量,维持低库存,这种“追涨杀跌”行为很难有效解决饲料价格波动给养殖主体带来的经营风险。去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
在非洲猪瘟疫情和饲料价格波动的“夹击”下,养殖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加剧。因此,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期货市场,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阳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晨牧业)为例,这两家企业已经在积极参与今年的“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项目。
现阶段推出的养殖类试点项目,可以很好地引导养殖产业主体运用衍生品工具规避市场风险。建信期货西北分公司总经理丁楠表示,经过交易所、期货公司、保险公司近几年的“深耕”,东北等地区种植户对于“保险+期货”和场外期权逐步熟悉,也有了更多金融机构加入。相比之下,养殖产业利用衍生品工具,还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市场培育。
据丁楠介绍,今年阳晨牧业参保,项目为阳晨牧业4个月饲料用量提供价格保险,预计项目总保费为75万元,保险金额达1800万元,涉及阳晨牧业56000头生猪养殖。试点项目在大商所和安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多方助力和资金支持,其中建设银行资产管理部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扶贫专项理财产品,按产品约定,捐赠部分产品收益;建信期货、安康市汉滨区农业局、安康人保汉滨支公司也提供专项费用支持。
据了解,2018年11月,大商所猪饲料成本指数指数正式对外发布,为养殖企业提供了一个原料价格标的,也为国内生猪饲料价格相关保险产品的开发打下了基础。今年的试点项目中,光大期货与中华财险辽宁分公司合作、大地期货与中国太平洋财险合作的猪饲料成本指数保险,都是基于大商所猪饲料成本指数设计的场外期权产品。
光大期货研究所副所长徐迈里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大商所猪饲料成本指数“保险+期货”项目的实施,为规避养殖成本上升风险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保住养殖产业的“钱袋子”,提高养殖企业积极性,稳定生猪生产。这也为未来生猪期货上市后探索生猪收益保险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位参保的养殖户感慨道:“养猪这么多年,从没想到能够不用再管饲料价格,只要安心养好猪就行。”也有部分对期货市场比较了解的企业,早就对养殖类试点项目翘首以待,刚听说项目推出,就主动联系期货公司。从被动推介到积极加入,这就是“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带来的真切变化。
人保财险河南分公司相关业务人员表示,金融服务机构其实可以从重大疫病、饲料成本、生猪价格等多方面,为生猪养殖户提供保障,解决生产的后顾之忧。近几年,期货公司与保险行业合作,基于衍生品推出的“保险+期货”、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产品,很大程度上为养殖企业对冲上下游价格风险提供了有效工具,并结合银行、担保等机构丰富了生猪养殖的保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