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及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技术
(一)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又叫褐斑病或斑点病,黑龙江省各地均有分布,近两年发生较重。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大豆茎、豆荚和种子。带病种子导致幼苗发病,其症状是叶片上产生半圆形深褐色病斑,稍凹陷,气候干旱时病斑停止扩散。在低温多雨条件下,病斑发展很快,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受害,先产生红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部分灰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色。豆英受害产生圆形褐色病斑。种子受害在豆粒上产生褐色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
病菌以菌丝体在种子和病残体中越冬。大豆苗期低温多雨发病严重,常造成大量缺苗;大豆重茬使田间菌源增多发病严重;过分密植、田间杂草多、造成植株郁闭,通风透光差或将大豆种在低洼易涝土壤水分饱和的地块上灰斑病发生严重。在大豆花荚期降雨多、湿度大有利于灰斑病发生。大豆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品种成熟期与发病早晚及轻重也有一定关系。防治方法:
1、选用和利用抗(时)病品种
2、加强农业防治措施;病菌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因此,应采取避免重迎茬、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耕等措施,以减少越冬病菌。还应根据品种特性适当密植、加强田间管理以控制杂草、降低田间湿度等。
3、药剂防治:根据病情发展和气象预报,制定喷药计划。每公顷用 40%多菌灵悬浮剂 1.5 升或 80%多菌灵0.75 千克或 500 克/升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1.5 升对水喷雾。喷施以上药剂时每公顷加 0.136%碧护 30 克或0.01%芸天力或 0.01%上宏 150 毫升,可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同时每喷雾器配好的药液(15 千克)加高效助剂杰效利一袋(5 毫升),扩大药剂与病菌的接触面,提高防病效果节省用药量。
(二)大豆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在大豆苗期到成株期均有发生,尤其开花结荚后危害较重。幼苗期发病先在幼苗茎基部发病,以后向上扩展蔓延,病部呈深绿色湿腐状,上有白色菌丝体,病势加剧幼苗倒伏、死亡。成株期一般在茎部或茎基部产生暗褐色不定形或条状病斑,扩大后可绕茎一周成一段段病斑,后呈苍白色以至枯死,可造成茎杆折断,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白色絮状菌丝体,其中杂有大小不等鼠状菌核。病茎内部中髓变空,菌丝充满其中,并有菌核散生。后期遇干燥条件茎部皮层纵裂,维管束外露呈乱麻状。病重时植株枯死,病轻时部分分枝和豆荚提早枯死而减产。病叶呈湿腐状,也可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菌核。叶柄、分枝发病表现为病部苍白,后期表皮破裂呈乱麻状,其上生有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豆荚病部变褐,后呈苍白色,结小粒或不结粒,大多荚内种子腐败或干缩。
大豆菌核病由核盘菌引起,属真菌病害,菌核在土壤中和植物病残体上越冬,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 2 年成为侵染源,种子中的菌核也可能引起侵染。
在病源菌充足的条件下,田间湿度成为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高湿利于菌核病的发生,干旱少雨则发病轻。此外地势低洼、长期积水发病重,岗地、排水通畅地块发病轻。大豆种植过密也利于菌核病发生。
防治方法:
1、避免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杂豆、麻类进行轮作和邻作,应与禾本科作物如麦类、谷子、玉米等采取 3年以上轮作,以回避菌源。
2、选用无病种子。
3、发病田应在收割后进行深翻,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并将病残体清出田外,减少菌源。
4、大豆发病后应及时进行中耕培土,能促进生根,同时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减轻病情。
5、化学防治:防治菌核病可选用以下药剂。
(1)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每公顷顷 1.05 千克,对水喷雾。
(2)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1.5 千克,对水喷雾
(3)50%异菌(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0.75-1.5 千克,对水喷雾。
(4)500 克 / 升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每公顷 1.5 升或 40%多菌灵悬浮剂每公顷 1.5 升或 80%多菌灵每公顷 0.75千克对水喷雾。一般于发病初期喷一次,7-10 天后再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