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正所谓种植占三成管理占七成,可见管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接着说大豆的管理。大豆有其不同的成长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管理要求,找好时期认真管理,为大豆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保证大豆优产的关键。
一、苗间管理
查苗补全缺苗是确保大豆苗的完全的积极措施。查苗在大豆出苗后立即进行。如因整地不好、播种质量差或因种子质量不佳而造成的缺苗断垄,应抢时补种,若土壤墒情不足可灌水补种。缺苗不严重,可以移栽补全缺苗,移栽宜在下午进行,力争不伤根,栽后灌透水,成活率可达百分之百。播种后被雨拍时,一般不必翻种,待地皮发白时用钉齿耙与播种行成垂直方向粑地,划破地皮,可以保证一定苗数。
间苗是保证苗匀、苗齐、苗壮,实现适宜密度的有效措施。间苗,幼苗粗壮,不间苗,幼苗瘦弱。间苗比不间苗般增产10%左右。间苗在查苗补全缺苗后立即进行,可掌握四去四留原则,即去掉小种留下大种,去掉弱种留下强种,去掉杂质种留下提纯种,去掉病种留下壮种。按照计划密度留足苗数,达到幼苗稀密均匀、长势一致。1980年山东菏泽县李村乡集中五天突击间苗,间苗面积达85%,长势良好,增产一成左右。
二、 中期耕种要除杂
老人常说豆苗锄得越勤豆粒长得越圆,中期耕种要除杂是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中期耕作不仅除掉了杂草,而且还对土壤的疏松起到作用,能够调节水分,浅中期耕作保持耕作层内水分,深中期耕作使耕作层内水分迅速蒸发,同时还调节了土壤中的肥、气、热等因素,改善了大豆根部体系生长的环境条件,促进了大豆的生育。在间苗后进行,一般中期耕作2~3遍,采用先深后浅,或者先浅后深再浅的顺序,但必须根据土壤情况,如土壤水分、松硬程度及大豆生育情况等灵活掌握。
苗期土壤中水分过多,为了防止芽涝,促进根部体系下扎,可以在距离幼苗较远的行间(以不伤根为原则)深中期耕作散水;土壤中水分不足,可以浅中期耕作保水。没整地就播种的地块必须深中期耕作松土。若植株生长过旺,群体过大,可深中期耕作伤些根,以控制植株生长。培土可结合最后一次中期耕作进行,培土时间一般在分枝后,掌握既不使土壤压苗,也不伤根的原则。大豆生育中后期还应拔大草1~2次,以消灭杂草对大豆的危害。
三、 防治病虫害
大豆的病害极为普遍,夏季豆的害虫种类也很多,防治病虫害对保证丰产、稳产十分重要。防治方法详见第六章。选种及对优良的种子进行繁殖培育优种应当包括优良的品种和优良的种子两方面。优种必须通过对优良的种子进行繁殖培育保持种性,使其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种地选好种,等于多二垄"。选用优种是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选种时除首先考虑丰产性能和抗病能力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适应当地耕作制度:如一年二作地区,夏季豆成熟早,不影响种麦;春季豆地区,大豆成熟期不至于过早而不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等。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既可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又使大豆要求水分多的花荚期正处于雨季,还可避开后期低温对大豆生育的影响等。适应当地土壤肥力条件:如大粒种一般要求肥水条件较高,中小粒种一般适应范围较广等。选用品种不可过多,一般以2~3个为宜,注意不同成熟期,不同适宜条件相互搭配。在加速优种推广的同时还必须做好优种的选纯、复壮工作,以保持优种的优优种性。
四、 对优良的种子进行繁殖培育
各地凡选育了优种,建立了优种基地,在生产上均起到很大作用。但也有些单位优种混杂现象严重,退化比较普遍,影响产量稳步上升。为了扩大优种面积、迅速提高种性,宜采取如下措施。建立株行圃。优种地内选单株,将选出的单株按照株行进行繁殖。的种子再供给件好的带头户作二级繁殖,二级繁殖的种子供留种地应用。
繁殖种子必须加强管理,提高优种质量,保证种子纯度。留种田的规模可按大田种植面积的6%安排。留种田内及时拔除混杂、生育不良,有病虫的植株,单收、单打、单存置。切勿在头年种过大豆的地块上建立留种田,留种田必须施肥,最好注意肥料之间的配合,加强田间管理,生产优质优种。留种一定要适时收获,收获前做好防雨措施,暴晒后脱粒,种子含水量达13%以下时存置在干燥、通风的仓内。
五、 收获
收获存置是大豆生产最后的一个环节。大豆成熟后整体呈黄褐色,叶片几乎掉落完全,种粒呈现出特有的光泽,并与荚壁脱离,用手摇动哗哗作响。此时收获高产而质优。过早收获,干物质积累受到影响,造成减产,同时也难于脱粒;过晚收获,落粒,丰产不丰收。及时收割、精收细打,确保丰产丰收。搞好贮存,确保大豆质量。
想要有收获就必须付出辛苦,大豆的耕种与管理,人生亦是如此。关于大豆管理的内容就到这里啦,想要了解更多农业小知识吗?记得关注收藏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