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晨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近期,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发生森林火灾,在过去的一周,这场大火成了各大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的热门话题。
然而,在火势维持了20多天仍未扑灭,且遭遇各方关注的时候,竟然陆续有美媒提出“中美贸易摩擦,让中国对巴西大豆的需求激增,而这间接导致了亚马逊林火”。其实,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首先,巴西土地持续培育,且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而且平原耕地还有 9000万公顷没开发,根本就不存在放火烧森林以取得更多农地的理由。
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巴西在全球农业贸易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73年,为了更好地开发热带稀树草原、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巴西成立了农业研究院,针对种子基因的优选、开发和培育以及实验耕种、土壤改良等科学技术进行推广普及,这些热带稀树草原不仅成为了大豆的主产区,还形成了咖啡、甘蔗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基地。
这种农田一般都采用农作物轮作或套种技术,即一季农作物收获后马上播种另一季,不让土层裸露在外,具有不破坏土壤,蓄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投入提高产量的良好效果。为了提升加工能力并稳定产品质量,巴西政府还注重研发、细分市场,许多农场已经升级为全自动化。
其次,森林砍伐问题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前已经存在,与中国最近的大豆需求无关。
自2006年以来,大豆生产者和环境活动人士签订了一份名为《大豆禁令》的协议,禁止砍伐热带雨林来生产大豆。ABIOVE的数据显示,因种植大豆引发的森林砍伐率从2002年至2007年的每公顷种植面积的27%下降到过去四年的7%。ABIOVE主席纳萨尔说尽管森林砍伐问题仍然存在,但它远没有以前那么严重。受威胁最大的地区当属塞拉多,绝大部分的大豆种植都集中在该地区。塞拉多土地价格要比其他成熟的大豆产区(如巴西南部)便宜得多。种植区域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会给亚马逊地区带来破坏。
第三,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市场变化本身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短期看需求会增长,但中长期来看,存在一定风险。一旦市场有变,大豆可能会砸在生产者的手里。
巴西农业和畜牧业联合会(CNA)的情报顾问佩德罗·恩里克斯·佩雷拉注意到了市场对于扩大大豆产能的躁动情绪,但目前该联盟建议生产商们保持谨慎,投资需视中方的需求而定。佩雷拉预计种植面积增幅不会太大,约为4%。
巴西外贸协会(AEB)主席若泽·卡斯特罗(José Augusto de Castro)也有类似的分析。卡斯特罗表示,贸易摩擦是中国允许巴西出口约8000万吨大豆的原因之一。然而,这是不可持续的。
由此看来,亚马逊火灾与中美贸易摩擦并无因果联系,事实上,每年的这个时候,由于气候干燥,亚马逊雨林中都会发生大火。亚马逊地区的灾难,可能早在这场大火之前就开始了。
据路透社本月20号报道,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的火情总数高达72843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3%,同时也成为自2013年来的最高纪录。INPE还表示,自8月15日来,亚马逊雨林中就新发现9500多起火灾。巴西亚马逊州(Amazonas)8月9日就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阿克里州(Acre)16日起也处于环保警戒状态。美国NASA近期分析表明,亚马逊雨林火灾与过去15年相比整体处于平均水平。
无论此次火灾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为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希望大家能更加注重环保,希望亚马逊雨林能尽快恢复宁静。而在此次事件的报道中,各国媒体都应该遵循一个媒体人的基本良知和职业操守,尊重事实、客观报道,不能为了某些国内派系的政治利益而在重大国际事务、大是大非问题上无视基本的逻辑和事实,靠臆想、编造故事吸引眼球,以达到其狭隘的政治目的。(责任编辑: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