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创业故事,好未来的张邦鑫
昨天,我们介绍了好未来这家公司的发展模式和超越新东方的传奇,今天,我们来看看其幕后老板张邦鑫是如何白手起家,缔造传奇。
2010年,学而思(好未来前身)在纽交所上市,时年29岁的创始人张邦鑫成了彼时纽交所最年轻的敲钟人。
2018年,中国最成功80后创业者来自教育行业,当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张邦鑫财富涨到去年的3倍,以400亿身家超越了教育行业的老前辈新东方俞敏洪,成为中国的教育大王,也超越了我们全球富豪榜上财富210亿的英孚教育创始人BertilHult,成为全球‘教育大王’。”
其掌控的好未来在全国42个城市拥有学员230万名,另有1700多万线上学员。不夸张地说,好未来所到之处,一个娃从上幼儿园到高中毕业乃至出国留学,或多或少都要和它扯上点儿关系。
出身寒门的高材生
1980年,张邦鑫出生于江苏扬中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很穷,但好在父母很开明,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读书。
即便如此,张邦鑫的日子还是过得很艰难,常常因为学费晚交而被老师警告,别的同学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他就要用一个月。
好在张邦鑫非常上进,贫困的家庭反而给了他不屈的动力,他发誓要用读书来改变命运。
他本科考上了重点大学四川大学,硕士又考上了北大生命科学院,并且是硕博连读。
2001年,他怀揣着几百块钱就进京读书了,北京的生活水平比四川高多了,他也不好意思再找家里要钱,而且即便要了家里也给不出。
于是他立下决心:要靠自己赚钱读书!
经过各种尝试之后,他选择去做家教,毕竟北大学生,出去做家教还是很受欢迎的。
因此,北大读研的第一年,他就做了7份兼职,其中有三份是家教,两份是辅导班。
当时在兼职做家教的张邦鑫发现,学费最高的是高三课程,一次课2小时,收入70元。张邦鑫说:“我当时觉得70元很贵,得对得起这份收入,每次课我都多讲一些、讲好一些,让家长觉得钱花得不冤枉,这样我心里才比较坦然。”
考虑到收入会不错,在加上当时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也非常出名,张邦鑫就想:为什么我不向俞敏洪学习,开一个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
学而思成立
2003年,张邦鑫和几个同学一起,东拼西凑10万元合办了奥数网,同时线下开设学而思课外辅导班。
2003年8月28日,张邦鑫拉上同学一起办辅导班,东拼西凑10万元注册了一家公司。他们租了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花了350元买下一个不知道密码的铁皮密码柜、两张桌子、两把椅子以及坐下去就陷一个坑的沙发。“学而思”就此诞生。
80后创业故事,好未来的张邦鑫
虽说张邦鑫是北大出身,招牌非常响亮,但想要一炮而红,还是有点困难。
当时在清华北大附近,一条马路上挤着十几家培训机构,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下一个新东方。
没钱没资源,张邦鑫只能苦苦修炼内功,潜心打磨培训的方法,思考着如何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除此之外,他每天亲自跑各个学校门口发传单,在论坛刷灌水,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心血和努力。
当时的冬天,北京下很大的雪,张邦鑫担心一个人都不会来,这个冬天就这么过去了。
幸好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过来了,在张邦鑫的辅导下,他的成绩一个月内从60、70分达到了100分。
不少同学的家长都很好奇,纷纷询问这孩子怎么成绩上升得那么快,这家长也是很慷慨,介绍了张邦鑫和他的学而思。
就这样,张邦鑫的培训班一下子来了20多个学生,但张邦鑫却做了一件傻事。
一般老师遇到20位学生,可能就一起教算了,但张邦鑫却要把这20个学生分成两个班。
这样一来,每个班只有10个人,学生们能得到更好的上课体验,但张邦鑫的工作量却增加了一倍!
但这就是张邦鑫的目的,他觉得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吸引学生和家长。因此,哪怕自己工作量增加了,他也要努力把工作做好。
结果,在首批接受学而思培训的学生中,有95%的学员进入了重点中学。
就这样,学而思一战成名,团队规模从30多人扩张到100多人,报名学生源源不断,不少家长为了争夺报名名额,通宵排队,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到了2005年,成立才2年的学而思,营收就突破千万!
退学北大
张邦鑫用户为先的精神在学而思身上贯穿得很明显,而学而思本身也是行业内第一家做在线报名系统和网校的教育培训机构。
谈到上线的初衷,张邦鑫有点得意:“报名人太多了啊!”那时往往是开班头一天晚上,家长们就去排队,因为一个报名窗口早开了几分钟,还出现了斗殴事件招来了110。于是熬了几个夜,创业团队赶制出了网站,起名“奥数网”。这个名字也反映了一点,张邦鑫当时只想教数学,没别的想法。
“是这样,我那时觉得,做好这一点,足够了。”张邦鑫说,那是2006年暑假,30人团队经营着课程和奥数网,但迅速扩大的学员数很快让员工数过了百,随后又因前台总忙不过来而建立了呼叫中心。但一直到2007年,他们只做数学家教,从没有想过融资,更别提上市。
随着公司越做越大,张邦鑫感到越来越难同时兼顾工作与学习。2007年,张邦鑫正在读博士,导师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把公司关掉好好读书,要么退学。张邦鑫选择了后者。
80后创业故事,好未来的张邦鑫
也就是在这一年,一家刚融资两千万元的培训机构,一天内从学而思的队伍里挖走了5个老师。原本并没有想一定要把学而思做到上市的张邦鑫等人开始认识到:企业运营中不缺钱和融资是两回事。与投资人合作能够帮助和督促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而且也能让员工对企业有更大的信心。
半年后,资金并不紧张的学而思获得了它的首笔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2009年,张邦鑫再次拿下4000万美元的融资,并在2010年成功在美国上市。
这一年,张邦鑫才仅仅30岁,创业也才7年。
转型在线教育
上市也许只是起点,一位员工离职前跟张邦鑫聊天,边说边哭:他家亲戚暑假带孩子在学而思补课,回家后成绩提高了几十名。亲戚说,在大城市能够花钱接受培训,那农村的孩子怎么办?穷人的孩子就没有机会改变命运了么?张邦鑫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回答。
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才想明白:智能手机刚出的时候多贵啊,现在却人人都有。好东西都是先让有钱人使用,慢慢才会平民化。“中国有十三亿人,希望像三亿人那样生活得美好,需求是正当合理的。现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唯一能解决的是互联网。”
2012年,美国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型网络公开课)教学方式对中国教育行业产生极大影响,点燃了在线学习的火种。张邦鑫在公司内部提出转型命题,但高管们态度大都负面,甚至认为谈论互联网是“妄想”。
2013年国内在线教育呈井喷式增长,行业普遍将之定为互联网教育新元年。8月,经过长时间内部沟通后,学而思更名“好未来”,定位为“用科技与互联网来推动教育进步的公司”,正式吹响了转型在线教育的号角。
此次更名,张邦鑫意在“用行动告诉员工及公众,我们有决心去拥抱互联网和科技。”
实际上,作为老“网民”的张邦鑫一直“在线”,他思维活跃,喜欢做“让人兴奋的东西”。
“赢”的逻辑
从近几年财务数据看,好未来一直表现的比较“生猛”。2016财年好未来营收6.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2亿元,利润率为16.6%,K12(基础教育)业务占营收绝大比例。
回忆自己的小培训机构也能成功逆袭,张邦鑫表示主要是做对了3件小事:
一、开创了家长旁听制和允许退费制度!
那时候的教育行业模式比较单一,根本不会有什么试听制度,张邦鑫的学而思却开创了新制度:
家长可以旁听,如果第一节课听完不满意,可以全额退款。
之后如果不满意,在2/3课程结束之前,都是可以按照比例退费的。
正是由于这样的模式,家长对学而思就放心了许多。
二、对教师进行系统化培训
作为学而思的前辈新东方,出过不少名师,但这些名师在出名之后,往往就会跳出新东方的平台,自己创业,这对企业是很大打击。
于是,张邦鑫吸取了教训,更愿意招了211、985毕业的应届生自己培养。
所有教师,都是通过统一的模板、统一的教材,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这保证了教学质量,也部分解决了教师流动性的问题。
三、不怕竞争,敢于推荐竞争对手
2010年,学而思旗下的e度教育网上线,这是一个为0-18岁的孩子及家长提供一个信息交流与学习探讨的平台。
但在2012年之前,家长们是无法在这个平台上搜到夏令营和其他培训机构的信息的。
为此,张邦鑫说:
“一个看不见其他机构影子的社区是不成就客户的,一个不允许谈论别的机构的社区是不成就客户的,一个随便可以删除用户帖子的社区是不符合互联网精神的……一个用户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和e度规定,e度都应该对他开放。”
于是,e度教育网开始接纳其他竞争对手,大家也能在上面搜到其他培训机构的信息。
这样的操作,让不少老员工非常担心,要是用户都跑到别人那里了怎么办?
为此,张邦鑫很是自信:
“如果别人的教学质量真的比我们好,家长本就应当去,我们要做的是反思自己是否还不够努力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