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猪的管理技术要点导 读春季养猪
生产中,应该着重从养猪生产环境改善等方面加强
饲养管理,确保猪只健康,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潜力。
1重视猪舍温度与通风猪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对猪群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同阶段的猪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养猪生产中要尽量为各类猪群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例如,哺乳仔猪26~30℃,保育仔猪22~26℃,生长猪
育肥猪18~22℃,成年
种猪16~18℃。密闭式猪舍如果通风不良,就会造成CO
2、NH3、CO、H2S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刺激猪的呼吸道黏膜等,不仅影响其繁殖和生长发育,而且使猪体抵抗力下降,对疾病易感。初春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要注意解决好保温与通风的矛盾,控制好通风量,舍内风速不应超过
0.1~0.2m/s,并在通风前后及时做好增温工作,力求使通风期间的温度变幅小于5℃,并且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而对于产房,一定要做好产房的“大环境通风与小环境保温”工作。根据测量的温度和仔猪的行为来决定是否需要保温,根据舍内气味与湿度决定是否需要通风。2 控制猪舍湿度与饲养密度高湿环境可为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繁殖、感染、传播创造条件,使猪群
传染病和
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升高。高温高湿条件下,
猪瘟、
猪丹毒等最易发生流行,猪亦易患疥癣及
湿疹等
皮肤病。
低温高湿条件下,猪只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感冒、
支气管炎、肺炎等。不论猪只大小都要求干燥的环境,猪舍内适宜的湿度为
65%~75%。初春时节,因气温较低,养殖场(户)往往重视舍内保温而忽视通风,造成湿度过大。所以,要经常疏通圈舍内外的排水系统,及时清理粪尿及污水,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必要时可使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等辅助吸湿防潮,给猪群提供一个温暖干燥的环境。
饲养密度是指舍内猪群的密集程度,通常用每头猪占用的饲养面积来表示。饲养密度不但影响舍内的温度和湿度,而且影响舍内的灰尘、微生物、有害气体和噪声,此外,还对猪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各类猪群适宜的饲养密度:保育猪0.3~0.6m2/头,生长育肥猪0.8~1.2m2/头,空怀及妊娠母猪2.5~3.5m2/头,哺乳母猪4.0~5.0m2/头,后备猪1.0~1.5m2/头,种公猪6.0~8.0m2/头。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减缓初春温度较低对猪群造成的影响,促进猪的采食,减少疫病的传播,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潜力。
3 保证饮水充足,提高猪机体免疫机能
确保猪只的充足饮水水是“生命之源”,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够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营养素等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在体内的转运。寒冬过后的春季,养猪场户要注意检查水管、饮水器是否冻裂、阻塞、水的流量等是否达标,以确保猪只的充足饮水。
春季养猪的管理技术要点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