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痢疾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

   guoping   飞猪说    2019-03-17 08:08:00
【导读】猪痢疾是严重危害猪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又称血痢、黑痢、黏液出血性下痢等。病猪以大肠黏膜卡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为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也在我国...
猪痢疾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

猪痢疾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

猪痢疾是严重危害猪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又称血痢、黑痢、黏液出血性下痢等。病猪以大肠黏膜卡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为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也在我国许多省市存在。猪痢疾一旦侵入猪群,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育肥猪患病后生长速度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会给养猪业带来较大损失。笔者本文介绍猪痢疾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综合防治技术。

病的发生

病原:为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密螺旋体属。形态为两端尖锐,如双翼状。革兰氏染色阴性,苯胺染料或姬姆萨液着色良好,但组织切片以镀银染色更好,新鲜病料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活泼的螺旋体活动。本菌严格厌氧,对培养基要求较严格,常用酪蛋白胰酶消化大豆鲜血琼脂或酪蛋白胰酶大豆汤培养基进行培养,纯培养物也可用鲜血琼脂培养,可见明显的β型溶血,溶血区内一般不见菌落,偶尔可见云雾状表面生长或针尖大透明菌落。

病原对外界环境有较强抵抗力,在粪便内5℃环境下可存活2个月,25℃能存活7天,对消毒药敏感,普通消毒药如过氧乙酸、来苏尔和氢氧化钠均能将其杀死。

易感动物:不感染其它动物,只感染猪,各种品种和年龄的猪均易感染,但以2-3月龄猪发病多,哺乳仔猪发病较少。

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康复猪可带菌、排菌长达数月。易感猪与临床康复70天以内的猪在同一猪舍时,仍可感染发病。小鼠和犬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人员、动物及环境等媒介进行传播。

流行特点:季节性不明显,四季均有发生,流行缓慢,持续期长,流行初期多为急性经过,以后转变为亚急性和慢性病例。

猪痢疾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

猪痢疾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2天至3个月不等,平均为1-2周,常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腹泻,有体温升高和腹痛现象,病程长的还表现脱水、消瘦和共济失调。

最急性型多见于暴发初期。生猪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多数病例表现为食欲废绝,病猪肛门松弛,剧烈下痢,粪便开始时呈黄灰色软便,含黏液、血液或血块,气味腥臭。随后迅速转为水样腹泻,高度脱水,寒颤、抽搐、死亡。

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中期。体温升高为40-40.5℃,食欲减少,同时因腹痛表现为拱背,并迅速消瘦,贫血。病初排稀便继而粪便带有大量半透明的黏液而呈胶冻状,夹杂血液或血凝块及褐色脱落黏膜组织碎片。严重者病猪会出现死亡,如能存活一周左右会转为慢性。

亚急性和慢性型多见于流行的中、后期。猪的病情较轻,食欲正常或稍减退,下痢时轻时重,反复发生。粪带黏液和血液,病程长的进行性消瘦,生长严重受阻,病死率低。亚急性病程为2-3周,慢性为4周以上,少数康复猪经过一定时间还会复发。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最急性和急性病例表现为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病变肠壁肿胀,肠腔充满黏液和血液,呈红黑色或巧克力色。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大肠壁水肿减轻,而黏膜炎症逐渐加重,出现坏死性炎症。病的后期,病变区扩大,可能分布于整个大肠部分,肠黏膜表面见有点状坏死和伪膜,呈麸皮样。刮去伪膜可露出糜烂面,肠内容物混有坏死组织碎片,血液相对较少。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充血,腹水增量。小肠和小肠系膜及其它脏器无明显病变。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镜检

取病猪新鲜粪便(最好为带血丝的黏液)少许,或大肠黏膜直接涂片,以草酸胺结晶紫、姬姆萨氏或复红染色液染色3-5min,水洗阴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每个高倍(400倍)视野下能看到3个以上蛇形螺旋体,即可初步确诊。应注意健康猪粪中常存在少量非致病性密螺旋体,它一般只有1个弯曲,两端钝圆,长4-6um。直接镜检法对急性后期、慢性、隐性及用药后的病例检出率很低,需进行分离培养。分离培养时,病料10倍连续稀释,每一稀释度取0.05mI划线接种, 然后厌氧培养。此外,也可将结肠病料制成悬液给公兔腹腔注射,5-10天后穿刺睾丸,取病料涂片、染色后镜检,据此确诊。

血清学诊断

有凝集试验(试管法、玻片法、微量凝集、炭凝集)、免疫荧光试验、 间接溶血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其中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猪痢疾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

猪痢疾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

综合防控

1、禁止从疫区引进种猪,必须引进时应进行严格检疫,并至少隔离观察1个月。

2、在非疫区发现本病,应采取全群淘汰或淘汰阳性猪只的防制策略。经彻底清扫和消毒,并空圈2-3个月后再复养,要从无病猪场引进新猪。

3、对无病猪群应加强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保持栏圈干燥、洁净,并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如果发病猪数量多、流行面广而难以全群淘汰时,可对猪群采用药物治疗,并结合消毒、隔离、合理处理粪尿等措施,能有效降低猪群发病率。

4、疫苗免疫。经急性感染,不经药物治疗的康复猪,能抵抗本菌攻击,证实了猪痢疾密螺旋体的免疫性。但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疫苗,国外用自体菌苗可减轻临床症状和病原的排出,对于反复发病的猪场可考虑使用,会有一定效果。

5、药物防治。药物可控制猪群的发病率、减少死亡,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在猪群中难以根除。因此,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并配合药物防治才能有效控制或消灭该病。可用药物包括泰妙菌素、痢菌净、林可霉素、新菌素、强力霉素等。方案可用:妙立素(泰妙菌素)150克+痢菌净500克,拌料1吨,连喂5d。停药10-20天后,换用另一种敏感药物方案可用:威佳新500克+威普健1000克/拌料1吨,连用5天,并应在防治过程中及时评估效果,剔除不敏感药物,及时调整防治方案。另外,用药前,场内及周围要全面灭鼠,猪粪要彻底清除,注意环境消毒,搞好猪场卫生管理。

猪痢疾是一种老病,因为没有特异性疫苗,所以成为一种顽症。但养猪人只要严格按照上述方法操作,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本病对猪场生产成绩带来的负面冲击。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