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兽药行业的规范发展已在路上,那么兽药产品的单方化已是主流,对于这样的兽药产品,仍然有部分用户埋怨药厂,没有效果、效果差、副作用明显、影响采食与饮水等;在这么多的问题当中,药厂与养殖者反映最多的是药效的问题。
那么,笔者在这上半年接触的药厂与养殖一线所听、所见与所思,觉得大多临床兽医或养殖公司(场),习惯了复方药:一天一次,一次有效。现在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单方药,仍然是一天一次,却多数情况下表现——无效!
一、时间依据
通过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导致当前兽药使用无效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给药时间间隔有问题!
那么,给药间隔的依据是什么呢?
药物的给药间隔主要是依据药物的药效学结果来设计的。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和给药间隔有关的两个定义概念。
1、药物的半衰期(t1/2)。
它是指血浆药物浓度由最 大值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通常用 t1/2 表示。药物半衰期长表示药物在体内消除慢、滞留时间长。
因此注意药物半衰期,对于掌握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积蓄程度,特别是确定反复用药的给药间隔时间调整给药方案有很大价值。但依据药物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时间也存在局限性。
2、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fiotic effect,PAE)。
它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最 低抑菌浓度(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抗生素产生 PAE 的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可引起细菌非致死性损伤,或抗生素与细菌靶位持续性结合,导致细菌恢复再生长时间。因而不同抗菌作用原理的抗菌药物,其 PAE 产生的原理也不同。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问:既然同为抗菌素,为什么给药的时间间隔不一样呢?
这是因为抗生素在药代和药效方面分为两个类别: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和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这两种类型的抗生素在给药方案上差别巨大:
对于时间依赖型的抗菌素,其使用的有效性与给药时间间隔是有直接关系的。
二、影响因素
那么,影响给药间隔时间的其它因素都有哪些呢?
1、疾病因素:
t1/2是表示体内消除能力的一种指标,它的改变必将反映消除药物器官功能变化,当肾脏功能减退、肝功能病变时,如按常规给药显然不合理。总之,肝、肾、胃肠道和循环系统等疾病对药物在体内过程影响很大。
2、生理因素:
因为成年畜禽、幼龄畜禽及怀孕母畜的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周围环境的不同与变化,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与药效学也会各有差异。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临床治疗多采用>2种药物联合应用,期望获得协同作用,但往往在联合用药过程中一种药改变一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故也影响药物的 t1/2。
这些都说明临床实践中采取这种过于程式化的用药形式是不可取的。对于不同畜禽和特殊病例(如肝肾功能障碍等),除了注意用药间隔,还应该考虑给药剂量。
所以,无论是兽医还是药厂,指导合理用药的理念才是关键,而不仅仅依靠一种程式化的形式来规范行为。
此外,给药的疗程对兽药使用的药效来说,也很关键,不能随心所欲。
确定给药的时间间隔主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有些药物给药一次即可奏效,但大多数药物必须按规定的剂量和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治疗效果,称为疗程。
抗菌药物更要求有充足的疗程才能保证稳定的疗效,并避免产生耐药性,绝不可以一天只给药 1次!或者,刚给药,出现药效就立即停药。例如,拿氟苯尼考类制剂来说,口服用药一般要求一天给药2次, 3~5天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