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武术,一个学校,几十年来的艰辛付出,上下翻飞的飞叉,炉火纯青的技艺,从过世的父亲到七岁的孙子,年轻时的风光无限,年老时的无人问津,默默坚守只为代代传承。本期乡土,走进文安县,感受古老技艺的魅力。
文安县于西汉初年置县,地处京、津之间。古为燕赵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寓意得名。文安县目前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项。
1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中国传统拳术。八卦掌由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创于清末,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用,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享誉武林。2009年,国务院第二批公布八卦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苏桥花叉会创办于同治年间,花叉是古代兵器之一,也用来古代宫庭中的娱乐,仪仗工具。后汉三国时期,即有一些武士习练耍叉,列队表演叉技,后来渐渐传入民间,成为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杂技形式之一。清末民初苏桥镇靳文斌承上启下,将通背、太极、花叉三技融为一体,创办苏桥飞叉会,除在地面表演,还能只在方凳上用双腿表演,不但能表演单叉,还能表演双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2008年6月,苏桥花叉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继承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2006年,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左各庄杆会起源于明朝中叶,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杆会表演技法是从龙背上的动作演变而来,表演者首先从爬杆、亮相、拜佛开始,然后按照顺序,经典动作有蹬楼子、手摆旗、脚摆旗、驴打滚、金鸡独立、双打挺、仨卧鱼、最后7人表演七星高照顺利扳倒玉净瓶结束,全都是按照祖辈传承技法演变而来,流传至今。2008年,左各庄杆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 里东庄音乐老会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里东庄音乐老会曲目丰富,套曲完整,乐手技艺精湛,并有较严格的传承方式。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保存至今,具有原汁原味之特点,对研究中国汉族古乐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及学术价值。2008年,里东庄音乐老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