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以来,四大粮商ABCD(即美国的ADM、邦吉公司、嘉吉公司和法国的路易达孚集团,以下分别简称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开始向中国大豆市场进军。从2003年至今已控制中国的大豆全产业链,并向其他粮食领域扩展。他们低价大量兼并中国大豆企业,影响了现有的粮油价格体系和大豆农民的利益。2013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指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立中国大豆旗舰产业应对外资竞争。本文试图综合已有信息,以ABCD的大豆全产业链为主,分析其成长历程,介绍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最后结合目前中国产业链的发展状况,提出经验借鉴。
一、ABCD在中国铺设大豆全产业链的现状
全产业链是农业领域重要的经营模式,涉及面甚广。产业链有利于企业统筹控制各个环节,做到粮食运作紧密连接,减少粮食交易的中间环节,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实现规模效益。但产业链前期需要巨大的投入,需要企业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消费者则可以方便追溯食品来源,有利于确保食品安全和稳定供应。以大豆农作物产业链为例,它可以归纳简化为五个相互连接的板块(图1):生产、加工、储存、物流与销售。
深度好文:四大粮商如何布局大豆全产业链
上图显示,每个环节都是由特定功能的行为主体和相应的活动组成,有明显的关联性和清晰的分工。如果这几个环节能在统一的控制下有效协调运行,势必产生很强的组合效果,提高企业效益。一个国家相关的农业辅助部门,诸如金融、科研、能源等的协力工作非常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和资本投入对农业进步的作用很突出,贡献非常大。欧美发达国家在前期产业部门有充足的农业科研资金投入,农资装备非常先进,使农业增加值中的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另外各类金融和咨询机构对于市场信息的及时分析和掌握以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打开市场,为农业产业正式进入奠定了先行条件。健全而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也为产业链的建设铺平道路。ABCD具有良好的信誉和融资能力,在欧美完善健全的市场中可以获得巨量的资本的支持。
那么ABCD是如何进入并控制中国大豆市场的?
这源自2004年的一场大豆危机。2003年起美国农业部预测大豆产量下降,进而美国金融炒家进入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拉抬大豆价格导致大豆价格下跌。图2显示芝加哥大豆交易所从1999到2014年大豆价格的变化状况。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是世界著名的农产品(000061,股吧)交易会所,其价格波动反映了国际粮价的变化。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受到国际粮价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从1999年到2003年,在ABCD未进入中国市场时,国内大豆价格基本稳定在400-600美元间。但从2002年,也就是中国加入WTO初期,积极引进外资之时,大豆价格开始大幅上升,到2003年中达到一个小高峰,后半年价格突然跌落,经过一个低迷期后继续上升。
如图所示的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情况深刻地影响了国内大豆市场。很多中国大豆企业在2003年之后受大豆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高价囤积大豆以便获利,但随着大豆价格骤然大跌,中国的大豆压榨企业来不及抛售大量囤积的大豆,轻则全行业亏损,重则大批量的企业倒闭被收购,形成了中国大豆市场初步被大粮商控制的局面。垄断的后果就是大豆价格上升,这就是经过2003年到2006年的价格涨落后大豆价格会在2006年之后飙升的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世界粮食危机导致大豆价格又出现一个较大波动,价格最终稳定在目前的500美元左右。与03年类似,又有大量的中国大豆企业被收购。
虽然缺少充分证据证实ABCD是这场大豆价格大幅波动的幕后操作者,但与此相关的事实是,ABCD从2000年初开始进入中国,2002年全面投产中国大豆产业,2003年便出现了因为国际大豆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回落带来的国内大豆企业的危机。他们在此时收购了大量破产的大豆企业,为全面铺设全产业链奠定了基础。收购既可以直接利用大豆企业原先的厂房场地、加工设备、社会资源、经验技术,不必增加投资成本延长盈利周期,又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起产业链的生产,加工和储存环节,同时也消除了大量竞争者。他们继续沿用原先中国企业的品牌,既规避了粮食敏感领域备受中国政府和公众舆论质疑的风险,又便于民众接受,从而赢得国内的广阔市场,可谓一举数得。目前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64家被外资企业(不全是ABCD)控制,比例高达66%。这进一步加深中国大豆对于进口的依赖,受国际粮价的影响就会更大。这种局面非常有利于ABCD建立大豆全产业链,对其占领中国大豆市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ABCD对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控制特点
二、ABCD对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控制特点
(一)生产环节:全方位,多样化的技术锁定
在生产环节中,ABCD对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严格控制,为巩固对东道国农业的控制力并获取利润,他们经常通过专利权保护,技术转移内部化等技术锁定策略,抑制技术的溢出效应。他们在对中国进行种子贸易时,通常会建立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将技术转移锁定在公司内部,最大程度的抑制技术溢出效应。
中国属于农业技术实力与之接近但市场容量大的东道国,因而对中国技术锁定程度较大。这种锁定是全方位多样化的。嘉吉与所在地的农民签订订单合同,提供生产所需的农资和培训,负责最后收购,将农业风险最大的环节交给中国农民。这种技术与特定的种子相对应,农民一旦投产就容易被套牢。因为购置这样的设备需要大投资且只能加工特定品种的种子。例如ABCD部分地区提供给农民的转基因大豆种子只能种一年,第二年品种变异就必须换种,这样农民就必须持续与他们合作。
(二)加工环节:巨量的加工能力
ABCD的巨大的加工能力强烈地冲击国内的企业。例如嘉吉在江苏南通的一家大豆压榨工厂,日加工能力高达一万t。路易达孚General Lagos压榨厂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高效的油籽加工厂之一,日加工产能12000吨。在巴西,集团拥有的压榨产能也在8000吨以上,并配有超过1000吨的日精炼能力。益海嘉里集团是ADM在中国的重要属下集团,其大豆的日加工能力已经达到了5000万到6000万t,较之国内的大型粮食企业中粮的3700万t多出26%-38%。ABCD控股或参股的“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年处理油料的能力高达5138万t 。从2009年中国大豆加工的前三名,即CR3(图3)就可以看出,ABCD中的CR3就占了大豆行业的75%(21%+54%=75%):
这样强大的加工能力却挤压了中国大豆产业的正常发展。从图4看,中国大豆压榨量从1983年到2000年,压榨水平很低而且稳定。但从2002年ABCD全面投产中国起,大豆压榨量直线上升,与90年代比翻了将近7番。但这种增长伴随的是内资企业的压榨能力不断萎缩。到2007年,内资大豆的加工能力为4920万t,占全国的63.9%,比2002年下降26.4个百分点;实际压榨大豆1768万t,占全国的52%,比2000年下降26.4个百分点。同期外资加工能力从9%提高到48%。
这样强大的加工能力却挤压了中国大豆产业的正常发展。从图4看,中国大豆压榨量从1983年到2000年,压榨水平很低而且稳定。但从2002年ABCD全面投产中国起,大豆压榨量直线上升,与90年代比翻了将近7番。但这种增长伴随的是内资企业的压榨能力不断萎缩。到2007年,内资大豆的加工能力为4920万t,占全国的63.9%,比2002年下降26.4个百分点;实际压榨大豆1768万t,占全国的52%,比2000年下降26.4个百分点。同期外资加工能力从9%提高到48%。
(三)储存环节:强大的仓储和互利的经营
(三)储存环节:强大的仓储和互利的经营
ABCD的仓储能力非常强大,有分布广泛又发达的仓储物流系统。巨量粮食的收储能力构成其雄厚实力的基础。例如ADM从榨油进入粮食产业,通过吸收合并中小谷物企业与食品加工公司形成规模,在美国就拥有包括6 大出口基地在内全美最大的谷物仓库群与物流网络。嘉吉粮食仓库与粮食信息、营销网络则遍布世界各地,拥有16 个出口中转的大型现代化粮库,在美国中西部有150 家粮食仓储中心,收购的粮食约占美国粮食总产量的12%,出口量占美国粮食出口总量的30%。
ABCD善于根据具体情况与中国地方政府建立互利共赢的模式,巩固他们在中国的地位,也确保盈利机制可持续运行。从2004年起,中国在地方逐步推行市场化粮食购买与销售政策,导致基层粮库自负盈亏,不能从国家获得财政补贴。部分粮库从过去的政府管制骤然进入市场的不适应,出现了经营艰难和赤字走高的问题。国家确定2014年每斤水稻最低收购价1.32元,而市场销售价才1.02元,不算其他成本,仅进出价格差每斤就要亏损近0.3元。益海集团(丰益和ADM 在中国投资的粮油集团)积极与地方粮库合作,使之成为获取粮源的工具或被收购,因为这既能解决目前困境又能获得政绩。虽然地方粮库的粮食受制于行政命令控制,不得自由参与市场资本的运作。但在河北、山东等省,益海和很多地方粮库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种种办法规避政策限制,最终挤垮和并购一些中小企业。一旦他们控制了某个市场便会控制价格,把这些差额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四)物流环节:注重水运和与其他物流体系合作
国外的经验表明,船舶和火车适合长距离的大宗粮食运输,特别是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成本最低等优点;而汽车卡车则适合进行短距离少量粮食的运输。。但水运占大部分的物流运输,除了天然的地理条件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成熟完备的市场运作体系。ABCD特别重视水运,如嘉吉沿河的众多仓储设施当中,在39个重点粮食港口终端库级别530万t的仓库中,嘉吉占41%,ADM和安德森公司各占9%。嘉吉尽可能采用水路运输的方式,实现了粮食物流的低成本运作。而ADM为了满足加工贸易需要,先收购了拥有30艘货船的运输船队,后又收购远洋船舶,试图以最低廉高效的方式将粮食送到世界各港口。路易达孚在桑托斯港口,建立交运终端,年仓储能力达到38000立方米。
另外,嘉吉公司采取加入已有的物流公司加强运营能力。2002年,嘉吉公司加入Nistevo的物流网络,扩大了自身的物流能力与水平,因为该物流网络拥有基于互联网的运输执行力。嘉吉本身已经具有了很强大的物流能力,通过横向的合作可以进一步减少自身成本。嘉吉在各种宣传资料当中经常提到“合作创造成功”。其在北美地区的甜味剂事业单位计划通过合作削减其自身的物流成本,与相关企业开展长期的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
(五)全球销售贸易
ABCD通过实质上的公司内部交易实现对全球粮食贸易的控制。从表面上看,是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几个国家掌握了大豆的出口端,中国和欧洲两大经济体掌握了进口端。事实上,所谓的出口端和进口端的贸易活动并不是些国家,而是跨国粮商。这些跨国粮商掌握了出口国的出口与进口国的进口,大量的粮食贸易只是由跨国粮食企业内部决定,一定程度上成为各个分公司之间的营业活动。以大豆为例,对出口国,在2001年,美国大豆的CR3已经达到65%,巴西的CR4到2001年已超过60%,阿根廷则达到85%。对进口国,2004年欧盟的CR4达到80%,对中国,中国的大豆进口对外依存度超过70%,而这些参与企业中很多是被ABCD收购的企业。这使世界市场上的大豆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公司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
跨国公司建有遍布全球的分公司、子公司和关联公司,拥有海量市场供给、需求趋势的即时信息,而且他们的内部交易市场不对外开放,故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小企业挤垮并购。而且为追求稳固的长期投资收益,金融投资者将大量资本投入全球食物生产和贸易中。这使四大粮商很容易筹得海量资金。利用这些资金,这些跨国公司可以开启新业务,收购国内较小规模的公司和并购大型竞争者。这一切有助于他们扩大自身实力。图6反映了ABCD进入中国后所获得的巨额利润。
该图显示,邦吉、嘉吉、ADM的利润在2003年之前基本稳定, 但是从2003年中国的大豆危机发生,其利润出现了大幅持续上升。除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出现短暂下滑外,增长趋势基本稳定,且较初始盈利水平翻了近一倍。这与他们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开辟有巨大关系。
该图显示,邦吉、嘉吉、ADM的利润在2003年之前基本稳定, 但是从2003年中国的大豆危机发生,其利润出现了大幅持续上升。除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出现短暂下滑外,增长趋势基本稳定,且较初始盈利水平翻了近一倍。这与他们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开辟有巨大关系。
三、ABCD对中国涉农企业发展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粮食方面也需要树立自己的国际品牌。相比而言,中国涉农企业的全产业链构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涉农企业要吸取ABCD全产业的发展经验,依靠自己的力量加紧打造适合自身特点的全产业链条,做好从生产加工、到物流仓储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增强自身竞争力。
首先要确保粮食来源稳定充足。中国地域辽阔,虽然不乏东北、西北以及众多国有农场等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粮食产区,但更多的还是以小农为主的生产方式。现有的土地政策使得土地分散在农民手里,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美国的1/260。对此,中国涉农企业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一方面在国家鼓励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生产的政策支持下,直接参与生产环节,建立自己的粮食生产基地;另一方面通过提供种子、化肥、机械等服务,来换取和掌握粮食产出;还可以通过订单农业、公司+合作社等方式,与广大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保证自己的粮食来源;此外,中国涉农企业也应该积极“走出去”,在土地资源丰富的非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建立自己的粮食基地。当然农业作为弱质产业,有其特定风险,企业要通过多元渠道、平衡风险,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证粮食来源稳定充足,为全产业链奠定基础。
其次注重加工、储存、物流和销售环节,强化特色环节。相比于生产环节,ABCD在加工、储存、物流和销售环节的优势更加突出。中国农业企业也需要尽量避免生产的高风险,吸取ABCD的特色,不能平均用力,而是要专注于每个环节的关键部分。在加工方面尽可能地提升加工的规模,研发和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在储存方面,积极与现有的仓储机构合作,兴建自己的仓储基地,促进粮食的周转,缩短周转周期;在物流方面,应该在重要的交通枢纽周边科学合理布局,打造公路、铁路、水路等多元的物流的格局,减少物流的成本,尤其尽可能多用水路;在销售环节,应该重视市场规律,面向主要粮食消费地区打造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注重和其他粮食龙头企业的协同,以及金融融资的高效率,确保应对市场存在的各种风险。
最后国家应该给予引导,加强宏观调控。中国的很多大豆企业与ABCD还有很大差距。地方政府在ABCD雄厚的资本和优惠条件下比较短视,缺乏长远眼光,使地方粮食企业迅速被ABCD击垮控制。因此国家应该适度地对国内农业企业给予扶持和保护。此外,全产业链的培育需要打破地区、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国家应该给予适度引导,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市场秩序,为中国大豆全产链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01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在当前形势下,政府适当放开对粮食市场的控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可以有效地调动民间和国家资本的积极性。这有利于形成中国自身品质过硬的粮食航舰,既抵御国际资本的竞争又能在全球的市场中发挥积极作用。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