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性味、配伍及解表药
第一节 中药的性味、配伍与炮制
一、中药的四性、五味
1、四性:分寒、凉、温、热四种药性,以及阴、阳两纲。寒、凉为阴,温热为阳,阴、阳之间属于平性。
(1) 寒与凉:寒性小的为凉,寒性大的为寒。凉、寒属阴纲。寒药与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护阳的作用。
(2) 温与热:热性小的为温,热性大的为热。温、热属阳纲。热药与温药有温里、散寒、助阴的作用。
2、五味:分辛、甘、苦、酸、咸等五味,另加一种淡味。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和,苦能泻能燥,酸能收能涩,咸能软能下。辛如姜、蒜,苦如龙胆草、黄连、芦蔡、大黄,酸如鞣酸、五味子、石榴皮,咸如芒硝。
3、中药使用原则:寒症用热药,热症用凉药。实症用泻药,虚症用补药。寒热夹杂的病症,则可寒药、热药并用。
二、中药的升、降、浮、沉
这是指药物在机体内作用的趋向。升是提升,降是降逆,浮是发散,沉是泻下。
升、降: 升,指药物作用上升;降,指药物作用下降。
浮、沉: 浮,指发散作用;沉,指泻利作用。
升、降、 浮、沉的作用程度相关密切:升极则浮,降极测沉。
升、浮 作用:如桂枝(上行)、升麻(提升)、麻黄(发散)、附子(散寒)、防风(祛风)。
降、沉 作用:如大黄(泻下)、黄连(清热)、木通(渗利)、龟板(潜阳)、牛膝(下行)。
三、中药的配伍
1、相须配伍:是指将性能相似的药物合用以增进疗效的配伍,故曰:“相须者同类不可离去”。如党参配黄芪能促进补气,黄芩配黄连可加强清泻里热作用。
2、相使配伍:是指将不同性能的药物合用以互相促进疗效的配伍,故曰:“相使者我之佐使也”。如黄芪配茯苓可增加补气、利水作用。黄柏配苍术能加强清热、燥湿作用。麻黄配桂枝能加强(麻黄)的发汗、解表作用。
3、相制配伍(相杀配伍):是指用一种药物来抑制或缓和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如半夏配生姜(姜制半夏),可去掉半夏的呕吐副作用。
4、相恶配伍:两药配伍后一种药能减低另一种药的药效,即是相恶配伍。如人参与莱菔子(萝卜子)合用,两者作用都减弱。
四、中药十九畏与十八反
1、中药十九畏
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合用,其中一种能使另一种的药效降低或相互药效降低,称为相畏(或称相恶),属配伍禁忌: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牙硝畏三棱,川乌、甘草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
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就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烈性最为上,更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