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位于浙江嘉善的一个甲鱼养殖场,画面上出现的人就是杨珍,今年27岁。鱼塘周围没有可以遮阴的大树,这个八零后女孩只要到鱼塘来,都要用围巾把脸包裹起来,她说这样可以防止把自己晒黑了。3年前,杨珍在浙江一所大学做行政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因为一个财富发现,她辞去大学的工作回来养甲鱼,也是因为这个财富发现,让她的甲鱼比周边的甲鱼价格高出四五倍。
甲鱼经销商陈法根:“前几年就几十块,现在也才卖二十五一斤。”
甲鱼养殖户朱永根:“2000年以后就开始掉,就十几块钱一斤。”
现在,杨珍的甲鱼最低也能卖到118元一斤,最高的价格达到两千多元一只。就是因为她甲鱼不俗的卖价,养殖场里养着四十多只像这样凶猛的大狗,分布在每个鱼塘边看守。
杨珍的甲鱼比周边甲鱼起码贵了四五倍,而且还有凶猛的大狗看守,那么,她的甲鱼到底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来的这天正好赶上干塘起甲鱼,杨珍邀请记者亲身感受一下她家的甲鱼。因为杨珍怀有两个多月的身孕,她的丈夫言亮带记者下了鱼塘。
记者:“还要支梯子才能下去。”
杨珍:“我帮你扶着。”
鱼塘有2米多深,底下是厚厚的淤泥,记者一下儿就陷了下去,每前行一步都很吃力。
记者:“我怎么知道下面有没有?”
杨珍的丈夫言亮:“这个就是你往泥里叉,像泥的话,是这样,没声音,有甲鱼的话,是有声音。”
记者:“不怕叉伤吗?”
杨珍的丈夫:“不怕叉伤,甲鱼背还是很硬的,特别是老甲鱼。”
听了言亮传授的抓甲鱼技巧,记者很容易就感觉到了甲鱼,可摸上来一看却傻了眼。
记者:“好像有了,硬硬的,是什么?”
杨珍的丈夫言亮:“这是块砖。”
再接再厉,好一阵折腾,记者总算把甲鱼抓了上来。
杨珍的丈夫言亮:“甲鱼在泥里面不会咬人。”
记者:“看凶不凶,张着嘴呢?一般如果快的话,可以这么拿,不会被它咬到吗?”
杨珍的丈夫言亮:“不会咬到。”
记者:“这个有多沉?”
杨珍的丈夫言亮:“两斤半。”
记者:“这个长了多久,几年了?”
杨珍的丈夫言亮:“最起码六年了。”
像记者摸到的这种甲鱼,杨珍一年能卖掉5万多个,而且她还有更贵的甲鱼。其实,杨珍三年前回来的时候,这些鱼塘里的甲鱼根本卖不上价,每斤才二十元左右,她的父母甚至因此背上了近百万元的债务。那么,杨珍是如何仅用三年时间,就在甲鱼市场萎靡不振的大环境下杀出一条血路,将她家的甲鱼价格翻了四五倍的呢?
1993年,那时杨珍才十岁,她的父母在六亩鱼塘开始养甲鱼,采用的是最传统的养殖方式。甲鱼就在外塘养殖,外塘繁殖孵化,这样的外塘甲鱼需要四年才能达到销售规格。当时,甲鱼消费刚刚兴起,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斤甲鱼的价格达到了四五百元。2000年,杨珍家的甲鱼养殖面积扩大到了一百多亩,可甲鱼价格却跌到了二十几元。
什么原因让甲鱼价格竟然冰火两重天呢?
这个黑暗潮湿的屋子,通过这根锅炉管道加温,常年保持在30度左右,在这里养殖出来的甲鱼被称为温室甲鱼。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养殖户徐金木:“外塘的甲鱼太冷了就不吃食了,保持这个温度,甲鱼一年四季都会长,一般的话七八个月可以上市。”
温室甲鱼四季摄食,一年左右即可上市,而外塘甲鱼却要四年才能达到销售规格,当时,养温室甲鱼的人都赚了笔快钱,当地很多人都跟风盖温室,唯独杨珍的母亲倪美华不为所动。
倪美华:“当时做外塘可能和造温室的价格差不多,别人劝我造温室见效快,我当时就认为肯定要淘汰,见效是快但没几年就要被淘汰。”
温室养殖能将甲鱼生长时间从四年缩短到一年,而且温室甲鱼便于养殖、防疫、捕捞,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温室中养殖甲鱼被认为是种先进的养殖方式。倪美华的固执坚持被很多人看成是一种落伍,甚至有人认为她的养殖场迟早要被淘汰。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村民:“说他们观念可能跟不上潮流,反正是老脑筋,我们看这样搞肯定是搞不成,人家从九十年代开始就搞温室甲鱼了,看上去好像他们这样养肯定亏。”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村民吴三观:“就是说他们家这样养肯定亏,将来要不行的。”
很快,母亲的固执就付出了代价,尽管倪美华努力做了很多尝试,但事实证明倪美华真的亏本了。
当时,消费者对温室甲鱼和外塘甲鱼并没有概念,所以甲鱼之间的价格并没有差距。
2002年,为了将自家的外塘甲鱼与温室甲鱼做个区分,倪美化申请了商标,但外塘甲鱼依旧在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家里的经济每况日下。
杨珍的母亲倪美华:“本钱压在那里,就是每年还要投下去,甲鱼每年还是要吃。”
杨珍:“那时候经济状况真的很紧张,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每年开学前我的学费都不知道在哪?”
2003,杨珍考上了浙江农林大学,此时家里的债务高达一百多万元,每年的学费要靠母亲东拼西借才能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