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猪视频 > 致富经 > 正文

【致富经20140527期】生态农场致富 北大毕业生拒当外交官去种地

     致富热  2015-11-23 12:17:00
【导读】 在这个小区里,记者见到了杨舒春和他的父母。     说起杨舒春创业的事,杨舒春父母的情绪就变得越来越激动。     杨舒春:既然你们没有一手的经验,都是道听途说的,你们凭什么拿这个来抨击我。     母亲施建华:你投资的目...

在这个小区里,记者见到了杨舒春和他的父母。

    说起杨舒春创业的事,杨舒春父母的情绪就变得越来越激动。

    杨舒春:既然你们没有一手的经验,都是道听途说的,你们凭什么拿这个来抨击我。

    母亲施建华:你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反正是不会赚钱的。

    杨舒春:那我把账本拿出来。

    让父母情绪如此崩溃的原因,跟杨舒春在23岁和32岁时,做出的两个决定有关。十几年来,只要提到这些事,一家人总是闹得不愉快。

    1999年,杨舒春以全无锡市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毕业时,又被外交部选中。就在万事俱备,马上可以去外交部报道的前三天,23岁的他,却突然放弃了这份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

    同学李人杰:脑子进水,外交部多好的工作,现在工作多难找,这家伙。

    合伙人顾斌:他没有吃过什么苦,没有摔过什么跤,就自说自话,自己找自己的路走,这确实很危险,肯定会吃亏。

 

 

    父亲气到要和他脱离父子关系,然而事情远没有就此结束,杨舒春32岁时,又一次不顾所有人的嘲笑和反对,做出了一个决定,直接把父亲气的要自杀。

    母亲施建华:我们养得了他的身体,却养不了他的心。

    高中老师马岳年:我们觉得他还没长大,像初中生的逆反心理。

    杨舒春到底做出了什么决定呢?带着疑问,记者被杨舒春领到了无锡市鹅湖镇的一个农场。

    众人:一二三,一二三……

    因为第二天是五一劳动节,工人一大早就开始拉网打捞第二天要卖的鱼,杨舒春告诉记者,在他的农场里有一种当地特有的大鱼。

    记者:你这还能捞的上来吗?

    杨舒春:能的,一定能的,我刚才拉网时候看到了,它一般都在最下面。这就是有名的甘露青鱼。

    这个农场就是现在让杨舒春十分痴迷的事业。

 

 

    杨舒春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要放弃外交部的工作,回到这个乡村来创业的呢?

    杨舒春出生在无锡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学习上从来没让父母操过心,1999年参加高考,顺利考取了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

    2002年,当时还在北大读大三的他就被外交部选中,公派到西班牙留学一年,学费和生活费都由外交部负担。

    2003年7月,杨舒春结束在西班牙的学习回到北京,参加了外交部的入职考试,并顺利通过。正式入职前有一个月空闲时间,杨舒春回到老家无锡,和父母团聚。

    父亲:感觉到是很光宗耀祖的一件事。

    母亲:人家一问起你儿子是干什么的,外交官,很神气的。

    家里将要出一个外交官,杨舒春的父母每天都笑的合不拢嘴,离报到的日子越来越近,母亲满心欢喜地给杨舒春收拾了行李,父亲也早早地就给他买好了回北京的车票。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去北京的前三天,杨舒春突然不见了。

母亲:电话不通,他又没留地址。我找不到他肯定哭,那边报到马上要到了,这边找不到他我肯定哭。

    去外交部报到的日期马上就到了,如果不按时回去,不单要失去这份外交部的工作,还要赔偿一大笔违约金,可杨舒春偏偏在这个紧要关头不见了踪影,父母着急得几乎崩溃。杨舒春究竟去哪了呢?

    杨舒春:等到了最后一段时间,我已经不再敢回家了,有点怕我爸妈做出过激的激动,等于把生米做成熟饭,直接一走了之。

    杨舒春一走了之,目的竟然正是为了不去外交部报到。

    父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杨舒春:无论多大困难,付出什么代价,我都要去做。

    父母情绪几乎崩溃,找了杨舒春三天,始终没有他的任何消息。眼看着已经错过了去外交部报到的日期,老两口只能无奈地自己坐着火车去了北京,替杨舒春到外交部说明情况并交了违约金。

 

 

    父母:那不叫赔,叫还,学费生活费都是外交部出的。

    杨舒春:我觉得我对不起我的父母,让他们为我的行为买单。

    高中同学:天平的一端是去外交部,另一端是不去外交部,还要赔上一大笔钱。

    那么,杨舒春为什么要做出这个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呢?

    他的转变就发生在去西班牙公派留学那年。

    杨舒春从小就有个爱好,那就是喜欢踢足球。

    记者邱燕妮:10,11……

    杨舒春:不行,你一数我就紧张。

    因为喜欢足球,在西班牙留学时,杨舒春便在报社找了一份报道足球比赛的工作。这个报社创办人的经历,让他热血沸腾。

    杨舒春:这个报社是一个中国人办的,他当年到西班牙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最后赤手空拳,有了好几亿身家。

 

 

    这个人的创业经历,让杨舒春觉得自己必须要放弃外交部的工作。

    杨舒春:如果让我觉得我一眼可以看到我八十岁、六十岁的时候在干什么,我会觉得很恐怖。我的人生应该是每天充满变化,每天在奋斗中,每天在变化中不断地前行。

    带着白手起家,异国创业的激情和梦想,2003年9月,杨舒春再次回到西班牙。他一边在马德里大学攻读市场学硕士学位,一边在报社和进出口公司打工,攒钱准备创业。

    杨舒春在进出口公司打工时,认识了一些代理商,这些人专门帮像快餐店这样的零售企业采购促销时的赠品。

    2007年,杨舒春用5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50万元,注册了一个贸易公司,从中国定制小商品卖给那些认识的代理商,从中赚取差价,最好的时候,一年能卖出上千万。

    到2011年,他已经在西班牙有房有车,过上安逸的日子。

    高中同学:我们说你在西班牙混得好我们都去投靠你。

就当别人觉得,杨舒春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2011年,他却突然又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在西班牙的一切,回国种地。

    这一次杨舒春又是为了什么,他究竟发现了什么商机呢?

    杨舒春:吃饭啦。

    没有西装领带,只有布鞋三轮车,吃住都跟村民在一起,这就是杨舒春放弃西班牙的一切回国之后的生活。

    高中同学李人杰:又脑子进水,就像现在天上掉到地下。

    高中同学顾鋆瑜:许多会讲他是不混不下去了。

    同学、朋友在都猜测杨舒春是在国外混不下去,才迫不得已回老家农村躲债。

    父亲:有人可能说在国外混不下去,门都不敢出。

 

 

    那么,杨舒春放弃西班牙优越的生活,回到老家的农村到底要干什么呢?

    这个占地80亩,位于无锡市鹅湖镇的农场,就是杨舒春放弃西班牙的一切,回国以后,和三个朋友一起合办的。

    四个人分工明确,有的抓生产,有的做外联,杨舒春就负责制定农场整体的经营思路,而这也正是他最有把握的部分。

    杨舒春:第一点一定要坚持有机的方向,绝不能因为追求产量和追求规模而放弃这个理想,这个方针我是一直很清晰的。

    合伙人:不愧是北大的高材生,他的经营理念非常独到,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和他类似的经营理念。

    在杨舒春的农场里记者就见到了这样的一幕。

    杨舒春:我们要把这些鱼炖汤给猪吃。

    记者邱燕妮:给猪吃鱼?

    杨舒春:对,我们的猪伙食好吧。

 

 

    杂鱼炖汤喂猪,猪粪给蔬菜做肥料,菜叶又用来喂猪喂鸡,全部养殖种植过程,不使用化肥、农药。不仅如此,杨舒春还有一个独特的思路,而正是这个思路让杨舒春的农场受到非议。

    杨舒春的农场只有80亩地,却种植和养殖了近三十个品种,每一种都只有很少的量,这样的做法成了当地村民眼中的笑话。

    村民满肇根:说不好听的,我看不上眼。按我们过去讲就是小农经济。

    合伙人丁晨:别人就觉得我们这样成本又高,技术难度又大,觉得你们为什么要做这块,觉得不划算。

    地少,品种多,不仅因为无法机械化作业带来成本增加,而且每多种植或养殖一个品种,因为技术不同,就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本来就因为儿子办农场憋了一肚子火的父亲,听说杨舒春这么乱搞,再也忍不住了。

    2012年2月的一天,矛盾彻底激化。杨舒春和父母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父亲甚至放下狠话,如果农场能赚钱,自己就自杀。

父亲:转了一大圈,回来搞这个东西,能赚钱我就去自杀。

    杨舒春:这句话里面包含我爸对我的不信任,我本身自己是很自信的人,别人对我不信任的话,我会觉得别人在贬低我,就像是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也好,我总觉得如果不信任的话,我感觉会非常糟糕。

    村民笑话,父母不理解,可杨舒春就是要这么做,因为这个思路正是让他有底气放弃西班牙的优越生活,回国创业的原因。

    那么,杨舒春开农场的思路到底是什么呢?

    这还要从,2010年10月,父母去西班牙看望杨舒春时,发生的一件事说起。

    母亲:吃菜不洗的。

    生活中的这件小事,却让杨舒春意识到,国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具有消费高端农产品的经济能力,但很少有农场,可以同时提供餐桌上绝大多数食材,方便消费者采购。杨舒春就是要办一个这样的农场。

 

 

    杨舒春:一家人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的食材。都能够一站式的在我们的农场得到解决,或者每一种动物种植养殖的数量 都不多,但是我们的品种却很多,光蔬菜我们就有二十几种,然后再加上猪肉,鱼和鸡,一家人所需要的大部分食材,都能在这里解决。年轻人来做这个行业的话, 会比原来的农民,原来做农业的这些人更有优势,我们能想到他们所想不到的事情,我们能够做到他们所做不到的事情。

    杨舒春觉得这一次才是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真正机会。

    杨舒春:我想拥有一家自己的上市企业,每当看见这一切,我就觉得这是我离我的梦想最近的一次。

    杨舒春野心勃勃,他要把农场做成上市公司,可从2012年初回国创业,到2013年5月,这才一年多的时间,他就发现事情远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他也因此第一次开始质疑自己的决定。

    在杨舒春的农场有一头超过400斤猪,到现在都舍不得杀。

    杨舒春:这头猪至少有四五百斤,这是我们这里年龄最大,在这待得时间最长的一只猪

    记者:这养了多久了?

    杨舒春:将近20个月,这头猪身上,有我们农场的一个故事,但是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心酸。

 

 

    这头400多斤,养了将近20个月都不舍得杀掉的猪身上,到底有着杨舒春什么样的心酸故事呢?

    杨舒春:这个人都能吃。

    记者邱燕妮:你吃啊?

    杨舒春:青菜玉米。

    记者邱燕妮:什么味道?

    杨舒春:没什么味道,加点盐会更好吃。

    2012年秋天,杨舒春的农场先后2批共买了50头小猪仔,每天只喂这种玉米和青菜拌成的饲料,2013年5月,第一批养的猪最先到了可以出售的时候,杨舒春对这些猪可抱有不小的期待。当地普通猪一斤卖到6元多,他给自己养的猪却定价30元钱一斤。

    杨舒春:不分部位,30块一斤,你也看到我们的饲料,这样一头猪能卖6000,50头就是30万。

合伙人龚锡芹:就觉得我们养得好东西,肯定有人要,卖出去肯定是抢不过来。

    可这些猪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很畅销,30元一斤的高价,根本就卖不出去。

    2013年7月,眼看着第二批的30头猪也都可以出栏了,可第一批的20头猪还一只都没卖掉。

    杨舒春:猪卖不掉每天都要吃。

    这50头猪卖不掉,不仅每天要增加200元的喂养成本,而且农场一大块的收入都泡了汤,这让所有人都很着急。大家开始质疑杨舒春,他办农场的理念是不是,真有问题。

    合伙人龚锡芹:很压抑,压力很大,我们投入那么多,东西没人买,我们怀疑我们当初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家人反对,合伙人质疑,而产品又偏偏卖不出去。那段时间,杨舒春的压力非常大。常常急得睡不着觉。他开始动摇,自己当初回国创业究竟对不对。

    这是当年农场里挖鱼塘时堆起来的土丘,杨舒春经常喜欢到这上面来坐坐。

 

 

    杨舒春:这是整个农场的制高点,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农场。上来看完之后,会让自己有继续下去的动力,总算这一切是自己亲手创造的,我相信只要在这里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看到自己亲手创造出的一切,杨舒春决定振作起来,很快他就找出问题所在,想到了一个能迅速解决猪滞销问题的方法,而且也正是通过这个方法,农场的所有产品都开始供不应求。

    合伙人:几乎每天都有电话,也有人自己过来的,找不到我们这个地方,陆陆续续来的很多人。不仅是猪,还有我们的大米,我们的蔬菜、鸡全部都有了销路。

    杨舒春究竟用了什么方法,这么快就把50头猪都卖了出去。

    原来,杨舒春意识到,自己的产品卖不出去,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找到,愿意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他想了一个方法,让消费者自己找上门来。

    她叫何玉洁,是杨舒春的朋友,2013年7月的一天,杨舒春找到了她,邀请她来农场参观,而何玉洁正是无锡当地一家报社的记者。

    某报社记者何玉洁:我看了他的农场觉得不错,回去就写了一篇报道。

    杨舒春:打电话给我说,上头版了。

 

 

    2013年7月23日,“北大高材生回家乡种地”的报道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杨舒春和他的农场也一下火了起来。

    看了报道,很多人都来杨舒春的农场考察。杨舒春就会像这样,用自己农场的产品,做一大桌子菜,让大家品尝。

    通过展示自己的产品,吸引高收入群体成为自己的固定会员。2014年是杨舒春回乡创业的第三年,他的农场已经按照他当时的规划,走上了正轨,拥有会员277人。

    江苏省无锡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周文栋:他创业不仅是为了生计,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抱负,我觉得这是大学生创业最大的特点。

    今年五一假期很多人来农场参观,记者在这里也碰到了杨舒春的父亲,这是他第一次来儿子的农场。

    父母的支持和认可,也是杨舒春最大的欣慰。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