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养殖户究竟该用什么方式来应对目前的困境?

     网络  2014-05-08 07:43:00
【导读】 “我养猪十几年,猪肉价格从没这么低过。”浙江省东阳吴宁高新种养厂厂长郭万跃昨对记者说,今年开春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至今看不到止跌回暖的迹象。 截至16日,浙江省东阳市猪肉批发价已降至14.2元每公斤,市场零售价在19~2...

“我养猪十几年,猪肉价格从没这么低过。”浙江省东阳吴宁高新种养厂厂长郭万跃昨对记者说,今年开春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至今看不到止跌回暖的迹象。

截至16日,浙江省东阳市猪肉批发价已降至14.2元每公斤,市场零售价在19~21元每公斤,生猪出栏价格已跌至10.4元每公斤,目前养殖户每卖一头猪亏损近500元。

外来猪肉 拉低市场价格

“好的夹心肉要11块一斤,便宜的9块5一斤。”东阳东门菜场肉铺摊主王晓兰(音)说,贵一点的是东阳本土产的猪肉,外来猪肉价格便宜一些。

近段时间,随着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消费猪肉的顾客有所增多,猪肉销量也有较大上升,但是大部分猪肉零售商表示利润没有增加。“卖得便宜是因为进货便宜,利润并没有增加。”王晓兰说,一斤猪肉的价钱比生姜还便宜,赚不了钱。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生猪肉销量比去年增长10%左右,但是价格比去年低了很多。”东阳市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科科长何有能说,目前猪肉的平均批发价格是14.2元每公斤,“主要是外来猪肉拉低了东阳市场猪肉价格。”

何有能说,不仅东阳,整个浙江甚至全国的猪肉价格都在下跌,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猪肉的大量进口。“美国养猪场规模和机械化程度大大超过国内,出口中国市场的猪肉价格更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何有能说,另外国内四川、安徽、湖南等养猪大省的猪肉也对浙江猪肉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每卖一头猪亏损近500元

“毛猪肉的成本价是每公斤14.6元,现在出栏价是每公斤10.6元,一头毛猪按115公斤来算,每卖一头毛猪就要亏近500元钱。”郭万跃说,现在的情况是越养越亏。

东阳吴宁高新种养厂是东阳市规模最大的养猪场,年出栏量在1.3万头左右,其中一半的产量供给东阳市场。

“每天50头的出栏量已经降至历史最低,但是这样每天大概就要亏2万多元。”郭万跃说,正常情况,一头毛猪养6到7个月就可以出栏,但是以目前的市场行情,不得不降低出栏量,以减少亏损。

相比郭万跃的养猪场,巍山镇吴茂太的养猪场规模小得多,但日子也不好过。“去年以来已亏了20多万元,接下去还不知道要亏多少。”吴茂太说,不算人工和成本费,每天的饲料费就超过1000元。

吴茂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天一头猪至少要吃掉2.5公斤的饲料,但是只长一斤肉,按照目前生猪肉的价格,平均下来,每头猪每天亏损2.5元钱。吴茂太的养猪场里目前只有300头猪,其中大部分都是小猪崽。“大猪都提前卖掉了,不然饲料费都吃不起。”

“现在是上市越多,亏得越多。”吴茂太说。为了减少饲料成本支出,吴茂太给每只猪的口粮从原先的2.5公斤减少到1.5公斤,同时让猪多喝水,少长肉,延缓上市时间,减少损失。

低迷或为产业升级提供契机

“导致生猪市场持续低迷、猪肉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市场供大于求。”郭万跃说,前几年经济效益好,很多企业都纷纷进入养猪行业,产业不断扩大,生猪存栏量上升,最终导致产能过剩,肉价暴跌。

从2008年开始,政府加大养猪产业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对农户和养猪饲料补贴比例,这使生猪存栏量直线增加。据了解,到2012年,全国生猪出栏已超过6.96亿头,到2013年全国生猪出栏7.15亿头,按照一年养猪行业内“平均每两个人消费一头猪”的计算方法,目前全国生猪供应已经明显过剩。

虽然目前养猪行业的窘境让不少养殖户压力倍增,但这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这就是市场规律的作用,淘汰一部分管理混乱、不成规模的养殖场,而管理有序、实力雄厚的养殖场会存活下来,从而实现生猪养殖行业的升级。”郭万跃估计,考虑到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难以缓解,猪肉市场的低迷行情或将持续至今年年底,养殖户应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另据了解,从去年开始,东阳市政府就对管理混乱、排污不达标、不成规模的养殖场进行整治,关停了171家养猪场。“我们要求每家养猪场要做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发酵、综合利用,做到零排放。”东阳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副主任马康说,不达标的一律关停,目前东阳只留下153家养猪企业。

“此次危机淘汰了部分产能低下的养猪企业,有利于养猪行业的良性发展,只要坚持下去,迟早会迎来转机。”东阳华欣养猪场负责人吕君亿说,养猪业的持续低迷让原本一直处于高位的母猪价格下滑,母猪价格也从原先的每头1800元降至1600元,“正好抓住这个机会,更换老弱母猪,提高生育能力,为后续发展做准备。”

一斤生姜抵两斤猪肉,两斤生姜换一斤牛肉

“二师兄”被“姜”了一军

去年12月中旬以来,生猪价格较快回落。关于接下来猪肉价格的走势如何,商务部在其官网发起了问卷调查。截至16日,共有3279人参与投票。其中,3273人认为猪肉价格将继续下跌。

常言道:“猪粮安天下”,可猪肉市场从“升升不息”到“跌跌不休”,从谷峰到低谷,动静不小。养殖户、肉贩的内心惴惴不安,盼着猪价回升。不过食堂大厨倒是心宽了不少,炒菜的时候肉也舍得多放点,因为花同样的钱至少可以多买一斤肉。

一斤生姜抵两斤猪肉

最近的大白菜很便宜,10块钱可以买一大袋。上月末在金华农贸市场,菜农因为价格便宜又无人问津,索性将几包大白菜扔了一走了之。价格之低可见一斑。不过谈猪肉为何要从大白菜说起,这是因为两者的“相对论”关系。这不,白菜贵了,就是卖成“猪肉价”;猪肉便宜了,就是跌成“白菜价”。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近期“二师兄”和大白菜的现实写照。16日,在浙江省义乌农贸城蔬粮市场,猪里脊8元/斤,达到近三年来的最低点。本已处于低谷期,可现实偏偏又不让人省心,因为有对比就有失落。比如生姜,16日在义乌农贸城蔬粮市场,老姜每斤9元,嫩姜每斤17~20元,价格生生比猪肉高了2倍,而以前,猪肉价格是生姜的两倍。

“这个月,生姜的价格已经涨了2次,主要原因还是上市量少。”义乌农贸城蔬粮市场经营户马先生表示,因为前两年生姜价格低,导致生姜的种植面积减少,再加上去年山东的“毒姜”事件,部分生姜被处理,市场上生姜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状态。

不光光是生姜,不少蔬菜价格也轻松破“十”。16日,在义乌新马路菜场,一位苏溪的陈老伯拿了环保袋来买菜。他挑了2根山药,称了一块冬瓜,再买了3根丝瓜,最后一算价格,四十几元。“小时候买不起肉,一盘猪肉从年头吃到年尾还不舍得动筷。现在是蔬菜买不起,新上市的蔬菜动不动就每斤10块钱以上。一买就三四十元,最多只能吃两天。”陈老伯说,现在蚕豆、丝瓜、毛山药这些菜的价格有点高,前两天蚕豆每斤接近20元,这两天稍微降了些,每斤13元左右。

两斤生姜换一斤牛肉

在“二师兄”面前,生姜等蔬菜完成了逆袭,不过最让“二师兄”没面子的应该是同属家畜界的各位同仁们。“牛魔王”、“贵羊羊”,光听名字就比“二师兄”霸气不少,更何况是盛名之下的身价。

“今日菜单:萝卜炖排骨、莴笋、青菜;16日菜单:山药炖排骨、黄瓜、大白菜;前天菜单:青豆炖排骨、藕片、南瓜;大前天菜单:红烧肉、茄子、青菜……”这是在义乌某事业单位食堂上班的王阿姨写的菜单。“以前在菜市场帮别人卖菜时,总听来买菜的人说不知道买什么菜好。当时我就觉得,市场上有这么多菜可以选择,怎么可能会难选。不过现在知道了,确实没那么容易。”王阿姨说,每天最纠结的事情就是买菜,不仅要考虑价格,还要考虑菜的品质。

16日,她又到市场去转了一圈。“新鲜牛肉多少钱一斤?”“都是老顾客了,给你38元一斤吧。”“鸡肉怎么卖?”“八块多一斤。”“明虾多少钱一斤?”“60元一斤。”“60?能不能便宜点,而且你还带水称。”“便宜不了,你去别处问问吧。”“排骨还是昨天那个价格?”“对,给你10.5元一斤好了。”

就这样问了一圈后,王阿姨称了几斤鸡肉和排骨。“本来想买虾,但要买的话至少要8斤才够吃,这样光买虾就要花将近500元钱,其他蔬菜价格也不低,这样一算,还是买猪肉划算。”王阿姨说,本来还想买点生姜,但是一问价格,两斤生姜都能买一斤牛肉了,最后还是作罢。

摊贩吆喝为“二师兄”赚人气

牛肉38元一斤,猪肉8元一斤,“二师兄”的身价只是“牛魔王”的一个零头,行情天差地别。义乌农贸城蔬粮市场一经营户表示,牛肉、羊肉市场需求量大,但养殖周期长,数量较少,市场价格持续升高也在情理之中。生猪则不同,前几年猪价高,养猪的人大幅增加,而生猪养殖时间相对较短,毛猪一窝蜂地上市,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当然会将,最近几年,猪肉价格一直在跌,“二师兄”可谓生不逢时。

业内有一种说法,如果猪肉产能过剩10%,那么终端价格回落将达30%。据农业部监测,截至上周日,猪肉周均价每公斤为16.50元,环比下跌1.8%,已连续第9周下跌。

王明娟是四川成都人,两年前她来义乌卖猪肉时,怎么也没想到猪肉价格会跌那么多。“今年春节后,猪肉价格就开始持续下跌。”王明娟说,年前每斤猪肉能卖10元,春节期间,每斤12元左右,节后价格便下跌至每斤8元,甚至是7.5元。在她印象中,以前每斤能卖十三四元。

猪肉价格探底,按理说应该会很受消费者欢迎,可事实并非如此,低迷的肉价并没有预期般的“高人气”。“买的人跟以往差不多,没有增加的感觉,大家对降价不是很敏感。”王明娟说,一方面猪肉是生活必需品,不管涨价还是降价,要吃的人还是会买,不喜欢吃的人还是会买别的肉。另一方面眼下正处于传统的春夏猪肉消费淡季,需求本身较弱。

“要不要买猪肉?”“来摊上看一下猪肉吧。”……为了招揽顾客,王明娟看着摊位前路过的人,都会热情地打一下“招呼”。不过还别说,主动出击总好过“守株待兔”。16日,一位骑着自行车来市场买菜的阿姨,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买肉,被她这么一喊,就顺便买了两斤。“前几天还有一个顾客,不仅到我这里买了猪肉,还说要‘谢谢’我。因为本来她是要买猪肉的,但是一忙就忘记了,听到我的这声招呼,她倒记起来了。”王明娟说。

食堂大厨炒菜不差肉

普通消费者貌似对降价不太“感冒”,但对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食堂大厨来说,这是好事一桩。“卖猪肉的大单还是食堂居多。”河南人张女士在义乌卖猪肉将近8年时间,在她这里,积累了不少老客户。“一袋排骨、一袋里脊,收好喽。”张女士一边说着,一边从冰箱里给一位老客拿早已准备好的货。

在义乌一工厂承包食堂的金师傅就是其中之一。他所在的食堂将近有500名工人,共有3家食堂承包商。“我卖的快餐,两个素菜是4元钱,一荤一素6元钱,米饭免费,10岁以下儿童也免费。”金师傅说,食堂竞争激烈,他只能给出更多优惠。

金师傅所在食堂每天都要消耗近20斤猪肉,空的时候分上下午两次购买,忙的时候就顾不上了。“以前猪肉每斤十一二元的时候,就鲜猪肉买八九斤,其余到冷库买。现在价格低,都买鲜猪肉。”金师傅说,蒜苗炒肉、青椒炒肉是他经常做的菜,毕竟卖得便宜,为了增加利润,贵的时候就少放点猪肉。他粗略估算了下,蔬菜和猪肉的比例大致为7︰3。不过现在不用这么“斤斤计较”了,蔬菜和猪肉的比例已经升为5︰5。

大厨们不差肉,主要原因是一样的钱能买更多的猪肉。“同样是200元,以前每斤10元的时候能买20斤,现在每斤按8元算,能买25斤,比以前多了5斤。”金师傅说,除了荤菜,炒素菜时,他也会抓一把肉丝进去提提味。

小餐馆也有同样的变化。前两天,在义乌北苑一外贸工厂上班的方先生约了几个同事到附近的餐馆吃饭。他们点了几道常吃的菜。吃着吃着他总觉得口感跟以前不一样了,一会他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这盘鱼香肉丝,以前是茄子、木耳比较多,肉丝比较少,现在光肉丝就有大半盘。“这段时间喜欢吃肉的朋友们可有口福了。”餐馆老板和方先生他们打趣道。

生猪收购价连跌18周降至历史“冰点”

养殖户诉苦:卖了亏不卖更亏

有网友戏称,猪肉已经告别几年前价格飞涨的“猪跑跑”时代,转而进入“猪无能”时期。肉价下跌,在给终端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同时,却让身处产业链上游的养殖户心痛不已。“割肉”还是坚守,“二师兄”还能挺多久?在人工成本和饲料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肉价却节节下跌,这不禁引发不少人对于生猪市场的担忧。

市场行情:生猪收购价连跌四月

“猪肉价格的涨跌往往有一定周期,但现在这个规律已经被打破了。”义乌佛堂养猪大户朱新富说,尽管在数月前他已经预测猪价会经历一段低迷期,但还是有两点让他始料未及:一是作为猪肉需求旺季,春节期间的肉价依然没有起色;二是从去年12月份至今,生猪收购价已经连续下跌4个多月。“我从1994年开始从事规模养猪,20年了还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行情。”他说。

采访中,很多养殖户表示,以往对于“猪周期”都有较为准确的把握,而现如今这样的“自信”已然消失殆尽。记者了解到,近几年由于猪肉价格影响CPI比重较大,不少经济学家也热衷从猪价中探寻经济轨迹,“猪周期”逐渐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据了解,其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猪周期”的产生,与市场供求关系密不可分。但眼下让养殖户焦虑的是,此轮猪价持续走低,非但打破了此前盛行的“猪周期”规律,更使生猪收购价达到历史“冰点”。

生猪收购价的低迷,还在一定程度上波及饲料、疫苗等上游行业。因为养猪场在肉价低且销路差时会遭遇资金问题,这时往往会拉上饲料、疫苗供应商以垫资等方式一同应对,这或许会加重整个生猪生产链条的压力。

养殖户诉苦:每卖一头猪倒贴300多元

今年2月21日记者采访义乌生猪收购行情时,生猪收购价是每斤6.1元左右,而在16日,这个价格已经变成了5.3元。对此,义乌不少养殖户大呼:快撑不下去了。

记者联系上浙江省义乌顺旺养殖场负责人葛义胜时,他正在忙着猪场的污水治理工程。谈到眼下的生猪价格,他无奈地说了一句:糟糕透了。

顺旺养殖场属于规模化猪场,每月生猪出栏量在1500~2000头。葛义胜说,以目前的成本来看,生猪收购价至少要达到每斤7元,才能勉强保本。而现在的生猪收购价为每斤5.3元,这也意味着,每卖出一斤猪肉就要亏损1.7元。据此计算,按一头猪养到200斤出栏,每卖出一头就要亏上340元,养殖场每月损失更是超过50万元。

“卖了亏,不卖更亏。”这是葛义胜对于眼下生猪收购行情的直观感受。据了解,在春节后肉价节节败退之时,义乌部分养殖户并不甘心“割肉”,而选择“赌一把”继续存栏。原本200斤的猪养到300斤,结果换来的,却是更低的收购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养殖户告诉记者,猪越长越大,食量也跟着上升,最后花了大力气想要“翻本”的养殖户,亏得更惨。

记者注意到,不少养殖户之所以敢于再赌一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跌久必涨的“猪周期”,希望价格高峰会如期而至。有分析认为,在这一轮持续的低迷行情中,过往的规律或许并不会灵验,因为“猪周期”正呈现出周期缩短、幅度减小、频率增加的新特征。

深度探因:生猪售价暴跌早有征兆

有网友戏称,猪肉已经告别几年前价格飞涨的“猪跑跑”时代,转而进入“猪无能”时期。对此,记者采访的几位本地养殖大户和华统集团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导致猪价持续探底。

义乌华统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文文介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国内生猪存栏量居高不下,供需结构不平衡。从供给角度看,生猪生产形势较好、规模化养猪增多,提供了稳定、充足的猪肉供应;从需求角度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肉类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减少了猪肉需求。

“猪价暴跌其实早有征兆。”朱文文说,早在3年前举行的浙江省养猪行业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上,有关人士就曾发出预警,认为由于对养猪行业前景的看好,不少热钱纷纷涌入,大项目盲目上马,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事实进一步证明,经过3年的培育,这些大项目已经纷纷开始生产,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生猪存栏量居高不下的现状。

而在另一方面,“洋八戒”来势汹汹也成为猪价探底的原因之一。由于美国等国的机械化程度高,成活率高且饲料成本比较低,具备相当价格优势的“洋猪肉”纷纷涌入我国,成为国内猪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宠儿”。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猪肉进口58.4万吨,同比增11.7%。尽管在新鲜猪肉市场中“洋货”占据的份额还不多,但他们端上餐桌的概率正在上升,确是不争的事实。

业内应对:防疫、止损、保资金

据了解,中国生猪业已经出现多次周期性波动,这个周期一般在2~3年左右。如2003年、2004年,猪价高,导致生猪生产发展很快,结果到了2005年、2006年,猪价又大跌,养猪户不得不大量减少母猪,结果又导致2007年、2008年猪价大涨,随后,又开始一轮猪价下跌,进而踏入了猪价的上升通道……这种周期性大幅波动,使猪农叫苦不迭,“赚一年、赔一年”、“价高伤民、价贱伤农”,也成为生猪养殖户难以承受之重。

那么,养殖户究竟该用什么方式来应对目前的困境?

记者了解到,日前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14年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的电子竞价采购工作。据悉,本次收储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共收储6.5万吨,其目的就在于维护生猪市场稳定。

养殖户究竟该用什么方式来应对目前的困境?朱文文认为,对于散户来说,退出养猪行业相对容易,出于亏损和政府要求治理污水的双重压力下,“金盆洗手”或将成为他们的选择;而对于规模化养猪场,短时间内退出并不现实,这就需要从三方面来积极应对。“首先要做好疫病防控,稳定猪群数;其次,要控制内部成本,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第三,要合理分配内部资金,预防资金链断裂。”他说。

此外,为了提升产品的抗风险能力,目前华统也在积极开发猪肉新品种。其中,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开发的一款名为“雪花猪肉”的产品,已完成一阶段研发,经过后续科学验证合格后,就可以马上面市。“这种猪肉,由于肌间脂肪含量较高,其肉香更浓郁一些,做成火腿也会更加鲜美。”朱文文说,这是主打中高端市场的一款产品。

后续展望:“二师兄”的春天何时到来?

身价连续下跌,“二师兄”的日子显然不太好过。眼下对于养殖户来说,静静等待行情转暖,成为了他们第一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熟悉生猪行情的朱文文还向记者介绍了国际市场的一些新动向。他说,目前有两则消息,或许会在不久的未来对国内生猪市场带来利好:一是随着俄乌局势紧张和立陶宛、波兰野猪中发现了非洲猪瘟疫病例,俄罗斯原本从上述国家进口的猪肉贸易受到冲击,该国开始考虑长期从中国进口猪肉;与此同时,中国猪肉进口最大的来源国——美国,出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中国开始限制进口美国猪肉。业内人士判断,这将对我国产能过剩局面起到一定缓解作用,后期有小幅拉动猪价的可能。

对于接下来的生猪价格走势,不少养殖户认为二季度将成为一个拐点。这是基于高温天气来临、生猪出栏量受到影响而做出的判断。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确如养殖户所言,那么二季度猪肉价格或将有所回升,而一旦预期落空,“猪无能”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