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之际,全国69所高校的3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从四面八方奔赴河南省内乡县,成为河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不约而同选择了同一份工作养猪。(7月20日《中国青年报》)
今年,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许多大学生为工作难找发愁,不少家长为孩子找不到工作担忧。但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为招不到员工愁眉难展,许多公司因找不到职员寝食难安。
大学生认为工作难找,原因为何?这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上讲,由于国家经济放缓,企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的岗位有所减少,而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这对矛盾似显突出。从主观上说,大学生求职“眼光”过高,高不着低不就。不少人,非公务员、事业单位不去;非央企、国企不干;非沿海城市、大城市不来;非高工资、轻松工作不做。怀着如此主观愿望求职,工作岂能不难找?
但69所的300名大学生,他们审时度势,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转变就业观念,“毅然决然”走进河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当起“猪倌”来,为其他大学生就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经过几年在“象牙塔”的苦学,毕业了,不外乎就是欲把所学运用于实践,在工作历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不一定非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不一定非要在国企、央企、大大城市。只要有了平台,再用自己脚踏实地的精神去拼搏,一样能得到单位认可、社会肯定,一样能为自身、为他人、为社会创造出令人欣喜的价值来。
且看,深处于河南内乡县灌涨镇一个村里的“牧原食品公司”,坚守在这里的职工,95%的都是大学生,他们为企业做出了骄人的贡献,已带动企业拥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6项。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已进入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岗位,其中10余名进入了公司高层。他们之所以不远千里来到偏僻的这里,就是因为他们感觉到牧原是一个成长性好而责任心又强的企业,觉得牧原的文化和平台,非常适合年轻人的成长。
年轻人的成长,不一定非要“沃土”不可。如果自身思想“正”,又有吃苦精神,一片“沃土”当然能使其如虎添翼;如若只为高薪而轻松,工作怕苦怕累,一片“沃土”就会成为掩埋自己的一抔黄土。这次300名大学生奔牧原而来,看中的就是发展的平台、成长的机遇、人生价值的实现。
这些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300名大学生中,91%的是本科生,有15名还是硕士研究生。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放下架子当“猪倌”,就为人生理想、自身价值的实现。笔者在此由衷地为他们不为享受、敢于吃苦;不畏嘲讽、敢于打拼的品质鼓掌,以后也一定会为他们取得骄人成绩、实现人生理想而欢呼。(长江网 蒋延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