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大学 生猪 倌”董彦龙以每市斤8.7元的高价出售了60头肥猪,每头猪净赚600多元,像这样每天净赚三四万元的收益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巴彦县,像董彦龙这样的“大学生猪倌”目前共有13位,他们取得大学学历后回乡创业,并不约而同选择了生猪 养殖 的创业方向,这批知识型的“二代猪倌”给巴彦养殖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京理工大学土木建筑专业毕业的董彦龙,原本在北京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并已在北京购房。4年前,他放弃京城白领生活,回到家乡经营养殖场。“新场”被他更名为“哈尔滨海龙原 种猪 繁育有限公司”。董彦龙从给 仔猪 打头皮针开始,学习生猪饲养、防疫等相关专业技术,由一名土木建筑工程师成长为“畜牧专家”,“海龙 猪场 ”也逐渐形成年存栏4500头、出栏1.5万头的规模养殖公司。
与董彦龙“半路出家”不同,巴彦县驼峰 养猪场 两位老板房椿滨、刘丽夫妇则是科班出身。2008年,房椿滨、刘丽双双从农北农业大学毕业,他们经过再三考虑,放弃到城市就业的想法,回到家乡接手刘丽父亲的 养猪 场。夫妻俩既是老板又是饲养员,经过三年多努力,不但收回投入还净赚数十万元,生猪存栏由当年的百十多头,发展到目前的2000多头,年出栏生猪由三五百头增加到今年的7000多头。巴彦县畜牧局副局长田彦波介绍说,大学生养猪较之他们父辈“意识更先进,管理更科学,应对市场能力更强”,确实给这个传统养猪大县带来了活力。
2008年,全省开办第一期“生猪 人工授精 ”培训班,只给巴彦县两个学习名额,却有四五个“大学生猪倌”抢着报名,董彦龙力拔头筹,海龙公司也成为巴彦县首家开办种猪人工授精业务服务的养猪场。董彦龙花高价从美国进口品质最好的种 公猪 ,现在仅“种猪人工授精”这项服务,一年就净赚10多万元。
饲料 成本在养殖业中占主导地位。为尽量节约饲料成本、提高饲料品质,房椿滨夫妇建立了自己的饲料种植基地,并发挥专长研制出新的混合饲料,费用比市场采购节约15%左右。
生猪市场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如何在波动中站稳脚跟,时时考验着“大学生猪馆”们的智慧。董彦龙、房椿滨他们几乎有共同的做法:第一,千方百计稳定猪群,养好猪是取得效益的关键,他们在防疫中用最好的疫苗保证成活率,保证其健康成长;第二,千方百计稳定饲养员队伍,通过各种方法调动饲养员积极性。
2008年以来,13名“大学生猪倌”的猪场生猪存栏总量已达17000余头,年产仔猪3万余头,而且仔猪成活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他们所经营的猪场几乎都是巴彦县经营效益最好的养猪场。
据了解,巴彦县为鼓励“大学生猪倌”等回乡创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将他们列为创业典型进行宣传,其中董彦龙还被授予县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大学生猪馆”们的成功经验传遍了附近的农户家庭,他们创办的养猪场解决了数百人的就业,而且带动了饲料、运输、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在“大学生猪倌”的带动下,巴彦县一个以科学养殖为主的产业体系正在形成。